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志愿者老羅的抗疫故事
- 光明日報
- 2022-04-24 10:02:28
老羅,荷蘭人,從小在新西蘭長大。
他的英文名Jacobus,但大家更喜歡喊他“老羅”——這源于他給自己取的中文名“羅江強”。
在中國做了多年外教的他,單是在上海松江東明花苑小區就住了13年。
3月31日,正值疫情形勢緊張之際,社區黨支部聯合熱心居民組建起一支志愿者隊伍。老羅平時和社區黨員陸一帆比較熟,就主動找到他,提出自己也想做志愿者。
考慮到老羅和居民溝通可能會不太順暢,陸一帆有些為難:“要不,這次你就休息休息?”
“我想作貢獻,為什么不可以呢?”老羅很執著。實在拗不過,陸一帆就讓老羅填了一張申請表,又給他發了一套防護用品和一件志愿者綠馬甲。
這下,老羅終于如愿以償。
“沒想到,老羅真是幫了大忙。”陸一帆說。協助核酸檢測、發放生活物資、上門回收垃圾……老羅都會沖在最前面。
小區有2500多名居民,政府免費提供的蔬菜、肉類、米面等基本生活物資,都要由志愿者送到每戶居民家中。老羅自帶的裝備——平板車和小推車,這時也派上了用場。
4月13日,上海下起大雨。恰巧,送物資的卡車把貨送到小區門口。老羅和大家一起忙前忙后,從早上開始,一直斷斷續續干到晚上10點。雖然穿著雨衣,老羅身上的衣服還是濕透了,鞋套里也積滿了水。
考慮到老羅的年齡,陸一帆擔心他會吃不消。沒想到第二天一大早,老羅又出門了。
“有志愿者騎電動車去小區門口拉貨,老羅就騎著自行車在后面追。他說自己永遠38歲。”陸一帆說。
東明花苑小區現在已是防范區。看到本輪疫情中感染者的數字在不斷下降,老羅認為,情況馬上會變得更好——“動態清零適合中國,是行得通的防控策略,也是當前控制疫情、減少死亡的最好方式。”
(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靳昊 張蕾 章正)
來源: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靳昊 張蕾 章正
責編:張永群
編輯:孫小婷
- 外籍志愿者老羅的抗疫故事2022-04-24
- 小編隔離手記| DAY 7:一家三口成功出艙2022-04-24
- 細看全國國民閱讀調查成果:全民閱讀發展態2022-04-24
- 復工企業遇到用工、物流新問題?大數據來幫2022-04-24
- 第二輪第六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已問責干2022-04-24
- 你想成為一名預備航天員嗎?選拔標準大揭秘2022-04-24
- 今年一季度,上海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2022-04-24
- 三六五網2021年凈利同比降五成 互金服務毛2022-04-24
- 掌閱科技2021年營收20.71億元 凈利潤1.512022-04-24
- 應屆畢業生人數首破千萬!這類專業超搶手!2022-04-24
- 抄表自助辦、水費延期繳…… 上海城投水務2022-04-24
- 泰國宣布免核酸向全球游客開放 航班酒店熱2022-04-24
- 美麗富足的秦嶺山村2022-04-24
- RNG第五次奪得LPL冠軍 將線上接入MSI季中賽2022-04-24
- 新華全媒+|僜人網紅帶貨 助力家鄉振興2022-04-24
- 行走新巴蜀·廣元①|企業有難題 一個電話2022-04-24
- “行走新巴蜀”21市州巡禮報道,第十六期聚2022-04-24
- 吉林省昨日新增本土確診病例60例2022-04-24
- 國家衛健委:昨日新增本土確診病例1566例 2022-04-24
- 遼寧“4.23”森林火災明火已全部撲滅 無人2022-04-24
- 我在“疫”線|我是臨時負責人,堅持就是勝2022-04-24
- 世界地球日 青島為農田“減塑”給環境“減2022-04-24
- 青島普及自然資源和地球科學知識 提升公眾2022-04-24
- 風雨同舟,海信智慧生活公司攜手疫區商家共2022-04-24
- 三眾萬生丨正在崛起的有害生物防治行業,市2022-04-24
- 青島市進一步完善機動車停放服務收費政策 2022-04-24
- 城陽區首批非冷鏈集裝箱貨物集中監管倉貨物2022-04-24
- 城運控股交運西海岸汽車東站恢復營運2022-04-24
- 青島前灣保稅港區稅務局:多維共建聚合力 2022-04-24
- 青島即墨稅務:稅法進課堂 筑夢少年行2022-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