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消息丨【一線調研·鄉村見聞】“植物工廠”改變傳統耕作方式 新型農業設施助農致富
- 央視網
- 2022-08-29 17:42:48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糧食生產越來越智慧,農業設施也向規模化、標準化、智能化加快發展。沒有土壤、沒有陽光,蔬菜卻格外青翠,而且產量是露天種植的幾倍甚至幾十倍。這種把植物生長裝進工廠的模式到底長什么樣兒,“植物工廠”里都種了些啥,它又是如何改變當地農民的耕作方式?
江蘇南京浦口區橋林街道雙廟村是長三角地區重要的蔬菜產地。眼前這個由排成行、列成隊的鋼架玻璃結構組成的高約8米的大家伙就是“植物工廠”,也是當地大力推廣的新型農業設施。可別小瞧它,這個占地4488平方米的植物工廠,全年長周期的生產工作只需要5個人來完成。
村民邵先秀是種地老把式,但在這里卻是新員工。邵先秀告訴記者,自己從小就和家人一起種菜,種出來的菜也是大小不一、良莠不齊,賣不上好價錢。但在這里,種植蔬菜不會受到外界自然條件影響。
這個讓農民幸福感滿滿的種菜方式到底有什么奧秘呢?
總臺記者 楊瀅:我身后這個外觀看起來很像集裝箱的就是育苗室了。這里正在培育的是各種品種的番茄,一棵棵番茄苗整整齊齊地“住”在這樣的“樓房”里,其實有點兒像我們常見的超市貨架。每一層架子的頂部都安裝了智能LED燈,它們發出的光線可以模擬出太陽光譜,滿足植物對光照的需求,成為植物生長的“小太陽”。
植物生長離不開水肥。“植物工廠”里,采用的是水培方式,每一棵蔬菜都“住”在一小塊吸滿營養液的可降解巖棉里。大田種植2個月的生長周期,在這里僅需20多天,加上種植密度大等特點,同等面積的產量比大田種植提高了50多倍。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現在每年有120噸蔬菜運往周邊各地。目前,我國已經成為世界設施農業第一大國,我國設施農業面積達4270多萬畝,其中設施蔬菜占81%,在保障城鄉廣大居民“菜籃子”供應的同時,也成為農民致富和產業振興的重要抓手。
- 天天新消息丨【一線調研·鄉村見聞】“植物2022-08-29
- 頭條焦點:【一線調研·鄉村見聞】這里的田2022-08-29
- 【環球新視野】在希望的田野上 | 紅高粱2022-08-29
- 世界關注:中山路街道開展陽臺違建拆除工作2022-08-29
- 【快播報】捕蟹丁字灣2022-08-29
- 快訊:開學第一課!交通安全宣傳“開進”火2022-08-29
- 天天新動態:即墨區市場監管局周末督查全國2022-08-29
- 【天天新要聞】“小切口”推動“大變化”,2022-08-29
- 焦點滾動:冠魯建設股份公司因違規建設被罰12022-08-29
- 環球觀點:倉容超2.6萬噸!崇明區糧食儲備2022-08-29
- 環球速看:15家企業招聘73人,來看看有沒有2022-08-29
- 世界快播:快來參賽!第三屆“海聚英才”全2022-08-29
- 熱點評!嘉定又有多層住宅將加裝電梯,地點2022-08-29
- 環球關注:福建省實施綠色低碳全民行動 出2022-08-29
- 全球即時看!“十四五”期間福建首個抽水蓄2022-08-29
- 當前關注:福建:“春蕾圓夢”助201名女大2022-08-29
- 世界熱推薦:福建召開鋼材水泥生產企業與重2022-08-29
- 視點!福建省多地觀測到“蝶中皇后”金斑喙2022-08-29
- 【熱聞】青島西海岸新區改造升級垃圾清運車2022-08-29
- 每日快看:燃爆!青島首屆爵士音樂節奧帆中2022-08-29
- 全球百事通!青島公積金商貸自助提取業務合2022-08-29
- 天天快看:青島交警啟動“清風”4號行動 2022-08-29
- 當前通訊!女子獨自爬山抄近路,誤爬七米高2022-08-29
- 世界信息:萬人說新疆丨速滑少女美爾·阿斯2022-08-29
- 粵港澳服務貿易展覽會暨CCBEC中國(深圳)2022-08-29
- 環球看熱訊:河北省邯鄲市首次獲批國家級公2022-08-29
- 全球通訊!@長寧應屆畢業生,快來收藏這份2022-08-29
- 世界快消息!臺灣地區8月消費信心指數發布2022-08-29
- 當前速訊:@找工作的你,20家企業、602個崗2022-08-29
- 世界播報:臺灣工業總會:高達76%業者僅能接2022-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