感動中國丨張順東 李國秀:沒腳走出致富路 無手繡出幸福花
- 中央廣電總臺央視新聞
- 2022-03-05 08:57:39
2002—2022
《感動中國》
陪你走過了20年
感人的故事歷久彌新
感動的力量經久不息
請記住這些
平凡卻閃亮的名字
他們是故事的主人公張順東、李國秀。夫妻二人加起來只有一只手,兩條腿,但他們用殘缺的身體,書寫了世間最美家庭的模樣。他們用辛勤的勞作,把兒女養大成人,他們用堅強的意志,甩掉了貧困帽子,創造了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張順東1974年出生在云南省昆明市東川區烏龍鎮坪子村,他6歲放羊時被高壓電擊傷,失去了右手,雙腳重傷。19歲那年,他認識了鄰村的姑娘李國秀。
1993年,張順東、李國秀喜結連理。
莊稼人,有耕種才能有飯吃。兩個人只有一只手,他們有能力、有決心面對以后的生活嗎?
張順東:生活不是說等出來的,是靠干出來的,夫妻同心,黃土才能變成金。
女兒和兒子相繼出生,健康的孩子是安慰,更是這個家庭的希望。李國秀說,別人的孩子用手抱大,而我們的孩子是用雙腳抱大的。
一雙兒女漸漸長大,原本僅夠填飽肚子的生活,越來越捉襟見肘。
每天天不亮,村里人還在睡夢中,張順東、李國秀夫婦就開始忙碌了。想讓日子好一點,就要付出常人千百倍的努力。李國秀練出了繡花的本領貼補家用,他們養殖的雞鴨豬仔也越來越多。
張順東:勤勞奮斗去干活,是一個丈夫應該去做的,更是一個父親應該去做的。
懂事的女兒沒有辜負父母的厚望,考上了師范大學。但同時,張順東原本受傷的兩只腳因為過度勞累而潰爛,不得不先后截肢。命運再次給這個不幸的家庭以沉重打擊。
截肢后的張順東沒有倒下,裝上假肢繼續耕作于田間地頭。夫妻二人更加珍愛對方,你就是我的手,我就是你的腳。
堅強,自信,樂觀的張順東、李國秀,沒有向命運屈服,在困苦中相互扶持,相親相愛。
李國秀:我覺得人再苦再難,不能沒有希望。
在烏龍鎮,張順東夫婦身殘志堅的故事被傳為佳話,只要有需要,村民們都會來搭把手,國家又給報銷了兩萬多元醫藥費。2017年,在國家危房改造資金的扶持下,家里蓋上了新房,年收入逐步提高,張順東家成為村里最早一批脫貧戶。
張順東:汗水不是白流的,總有收獲。
如今,他們的女兒大學畢業,成為一名人民教師,也有了自己的寶寶,四世同堂,盡享天倫。對張順東、李國秀而言,因為加倍努力了,所以倍感幸福。
《感動中國》頒獎辭
山對山來崖對崖,
日子好比江中排,
毛竹天生筋骨硬,
順風順水出山來。
李家大姐人才好,
張家大哥看上她。
沒腳走出致富路,
無手繡出幸福花。
——《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 張順東 李國秀
- 感動中國丨張順東 李國秀:沒腳走出致富路2022-03-05
- 中國內地日增確診病例創今年新高 三亞病例2022-03-05
- “人造鉆石”認可度快速提升,“克拉自由”2022-03-05
- 中國本外幣綠色貸款余額15.9萬億元 存量規2022-03-05
- 生命的綻放——北京冬殘奧會開幕式側記2022-03-05
- 注意!榮濰高速武備、萊西站雙向入口臨時關2022-03-05
- 打掃衛生、宣傳垃圾分類、健康咨詢……水清2022-03-05
- 原創MV | 13位世界冠軍聯唱《雪龍吟》為2022-03-04
- 追光丨這場盛會,將見證生命綻放2022-03-04
- 國際人士關注兩會:期待中國智慧繼續助力全2022-03-04
- 北京冬殘奧會|冬殘奧會開幕式中國代表團旗2022-03-04
- 外交部:美國借烏克蘭問題對中國進行污蔑抹2022-03-04
- 即墨區市場監管局貫徹落實即墨區第一屆黨代2022-03-04
- 抓獲嫌犯22人!全力守護墨城平安 即墨公安2022-03-04
- 半島V視|顧客排長隊,理發師很累!這是二2022-03-04
- 浪漫海濱,春日故事2022-03-04
- 半島V視|隔離日記⑦:隔離期收到父母的“2022-03-04
- 交通運輸綜合執法自我加壓,提升作風能力打2022-03-04
- 既查處違法又服務群眾,青島交通運輸執法剛2022-03-04
- 開局抓作風!青島市運輸事業發展中心召開動2022-03-04
- 青島城運控股公交集團場站物業管理分公司全2022-03-04
- 植樹增綠學雷鋒,山東高速平度西收費站開展2022-03-04
- 【AI數說“十四五”開局之年④】基本醫保制2022-03-04
- 人民體談:雪容融上崗,中國式浪漫點亮夢想2022-03-04
- 監管密切關注REITs風險 應理性看待短期價2022-03-04
- 【地評線】紫金e評:發“價值共鳴” 匯2022-03-04
- 助力抗疫學雷鋒,公交稽查志愿者免費發口罩2022-03-04
- 廣東推進水利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2022-03-04
- 青島市公路事業中心黨委對深入開展“作風能2022-03-04
- 廣州南沙科技成果轉化聯盟成立 助力大灣區2022-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