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密保障網絡加大支持力度 田野吹響春耕春管“集結號”
- 人民網
- 2022-03-26 18:46:26
早春時節,草木萌發,萬象更新。眼下,全國各地陸續進入春耕春管的大忙時節。農民種糧積極性提高,科技力量有支撐,金融配套服務跟得上,廣袤的田野上吹響了春耕春管“集結號”。
抓弱項 補齊農機裝備短板
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提升農機裝備研發應用水平。全面梳理短板弱項,加強農機裝備工程化協同攻關,加快大馬力機械、丘陵山區和設施園藝小型機械、高端智能機械研發制造并納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予以長期穩定支持。
當前正值春耕春種時節,南方稻區水稻機械化種植是我國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的較大短板,如何在南方地區發揮機械化種植優勢?近日,農業農村部印發《關于扎實做好南方水稻機械化種植推進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級農業農村部門立足農業農村現代化和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目標任務,突出機械化移栽方式,多措并舉加快補齊機種短板,為水稻穩產增產提供機械化支撐。
3月24日,安徽省合肥市廬江縣白湖鎮省級現代農業示范基地的大田里,農民正在進行小麥赤霉病防治作業。圖片來源:人民圖片
在廣東省惠州市的田間地頭,農戶們早已開始忙碌勞作,為新一年的農業生產打好基礎。農業要豐產科技來助力,各類農業機械化設備大展“身手”,為農業高質量發展插上一雙“翅膀”。
早稻種子裝進無人機后,開機、起飛、播撒,不到十分鐘,1畝多的水稻播種工作就完成了。“今年計劃種植水稻近2000畝,目前春管春耕工作正在有序推進。”據惠州市龍門縣云鵬雙豐魚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劉俊鵬介紹,該企業通過“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產業化模式,為農戶提供機耕整地、機插秧等服務,大幅提高了春播的效率。
“機械化程度的提升,有利于提高勞動生產率,加快春耕生產進度。”惠州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22年當地計劃春耕春種面積157.99萬畝,較上年增加2.9萬畝。
潤春耕 金融“活水”不誤農時謀農事
犁破潤土春耕始,金融“活水”潤春苗。在諸暨市楓橋鎮杜黃新村的稻田里,水稻種植大戶樓福康對今年的收成顯得比以往更有底氣。去年連續性強降雨天氣,讓老樓的稻田遭遇了較嚴重洪澇災害,損失慘重。“今年購買種子、化肥、農藥等農資都急需資金,那幾天真是愁的吃不下、睡不好。”樓福康說。
得知老樓的情況后,當地農商銀行當天就在其原有的5萬元貸款基礎上,增加15萬元助農信用貸款,還享受貼息優惠政策。“有了這樣的堅強的后盾,今年豐收的希望又大大增加了。”樓福康的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今年單列50億元專項信貸資金,定向支持村級經濟發展,現在已累計向223個行政村發放‘富村貸’‘扶村貸’共計8.38億元。”當地農商銀行負責人表示。
助農機構指導農戶進行春耕勞作。受訪者供圖
受到金融支持的不僅僅是樓福康。在內蒙古科左后旗,村民巴特爾說:“如果不是中和農信,我今年的一百畝地可能就要荒了。”之前,他覺得今年化肥太貴,就想等等看,但是走遍十幾個農資店,發現價格都比往年高出不少,最后還是助農機構幫他解決了這個大問題。“以往他們只是有貸款業務,現在連肥料的問題也幫忙解決,還會把化肥送到家里,我心里可踏實了。”巴特爾說。
“在春耕備耕關鍵時節,金融業在糧食生產、耕地保護、種業振興、農資生產流通等重點領域發揮了重要作用。”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認為,田野沃土也是金融服務“熱土”,把更多金融資源配置到農村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創新金融產品、優化金融服務,可更好滿足春耕生產需要,為全年糧食豐收打下堅實基礎。
強保障 吹響“農資打假”集結號
夏糧要豐收,即要保證惠農政策“落地有聲”,又要保障種子、肥料、農藥、獸藥等生產資料的質量可靠。
在2022年全國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視頻會議上,農業農村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做好2022年農資打假工作,要堅持標本兼治、打防結合、屬地管理、部門協同,切實規范農資市場秩序,為糧食安全和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駕護航。
“驚蟄”之后,湖北省武漢市出動執法人員365人次,對種子、農藥、肥料、農機等農資生產企業和經營門店開展拉網式排查,對排查出的6起問題責令整改,對2起涉嫌違法線索依法啟動調查程序。在荊州市,相關部門啟動農資打假“春雷”行動,加大對中心城區農資生產企業、農資經營集散地、種植養殖生產基地、菜籃子產品主產區以及鄉村流動農資商販的監管。
“今年有關部門將強化執法辦案,創新農資監管方式,加強網絡銷售假劣農資問題治理,聯合開展農資打假‘凈網’行動。”農業農村部有關負責人表示,要堅持檢打聯動、行刑銜接,在快檢、深挖、嚴打方面下功夫。
“同時,農業農村部門將深入開展放心農資下鄉進村活動,在農資購買使用高峰期和關鍵農事時節,深入田間地頭,普及農資識假辨假知識,引導農民合理購買、科學使用。”該負責人表示。
布谷飛飛勸早耕,舂鋤撲撲趁春晴。春天里,一個個勞作的身影開始勾勒全年糧食豐收的美景。無論從惠農政策還是到農資農機保障,春耕“集結號”正在各地吹響。
- 織密保障網絡加大支持力度 田野吹響春耕2022-03-26
- 不誤農時備春耕 全國多地不斷加強技術指導2022-03-26
- 新華全媒+|溫情守護,為孩子們撐起一片天空2022-03-26
- “出差三人組”,回家倒計時!2022-03-26
- 廣東:出臺系列措施為企業紓困2022-03-26
- 青島市嶗山區應急管理局助力開展摸排調查 2022-03-26
- 暖心水餃送老人2022-03-26
- 廣西:科技育苗助力糧食生產提質增效2022-03-26
- 保障全年糧食豐收,這些支持政策明確了!2022-03-26
- 打造產業集群 促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2022-03-26
- “3·21”東航飛行事故 繼續擴大搜尋范圍2022-03-26
- 冬奧故事 共同講述2022-03-26
- 農業農村部財政部明確今年糧食生產一攬子支2022-03-26
- 三地公務員省考今舉行 超20省份因疫情延期2022-03-26
- 2022年全國脫貧人口務工規模不低于3000萬人2022-03-26
- 共同促進消費公平 廣東發布“企業自律宣言2022-03-26
- 廣東今年將建5G基站超3萬座 推進“東數西2022-03-26
- 廣州外貿穩增 出臺“13條”措施暢通國際供2022-03-26
- 應對疫情“倒春寒” 廣東“真金白銀”助服2022-03-26
- 冷空氣持續影響廣東 全省大部降水仍然頻繁2022-03-26
- “青”盡全力丨青島戰疫圖鑒2022-03-26
- 曝光!4家藥店疫情防控不力,3家企業違反進2022-03-26
- 春雨瀟瀟風瑟瑟2022-03-25
- 四娃母親不幸患癌,掏空家底無奈發起水滴籌2022-03-25
- 熊孩子晚上離家出走,真情巴士6路好司機助2022-03-25
- 半島V視|把大棚搬上云端,寶山藍莓5G云直2022-03-25
- 勇士凱旋!溫馨校車“最美抗疫志愿者”退伍2022-03-25
- 暖心!115路公交老乘客,給早班車司機送來“2022-03-25
- 拄拐老人乘公交,女司機彎腰為他系鞋帶 暖2022-03-25
- “3·21”東航飛行事故丨搜救最前線:與時2022-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