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新:一頭白發換來麥地金黃
- 人民日報
- 2022-09-23 09:34:12
(資料圖)
剛剛結束高標準良田的考察工作,中國工程院院士、小麥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許為鋼又趕回河南省農科院的溫室,他放心不下實驗室里生長著的小麥。從事小麥育種工作40年,帶領團隊育成的小麥品種在全國累計推廣面積超過3.5億畝。許為鋼說,讓中國人吃飽飯、吃好飯,是他從事小麥遺傳育種研究的畢生追求。
“從事小麥育種事業,其實是機緣巧合。”出生于山城重慶的許為鋼高考填報志愿時選擇的是機械制造專業,卻被調劑到四川農學院農學系學習。“當時沒想過農學會是相伴一生的事業。”隨著深入學習,許為鋼日漸愛上了這門學科。在植物學、作物學課堂上,他被斑斕的作物世界所吸引。最終,他選擇了小麥育種作為自己的研究方向。
1996年,許為鋼加入河南省農業科學院,潛心研究小麥育種。育種是一項需要沉得住氣、耐得住寂寞的工作。一粒種子長成需要一季,培育一個良種則需要10多年,甚至一生。
2001年,許為鋼帶領科研團隊推出強筋小麥品種“鄭麥9023”。“鄭麥9023”曾連續6年種植面積居我國小麥品種第一位,累計種植面積達2.8億畝,為改善我國小麥商品糧品質發揮了重要作用。
小麥育種不僅要優質,還要高產。2011年,“鄭麥7698”問世,引領我國優質強筋小麥品種產量邁上畝產700公斤的臺階。“鄭麥9023”與“鄭麥7698”分別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和二等獎。一頭白發換來了麥地金黃,許為鋼卻說,“頭發一輩子只白一次,小麥年年都變黃,年年都豐收。”
“中國飯碗要裝中國糧,這就要求種源自主可控。”許為鋼經常向團隊強調小麥育種要有憂患意識,“小麥育種要在高產優質的基礎上,把節水、抗病蟲害等綠色因素結合進去,牢牢把握新育種技術。”今年夏收時節,許為鋼團隊新育成“鄭麥1860”機收實打測產均超過800公斤,被中國農學會評價為2021年中國農業農村重大新產品,他的小麥育種工作又上新臺階。
- 全球最新:一頭白發換來麥地金黃2022-09-23
- 看點:我國人居環境明顯改善 群眾身邊的突2022-09-23
- 當前快播:我國生態惡化趨勢基本得到遏制 2022-09-23
- 當前通訊!焦點訪談丨警惕“會銷”騙局2022-09-23
- 天天觀焦點:畫說豐年|看產量、拼質量、搏2022-09-23
- 世界熱資訊!青島市市立醫院西院區發布停診2022-09-23
- 天天觀速訊丨2022年度青島市分散供養特困人2022-09-23
- 當前速看:寵物“家人化”趨勢明顯,六成人2022-09-23
- 每日熱門:廈門鎢業設立海外資源開發合資公2022-09-23
- 環球熱資訊!國家發改委:我國廢舊物資循環2022-09-23
- 全球熱推薦:去年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量占全2022-09-23
- 每日觀點:“我多出一份力,就能多挽救一個2022-09-23
- 當前播報:【在希望的田野上】金秋時節好“2022-09-23
- 當前速遞!【走進縣城看發展】重慶巫溪:綠2022-09-23
- 每日關注!9月22日0時至24時山東省無新增本2022-09-23
- 全球焦點!9月22日0時至24時青島市新型冠狀2022-09-23
- 每日看點!公益健身設施更密更實 “八分鐘2022-09-23
- 熱點在線丨市北區聚焦為民、便民、惠民 切2022-09-23
- 【全球播資訊】市北區:織密社會保障安全網2022-09-23
- 焦點快播:超40城二套房首付比例降低 部分2022-09-23
- 環球播報:超40城二套房首付比例降低,部分2022-09-23
- 全球報道:江蘇省統計局:全省經濟回升向好2022-09-23
- 世界看點:采購周期3年,AB兩組競價,鼓勵2022-09-23
- 天天快報!特斯拉召回近110萬輛車:車窗系統2022-09-23
- 天天觀速訊丨一克商評丨汽車廠商加速車內生2022-09-23
- 每日視訊:財經夜行線0922丨緊縮風暴下 全2022-09-23
- 天天視訊!中國“取暖器”,在歐洲“熱”了2022-09-23
- 熱點!前8月光伏發電投資額同比大增 國內2022-09-23
- 前沿熱點:TOPCon電池概念卷土重來,機構稱2022-09-23
- 環球微頭條丨最完整深刻的桑塔格授權傳記,2022-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