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聚焦:這十年 94.8%受訪青年更加認可“中國制造”的力量
- 中國青年網
- 2022-09-29 08:24:27
新能源車開進千家萬戶,“復興號”動車組跑遍神州大地,“奮斗者”號成功坐底世界最深處馬里亞納海溝,“祝融號”成功登陸火星……十年來,“中國制造”取得了一個又一個重大成就與突破。我們正加速從“中國制造”邁向“中國創造”。在這個過程中,“工匠精神”發揮著重要作用。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2654名受訪青年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這十年來,94.8%的受訪青年對“中國制造”的力量更加認可了。94.7%受訪青年感到身邊人體現出來的“工匠精神”給自己很強的感染。70.2%受訪青年希望在全社會形成重工匠、鑄匠心的良好氛圍。
感受“中國制造”的力量,74.5%受訪青年首推高鐵,跑出“中國速度”
(相關資料圖)
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實施“中國制造2025”,堅持創新驅動、智能轉型、強化基礎、綠色發展,加快從制造大國轉向制造強國。這些年,中國呈現了加速度發展,許多成就都讓青年切實體會到了“中國制造”的力量。
“如今,我國在挖掘機、港機、盾構機等基建設備上,都取得了非常亮眼的成績。像中國機械巨頭振華重工,獨占了全球70%的港口機械市場,有著絕對的優勢地位。三一重工占了全球挖掘機市場15%的份額,銷量在世界上也已經遙遙領先。”今年23歲的曹銀林任職于北京市西城區德勝街道辦事處。談起“中國制造”,曹銀林“如數家珍”,“我國航空航天領域技術突飛猛進。問天實驗艙的研制,不管是從選材到焊接,從硬件設備到軟件系統,無不體現著‘中國制造’的力量。我對我們完成‘中國制造2025’的目標非常有信心。”
青年插畫藝術家王雪瞳,前不久剛接了一個關于中國航天探秘火星的立體繪本合作,“建設航天強國,是我們的航天夢。在深入了解‘問天一號’‘祝融號’后,我被中國航天人的科研勁頭深深觸動,也再次感受到國家的強大”。
就讀于某“985”院校的大四學生金欣,學的是統計學專業。她感慨,從綠皮火車到高鐵動車組,人們的出行方式體現了“中國制造”十年來的迅速發展。“我國高鐵動車組時速能達400公里,我們已是世界高鐵運行速度最快的國家,正在引領全球體驗什么是‘中國速度’。我感到特別自豪”。
如何切實感受“中國制造”的力量,74.5%的受訪青年首推高鐵,跑出了“中國速度”,其次是移動支付,顛覆了過往的生活方式(71.7%),71.1%的受訪青年表示是進入了5G時代,發展數字經濟,62.4%的受訪青年表示是共享單車、網約車便利民生。
十年來,94.8%受訪青年對“中國制造”的力量更加認可了
曹銀林感慨,近幾年防疫大背景下,中國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防疫方針,不管是核酸檢測、疫苗接種的開展,還是口罩、呼吸機、制氧機等醫療器械的生產,以及防疫方艙的迅速建成,無不在反映著“中國制造”的力量。
如今在生活的各個方面,曹銀林都將國貨作為第一選擇,“我覺得,購買國貨不僅是情懷,更是對國貨品質的信任”。
這十年來,94.8%的受訪青年對“中國制造”的力量更加認可了。交互分析發現,00后(97.5%)認可度最高,其次是80后(95.3%)、85后(94.9%)。
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職業與成人教育研究所教授趙志群表示,“中國制造”的發展趨勢非常好。在很多領域,我們曾經生產最低端、最便宜、質量差的產品,現在正在往中游和上游發展。“我們已經是第一制造大國,但距離制造業強國還有一段距離。我們的發展速度很快,數量、質量都在不斷提高和改善。但是不可否認,還有很多‘卡脖子’的地方需要改革。比如在制造業領域,絕大多數工業軟件都是國外的,我們的制造業基礎還需要進一步夯實”。
94.7%受訪青年感到身邊人的“工匠精神”在感染自己
王雪瞳感慨,她身邊有對藝術鉆研非常執著的人,這讓她很受感染。“我所崇拜的陶藝家、雕刻大師,他們窮其一生去磨練如何展現最完美的作品。我很敬重這種態度”。
“我了解的一些統計學家,為了深入研究數字背后闡釋的關系,發現問題,會連續多年跟蹤與收集數據資料,投入大量的精力與耐力,不斷在數據中探索與驗證,每一次收獲都距離數據‘真相’更進一步。他們的故事激勵我去努力做一位數據分析的‘匠人’。”金欣說。
“把一件事情做到極致”,94.7%的受訪青年感到,身邊人體現出來的“工匠精神”會帶給自己很強的感染。其中,00后(97.2%)受此影響最大。
趙志群認為,推動全社會崇尚并踐行“工匠精神”,首先,媒體應當多宣傳,強化質量意識。其次,要尊敬工匠,敬畏技術。“讓我感到很難受的一點是,社會還缺少對技術工人的足夠尊重,哪怕他們的薪水比很多碩士畢業的還要高。所以,我們需要正面宣傳這些為社會作出貢獻的職業,讓大家愿意去做這些工作,喜歡這些工作”。
在院校方面,他指出,教學改革很重要。“工匠需要很多實踐性的知識,他們的很多知識也不是來自于書本,而是傳承下來的,或自己悟出來的,只有在實踐中才能學習到、去運用。這類知識有個專業名詞,叫實踐知識或隱性知識。但現在社會上將學術知識精英化,工匠的知識就顯得不夠‘高大上’,沒有社會地位,這是不正確的。學校用學術精英的方式來培養工匠,并不符合工匠的成長規律。我們要改革人才培養模式,注重在企業的實踐中成長”。
推動全社會崇尚與踐行“工匠精神”,70.2%的受訪青年希望在全社會形成重工匠、鑄匠心良好氛圍,67.4%的受訪青年期待樹立并傳揚各行各業的“工匠”典范,66.1%的受訪青年希望企業在文化建設中融入“工匠精神”,63.8%的受訪青年認為當注重校企協同,從人才供需兩方加強教育培養,60.7%的受訪青年希望完善職業培養機制,培養職業認同感和成就感。
受訪青年中,00后占27.0%,95后占21.5%,90后占30.0%,85后占11.1%,80后占10.4%。
關鍵詞:
- 當前聚焦:這十年 94.8%受訪青年更加認可2022-09-29
- 今日熱訊:中國第21批赴黎巴嫩維和部隊通過2022-09-29
- 全球觀察:數據里的“中國活力” | 人工2022-09-28
- 今日精選:新華全媒+|衛星記錄洱海畔古生2022-09-28
- 全球快報:今年1—8月交通固定資產投資達2.32022-09-28
- 天天微速訊:大型“撒糖”現場!兵哥哥的這2022-09-28
- 環球新動態:V字測評丨“咖啡腦袋”看過來2022-09-28
- 世界信息:“青少年健康守護行動”在滬啟動2022-09-28
- 微資訊!迎國慶 嶗山巴士多措并舉抓安全保2022-09-28
- 世界百事通!8省區網媒大聯動·我在邊疆望2022-09-28
- 全球通訊!迎國慶!青島公交車廂滿載“中國2022-09-28
- 每日簡訊:億縷陽光丨歲月的陪伴2022-09-28
- 全球關注:好消息!西海岸汽車東站新增10條2022-09-28
- 全球信息:全球首艘!新一代2000噸級海上風2022-09-28
- 全球熱文:乘客突發心臟病 317路公交司機2022-09-28
- 【全球速看料】市南區文化和旅游局·中國海2022-09-28
- 天天新資訊:紅星何以照耀中國 | vlog記2022-09-28
- 每日焦點!福建省擬立法明確輔警“有所為有2022-09-28
- 【環球快播報】福建榕能集團:承辦國網福州2022-09-28
- 今日熱議:福建曝光8月份14家存在高風險隱2022-09-28
- 最新資訊:福建榕能集團:停帶結合提質增效2022-09-28
- 天天熱資訊!福建榕能集團:先復電后搶修 2022-09-28
- 環球微速訊:虹口區這個社區醫院全面升級 2022-09-28
- 熱點!“一看、二問、三聽” 虹口區這個居2022-09-28
- 消息!中秋、國慶期間“四風”問題監督舉報2022-09-28
- 環球熱點評!貴州把非遺“厚家底”化為旅游2022-09-28
- 當前快看:【讓世界“中意”中國】河南南陽2022-09-28
- 天天速遞!新疆烏什縣:15萬畝沙棘迎豐收2022-09-28
- 世界今頭條!嶗山海岸 風光正好2022-09-28
- 天天快訊:“星孩”辦畫展2022-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