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興 業態豐 收入增(關注農業農村現代化④)
- 人民日報
- 2022-03-31 13:56:50
核心閱讀
鄉村振興關鍵是產業振興。近年來,各地不斷夯實產業基礎,改善基礎設施條件,提升社會化服務水平。隨著各類新產業新業態茁壯發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正不斷實現。
旅游帶沿線種菊花
脫貧戶收入翻一番
走進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區中店鄉倉坊村,一間印有“尋味倉坊”標識的小屋引起了記者的注意,往里一瞧,原來是村里的助農展銷中心。土雞蛋、生態米、石斛酒……貨架上擺滿了當地的特色農產品。拿起一盒金絲皇菊,倉坊村黨總支書記陳玉龍興致勃勃地介紹起來:“這是我們村今年主推的產品,像這樣成盒包裝好的,方便送人,很受市場歡迎。”
陳玉龍手中的金絲皇菊產自村里的菊花種植基地。2021年5月,為了進一步鞏固脫貧成果,帶動村民增收致富,倉坊村依托村里的種植專業合作社,大力發展菊花種植產業。
“菊花容易種植,附加值高,而且我們這里氣候條件適宜菊花生長。”陳玉龍說,“目前基地主要有金絲皇菊和婺源皇菊,一共170畝,大多分布在‘九十里山水畫廊’休閑旅游帶沿線,去年菊花盛開時,金燦燦一片,村里成了旅游打卡點。”
菊花種植基地,不僅為村里帶來了人氣,更帶來了財氣。2021年,倉坊村向金安區農業農村局申請了260萬元的政策資金,其中投入220萬元用于烘干廠房的建設。“廠房面積接近2000平方米,共有10個烘干車間,采摘下來的鮮菊花,在這里經過幾十個小時的烘干,變成干菊花,既能做飲品,也可入藥。”中店鄉副鄉長王鄭說,“去年年底,第一季菊花收獲,烘干后金絲皇菊有1500斤,婺源皇菊有1800斤,各地客商都來收購,賺了30多萬元。”
種植、采摘、烘干……菊花生產的各個環節都需要大量人手,倉坊村招聘村民,尤其是脫貧戶,前往菊花種植基地務工,給大家帶來實實在在的福利。脫貧戶江德寬、陳傳云夫妻倆是土生土長的倉坊村人,去年5月來到基地上班。“經過專人培訓,我們很快就能上手,現在都可以帶新人了。”江德寬說,“以前靠著種田和公益性崗位,一年能掙1萬多元,在這里上班之后,家里收入翻了一番。”
“今年,我們將更注重菊花品質的提高,增種七月菊等新品種,適度擴大種植規模,帶動更多周邊村民加入進來。同時,通過后期加工技術的改進,提高產品附加值。”陳玉龍說,“最近,我們注冊的‘三實黃菊’商標已經批準下來,下一步,我們將圍繞這一特色品牌,把菊花產業做大做強。”
山地臍橙林下黃精
綠色產業助力振興
青山環抱,金溪河從村口靜靜流過,這里是福建省將樂縣常口村。領著記者一路在村里走,村黨支部書記鄧萬富手指之處,處處都像是山水畫。
漫步村子,果香四溢,山坳處,臍橙樹苗漫山遍野。2019年,來自江西撫州的徐良輝來到福建,打算物色一片山地,種植臍橙。經將樂縣政府介紹,常口村成為徐良輝的考察點之一。徐良輝回憶,自己剛來到常口村便不肯走了。他將村里的土壤和水質帶回去檢測:土壤有機質、水的礦物質十分豐富。于是,二話沒說,徐良輝就和村里簽下訂單。村里改變原先直接出租土地的形式,對之前荒廢的山地進行平整,配好基礎設施后,再交由徐良輝進行承包經營。“這樣一來便能夠有效提升村財收入。”鄧萬富介紹,今年,臍橙將迎來掛果期,至少會給村子帶來80萬元的村財收入。
遠處的連片深山里,有一片多花黃精林下仿生態種植示范基地,種植著150畝的黃精。鄧萬富介紹,“做好了臍橙文章,其他好項目也接踵而來。”依托多花黃精的林下種植,常口村還引進青寶中醫藥研發基地項目,發展起藥材加工和研學。
水上游船、生態康養、農家樂……常口村還和福建省旅游集團簽下總投資6億元的旅游合作協議,將這里打造成綜合性文旅康養基地。只要天氣晴好,村里現在到處都是游客。
“如今,村子圍繞綠色產業,已經形成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的態勢。綠色產業也已經成為常口村發展的重要動力。”鄧萬富說。
去臍橙基地摘果、包裝,去研學基地食堂做飯……一有空,村民孫桂英就去周邊的企業幫忙。孫桂英說,現在村子的企業很多,只要有勞動意愿,都能找到活干,“平時打零工,一年少說也有兩三萬元的收入。”如今,村里像孫桂英實現在家門口就業的村民就有20多人。
“下一步,村子將繼續端牢生態飯碗,打響生態品牌,做活文旅康養經濟,建設好兩山學堂旅游研學基地,打造村莊生態餐廳,并鼓勵村民在家門口開辦農家樂,調動廣大在家婦女創業、就業的積極性,努力實現人人參與、戶戶增收。”鄧萬富信心滿滿。
丘陵地塊種藥材
產業鏈條更完善
“誰家有貨?客戶需要一級的地黃,有的過來聯系我!”在山西襄汾縣南賈鎮荀董村,每當村委會的大喇叭響起,村民們就知道,這準是賈浩杰又在找貨了。
賈浩杰今年剛剛40歲,是荀董村土生土長的村民,也是一家藥材貿易公司的負責人,在村里的“藥材圈”舉足輕重。藥材出貨到全國各地,找他;缺貨了需要補貨,也找他。
荀董村,這個距襄汾縣城西南2公里的小村莊,近年來在國內的中藥材市場里大名鼎鼎。全村3000多人,90%以上都從事著中藥材的種植、加工、貿易等有關產業。“村里大部分為丘陵地塊,適宜各類中藥材的種植生長,向來有種植藥材的傳統。”荀董村村支書李靜介紹。
村里商機的起源,正是源于“地黃”。地黃,又稱生地,是村里最早種植的藥材。村里的種植戶賈艷軍,既是賈浩杰的老朋友,也是生意伙伴。這幾年,他陸續承包了200多畝土地,嘗試種黃芩、柴胡等多種藥材,僅黃芩每畝就有3000元左右的凈收入。同時,村里許多人還開始走出去,在外承包種植、收購藥材。
如今,荀董村的藥材從原來的個體經營,到現在已經形成擁有職業種藥農民100多個、龍頭企業30多個、中藥材合作社80多個的規模化特色產業,吸引了全國各地的藥商前來采購中藥材。每年向全國各大小藥材市場、藥廠提供優質原藥材2萬余噸,年銷售額可達2億多元。
“去年,我們縣成立了中藥材協會,來自我們村的副會長就占了3個!對外合作交流、開展技能培訓等更加便利了。”李靜介紹,隨著產業發展,村里的路寬了,綠化多了,廣場也新了,幾乎每家都有了小轎車。一個村里的鄉親,也成了走動密切的生意圈伙伴。
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如何進一步強化優勢,荀董村也已經開始謀劃。今年,荀董村被確立為山西省鄉村振興特色產業示范基地,獲得了政府的支持資金,將在村里建設集加工、貿易、展示等為一體的中藥材產業園。“下一步,我們將積極整合資源,培育優質品種,發展深加工產業,科學規范運營,吸引村里藥材大戶入駐。健全產業鏈條,壯大地域品牌,有力推動鄉村振興。”李靜說。
- 產業興 業態豐 收入增(關注農業農村2022-03-31
- 推出系列政策助力中小微企業穩崗就業2022-03-31
- 各地穩投資促增長 扎實推進重點項目2022-03-31
- 惠及10萬名職工!福建省總工會發布“三福行2022-03-31
- 第五屆青島市大學生地球文化節地球環旅知識2022-03-31
- 讓城市文明更有“深度”!山東鄒平以98.4962022-03-31
- 喜訊!鄒平輕量化鋁新材料入選山東省戰新產2022-03-31
- 青島兩個集群入選山東第二批戰略性新興產業2022-03-31
- 喜訊!中鐵十五局軌道交通運營公司獲10項國2022-03-31
- 世界罕見!陜西引漢濟渭工程秦嶺輸水隧洞全2022-03-31
- 總投資27.57億元!山東濰坊34個水利項目實2022-03-31
- 喜馬拉雅更新招股書:高盛、摩根士丹利和中2022-03-31
- 第三屆“北京大工匠”選樹活動啟動 30名候2022-03-31
- “非接觸式”服務 全國稅務系統傾力保障2022-03-31
- 3月29日起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專項附加扣除可2022-03-31
- 業主均攤籌款困難 翠海宜居電梯損壞一年沒2022-03-31
- 老人在青島平和心理醫院突然去世 女兒質疑2022-03-31
- 魯商銀座華府新房墻體裂縫7年沒修好 開發2022-03-31
- “有寶家庭”迎來減稅“紅包” 個稅專項附2022-03-31
- 陜西自貿試驗區西安區域五年形成66項創新案2022-03-31
- 打造內陸地區會展高地 湖南發布“十四五”2022-03-31
- 始米跨境電商帶貨全國招生,手把手教學、包2022-03-31
- 全面復盤,總結提升 嶗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2022-03-31
- 《2021外商對法投資報告》發布 中國在法投2022-03-31
- 華潯品味裝飾集團及旗下HA藝墅設計機構再度2022-03-31
- 深圳六大舉措加大惠企力度 強化科技支撐2022-03-31
- 國家能源局:深入推進成品油質量升級國家專2022-03-31
- 深圳外貿規模創歷史新高 連續29年居內地外2022-03-31
- 新開第2條國際貨運航線 深圳至多哈全貨機2022-03-31
- 國家藥監局:部分醫療美容用產品按照醫療器2022-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