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中國生態文明理念是國際社會實現環境治理目標的重要推動力—
- 新華社
- 2022-04-21 22:53:19
新華社洛杉磯4月21日電 專訪:中國生態文明理念是國際社會實現環境治理目標的重要推動力——訪美國中美后現代發展研究院院長克萊頓
新華社記者譚晶晶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美國中美后現代發展研究院院長菲利普·克萊頓在今年世界地球日即將到來之際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生態文明理念對全球有引領作用,是國際社會實現環境治理目標的重要推動力。
克萊頓表示,在中國提出生態文明理念之前,西方環保主義專注于一些具體目標,比如減少殺蟲劑的使用、減少河流污染等。中國提出的生態文明理念引領國際社會共同制定環境治理、環保行動的總體目標,從總體愿景出發“回溯”,尋找解決當前問題的方案,然后再依靠生態文明理論構建實現最終目標的“路線圖”。
他說,自己過去20多年經常訪問中國,與中國環保領域負責人、學術機構等保持密切交流,對于中國推動全球環境治理行動的貢獻也深有體會,“中國提出的生態文明理念是國際社會實現環境治理目標的重要推動力”。
克萊頓表示,中國領導人提出的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理念是強化生態環保意識和行動的兩個最重要的基礎。
他說,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理念能夠使人類“認識到這個星球上的所有生命是相互依存、不斷發展的共同體,不能為了人類私利犧牲賴以生存的生態系統,應該促進所有其他生命體都共同茁壯成長”。
他認為,中國領導人提出的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理念指出了人類合作的方向。人們往往只關注自己的國家、文化、語言以及與自己行為相似的群體。“但我們應該認識到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都屬于一個共同體,這既是科學現實,也是古典哲學的偉大思想家教會我們的。當我們認識到所有生命之間的深刻聯系時,就成為了這個生命共同體里的同伴。”
克萊頓表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理念是推動實現更美好未來的途徑,有助于打造更和諧、更融洽的生物圈。
- 專訪:中國生態文明理念是國際社會實現環境2022-04-21
- 全球連線 | 海外點評中國經濟一季報:表2022-04-21
- 英首相訪問印度:希望今年與印度達成自由貿2022-04-21
- 做好金融支持抗疫工作,招行“跨境E招匯”2022-04-21
- 福建推動閩臺生物醫藥產業融合發展 支持臺2022-04-21
- 關于進一步加強疫情防控期間本市電商平臺、2022-04-21
- 關于延長上海市2022年度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2022-04-21
- 關于調整2022年“創?在上海”國際創新創業2022-04-21
- 全球醫療保障缺口巨大,亞洲占據4成帶來機2022-04-21
- A股市場緣何跌跌不休?雪球產品引拋壓等內2022-04-21
- 遠景宣布全球綠氫開發計劃,以低成本綠電生2022-04-21
- 明確保障性租賃住房設計、建設標準,保障性2022-04-21
- 黎巴嫩糧價飛漲 歐盟追加2000萬歐元援助“2022-04-21
- 動力足底牌多,確保工業生產逐季回升2022-04-21
- 中國經濟為何能實現“開門穩”?2022-04-21
- 納米比亞古老寶石或成為制造新型光基量子計2022-04-21
- 官方回應陶虹從張庭公司分紅4.2億:正在調2022-04-21
- 大江東|“最困難的時候要與群眾在一起”,2022-04-21
- 一起守“滬”|助力保供和復工 上海提前布2022-04-21
- 提高老年人疫苗接種率,速度再快些2022-04-21
- 一起守“滬”|上海:企業復工復產 滯銷蔬2022-04-21
- 一起守“滬”|忠誠守護 方艙這座“生命之2022-04-21
- 一起守“滬”|援滬醫療隊攜“云隊友” 為2022-04-21
- 三地醫護人員共同管理 上海臨港方艙醫院202022-04-21
- 暖心守滬|方艙里造教室、過生日……“大白2022-04-21
- 小編隔離手記| DAY 6:14輛大巴護送解離2022-04-21
- 疫情之下,上海浦東一個普通小區的人間溫暖2022-04-21
- 上海金山朱涇鎮:居民有序出門購物,商超使2022-04-21
- 【復工復產進行時】上海中山醫院逐步開放門2022-04-21
- 加快實現社會面清零目標 上海崇明繼續做好2022-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