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老區看新貌】守好“米袋子” “硬核科技”助力春耕春插主戰場
- 央視網
- 2022-04-24 19:02:07
央視網消息:革命年代,很多老區群眾把自家糧食省下來支援部隊。如今,這里的人們還在為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守好咱們的“米袋子”而努力。眼下正是湖南水稻大面積插秧時節,在全國水稻種植面積第一、產量第二的湖南,很多“硬核科技”也應用到了水稻種植的各個環節,我們一起去老區的稻田里看一看。
總臺記者 堯遙:您見過印刷機,也看過播種機,但您知道“印刷播種機”嗎?您看我正操作的這臺機器就是它了,機器能把稻種均勻地粘在涂有膠水、60厘米寬的育秧紙上,沒有粘上的種子用盆接住后,能再重新回到下料斗里。這樣一臺“印刷播種機”8個小時就能完成600畝水田的播種任務,相當于人工效率的5倍。
稻種粘在育秧紙上,放一天晾干,再平鋪到田壟,撒上一層細土基質,澆水后紙張會分解,稻種就能準確地落到育秧盤里。
綠油油的苗靠“印刷”播種,把它栽到田里也變成了網絡化、智能化的精細操作。手指一點,種糧戶就能發布耕種需求,農機手在線“搶單”,駕駛閑置的農機設備幫散戶種田,價格實惠。機器開過來省人省力,正在工作的“高速有序拋秧機”已實現無人駕駛,從原來的3人操作縮減到只需1人放秧盤即可。
去年,湖南雜交水稻雙季畝產達到1603.9公斤,再次刷新紀錄。為守好“米袋子”,湖南今年落實早稻種植面積1815萬多畝,超省定任務15.2萬畝,一批新機具、新技術投入春耕春插主戰場,努力把糧食安全穩穩捧在自己手上。
- 【走進老區看新貌】守好“米袋子” “硬核2022-04-24
- 【走進老區看新貌】秋收起義轉折地 向高質2022-04-24
- 融“三色”資源促鄉村振興2022-04-24
- 世界讀書日|香港:疫情下品書香2022-04-24
- 【組圖】“守滬者聯盟”丨上海華山醫院有限2022-04-24
- 上海古丹路方艙728人出院2022-04-24
- 上海嘉定:多種渠道滿足市民應急就醫和配藥2022-04-24
- 行走的教科書!山東省援滬醫療隊在上海石龍2022-04-24
- 上海36家市級醫院中開設33個急診就醫點,保2022-04-24
- 上海:保供企業證照資質一旦不符要求,將及2022-04-24
- 上海:老人是新冠易感人群 如符合條件應盡2022-04-24
- 上海嘉定加快企業復工復產,已有49家汽車相2022-04-24
- 上海:組成專家救治組全力救治重型患者,提2022-04-24
- 【凡人微光】女子上班接到詐騙電話 警方及2022-04-24
- 【凡人微光】男子摘槐花倒掛樹上 消防緊急2022-04-24
- 【凡人微光】村民救護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猴面2022-04-24
- 新華時評:上海,加油!2022-04-24
- 以快制快 堅持“動態清零”不動搖2022-04-24
- 微火成炬,勇毅前行!2022-04-24
- 搭建人才與企業之間的橋,山東高數網絡科技2022-04-24
- 青島黃島稅務:退稅減稅接地氣 政策要點“2022-04-24
- 青島市市北區:全力統籌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2022-04-24
- 青島黃島稅務:“辦問協同”優化辦稅新體驗2022-04-24
- 市南區稅務局:“以案釋法”大講堂再赴春天2022-04-24
- 青島平度稅務:退稅減稅做實 政協委員點贊2022-04-24
- 世界地球日丨“珍愛地球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2022-04-24
- 揪心!41歲新冠確診孕婦早產;傾心!青島282022-04-24
- 廣州知識產權專家支持全國知識產權宣傳周專2022-04-24
- 清查整治排水隱患、泵站集中清池拿砂……青2022-04-24
- 廣東信宜警方偵破利用互聯網銷售傳播淫穢物2022-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