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資訊:關注三夏丨湖南沈潭:“新農事”啃下拋荒地“硬骨頭”
- 新華網
- 2022-06-17 05:21:03
新華社長沙6月16日電題:湖南沈潭:“新農事”啃下拋荒地“硬骨頭”
(資料圖片)
新華社記者余春生
眼下正是南方早稻生長的關鍵期。在湖南省醴陵市沈潭鎮,水稻種植大戶朱建輝卻沒有把心思完全放在田里的禾苗上,這兩天,他正準備種下100多畝的大豆和玉米。
在湖南省醴陵市沈潭鎮沈潭社區,種糧大戶朱建輝正在查看水稻長勢。新華社記者 余春生 攝
看似“不務正業”的朱建輝有著他的盤算。“現在水稻的田間管理沒有前期那么忙,正好利用這段空閑時間,打個時間差,可以再多種幾丘田。”朱建輝說,了解到政府今年在推廣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大豆、玉米種下去后管理也比較省事,不會耽誤正常的水稻種植,所以想試一試。
“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是醴陵市今年重點推廣的新型種植技術,也就是在一塊地里間隔種植玉米和大豆。”醴陵市農業農村局種植業管理股副股長王元元告訴記者,這種方式可以充分發揮兩種作物優勢,尤其大豆的根有固氮作用,能保障土壤氮肥充足,在同一塊地實現一季雙收。
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雖然好處不少,但如何賺到錢是朱建輝最關心的事。為了控制用地成本,朱建輝把目光投向了鎮里的拋荒地。他通過和幾個村的村民協商,拿到了100多畝拋荒地兩年的免費使用權。
朱建輝計劃耕種的100多畝拋荒地,有一些是當地拋荒地治理中難啃的“硬骨頭”。
沈潭鎮黨委副書記劉禮英表示,據統計,沈潭鎮共有1300多畝拋荒地,截至目前,已完成800多畝拋荒地的復耕,余下的500多畝大部分地勢相對較高,缺水導致水稻耕種條件一般,改種旱地作物,土地平整費用也不少。
“沒想到的是,今年推廣的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預期效益不錯,大戶覺得有錢賺,積極性就調動起來了,剩下的拋荒地再過不久也能基本完成治理。”劉禮英說。
伴著不遠處機器翻地發出的轟鳴聲,朱建輝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今年是第一年種玉米和大豆,前期投入比較大,今年收入不會太高,“我主要是打明年的主意,收成好的話,明年一畝估計能賺300多元。”
據王元元介紹,醴陵市今年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計劃面積5200畝,預計在本月底播種完成。農業部門接下來將加強引導,讓更多的種糧大戶參與進來,通過開展技術培訓、駐點技術服務、應急調研指導等多種形式,及時解決項目實施過程中出現的技術問題,做到責任到人、技術到田,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 新資訊:關注三夏丨湖南沈潭:“新農事”啃2022-06-17
- 當前熱門:新華全媒+|福建:受災地區搶修2022-06-17
- 速訊:今天開通!世界首個沙漠鐵路環線,有2022-06-17
- 最新消息:超壯觀!看鐵路這樣穿越“沙漠之2022-06-17
- 今日熱搜:全國總工會助力困難職工家庭高校2022-06-17
- 每日精選:青島:灶上煮著飯人就敢出門?險2022-06-17
- 頭條:河豚逐潮戲海濱2022-06-17
- 速看:隨警記丨“撿”的狗值5萬?她慌了!2022-06-17
- 當前焦點!青島“智”造南北接力養殖 “扒2022-06-17
- 焦點!半島聚焦丨同小區同戶型有人省了1002022-06-17
- 每日看點!云南大理巍山縣與東莞麻涌開展勞2022-06-17
- 要聞速遞:廣東全面啟動推深做實林長制鄉鎮2022-06-17
- 今日報丨東莞東城組團攜手銅仁市萬山區打造2022-06-17
- 為EYE拍張照,干眼早知道,廣州愛爾眼科醫2022-06-16
- 凱豪達洪濤氫谷舉行揭牌儀式 洪濤股份布局2022-06-16
- 河北邯鄲今年小麥在田面積達534萬畝 較2022-06-16
- 好消息:遷曹鐵路(曹妃甸西至灤南)新增10千2022-06-16
- 河北省唐山市全面啟動電動自行車登記上牌 2022-06-16
- 河北省唐山市舉辦2022年“海內外高層次人才2022-06-16
- 趣味活動有哪些好玩的?高中趣味活動項目有2022-06-16
- 成人教育是什么?成人教育有哪四種類型?成2022-06-16
- 大蔥炒雞蛋怎么做最好吃?大蔥炒雞蛋先放蔥2022-06-16
- ?教師職業道德基本內容是什么?教師職業道2022-06-16
- 余額寶為什么沒收益?余額寶有風險嗎?2022-06-16
- 網簽合同怎么簽?網簽購房合同注意事項2022-06-16
- 理財產品到期后什么時候到賬?理財產品到期2022-06-16
- 姜湯的做法是什么?姜湯的功效有什么?看完2022-06-16
- 餛飩餡怎么調好吃又嫩?餃子餡和餛飩餡的區2022-06-16
- 輝縣市必游5大景點都有誰?輝縣市最佳旅游2022-06-16
- 廣西旅游必去哪十大景點?這些景點你都有去2022-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