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簡訊:勤奮扎實研究 堅守教學育人(二十大代表風采)
- 人民日報
- 2022-09-30 15:41:34
(資料圖片)
于吉紅在做實驗。新華社發
早上8點進入實驗室,中國科學院院士、吉林大學化學學院教授于吉紅就埋頭開展實驗,一直忙到深夜。1998年,于吉紅從國外取得博士學位后回國工作。從那時起,主動加班加點,就成了她的常態。
于吉紅的研究方向是分子篩材料的定向合成。分子篩是肉眼看不到的建筑,具有均勻的納米孔道,可以篩選分子,還可以實現分子的轉化。“作為化學工業中重要的催化材料和吸附分離材料,分子篩科學和技術的進步對于實現資源高效利用、節能降耗、環境保護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于吉紅介紹。
上世紀90年代,分子篩的研究一度陷入低谷,不少人都勸她改換研究方向。但于吉紅不為所動,“認準的就要堅持下去”。為了實現分子篩的定向合成,她帶領團隊著手建立數據庫。20多年前,沒有如今的便捷網絡,為了尋找一個數據翻閱大量資料是常事,有時,于吉紅甚至要跑到外地去查找。憑著堅韌的毅力,于吉紅團隊終于在國際上率先創建了分子篩合成數據庫。
“做實驗是停不下來的。”于吉紅笑著指著手腕上的疤痕說,這都是做實驗時留下的“紀念”。天道酬勤,碩果累累:2016年,于吉紅團隊在國際上首次發現羥基自由基加速分子篩成核的晶化機制,為分子篩材料的高效及綠色合成開辟了新路徑。2021年,她帶領研究團隊首次開發出一種基于分子篩薄膜的全新固態電解質材料,推動了我國在固態金屬空氣電池領域的進步。
“科研以興趣始,以毅力終,從無坦途。”于吉紅說,“我時常告訴青年學者和學生,做科研要夯實基礎,不能為追逐熱點而跟風,只要基礎扎實,并不斷在學科交叉領域發力,就能催生出原創性成果。”
雖然科研工作繁忙,但于吉紅一直堅守在教學一線,將國際前沿成果引入課堂,以科研反哺教學。“為祖國培養更多的人才是我的責任”,迄今她已培養博士70余人,其中有40余人晉升為教授或副教授,涌現出一批青年拔尖人才。她所帶領的教師團隊入選首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
“為黨和人民的科教事業奮斗終身,是我一生無悔的選擇。”于吉紅說,“作為黨的二十大代表,我會認真履職盡責,以科技夢助推中國夢。”
- 環球簡訊:勤奮扎實研究 堅守教學育人(2022-09-30
- 環球快看:最是理想動人心2022-09-30
- 天天看點:驚艷了!中國一縣 | 說唱縣名2022-09-30
- 世界觀點:權威快報丨十月起一批新規施行2022-09-30
- 焦點速訊:中央網信辦深入開展網絡辟謠標簽2022-09-30
- 世界關注:五項措施“硬核”保供,全力穩住2022-09-30
- 當前信息:嶗山風景區組織開展國慶節前旅游2022-09-30
- 焦點消息!燃氣換管當天廚房起火?用戶索賠2022-09-30
- 天天日報丨非法拉客零容忍!嶗山風景區開展2022-09-30
- 環球看熱訊:最新!跨海大橋高架路二期工程2022-09-30
- 亞洲水系旅游·運動休閑·海釣裝備與游艇博2022-09-30
- 孜然牛肉的家常做法是什么?孜然牛肉用哪個2022-09-30
- 蛇果和蘋果有什么區別?蛇果不好吃為什么還2022-09-30
- 藍莓的種植方法和技術是什么?藍莓必須要種2022-09-30
- 蘑菇的種類有哪些?蘑菇怎么存放?看完文章2022-09-30
- 三支一扶報名條件是什么?三支一扶哪些專業2022-09-30
- 考研考幾天?考研學校怎么選?考研一年考幾2022-09-30
- 什么是他項權證?他項權證是哪個部門發的?2022-09-30
- 司法考試有什么用?非全日制本科能考司法考2022-09-30
- 跟單員是做什么的?跟單員工資怎么那么高?2022-09-30
- 史學研究方法有哪些?原始史料和二手史料的2022-09-30
- 全系標配24.6吋曲面雙聯屏+索尼音響!全新2022-09-30
- 截至去年底全國現有海水淡化工程144個 2022-09-30
- 交通運輸部:1-8月交通固定資產投資2.34萬2022-09-30
- 國家網信辦:不得通過彈窗信息推送服務誘導2022-09-30
- 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將可蓄水至61米正常蓄水2022-09-30
- 三部門聯合發布公告:加大支持科技創新稅前2022-09-30
- 央行設立設備更新改造專項再貸款 推動消2022-09-30
- 8月1日起 河北省各地再次提高部分優撫對象2022-09-30
- 截至8月底河北省邢臺市679戶企業享受研發費2022-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