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熱議:良種良法助增產提質丨探訪秋糧主產區
- 經濟日報
- 2022-10-11 16:31:44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又是一年豐收季,遍地金黃玉米香。在河南安陽內黃縣石盤屯鄉的萬畝玉米種植區,農技人員連日來奔走在田間地頭,為種植戶現場講解玉米晚收技術,手把手指導農戶做好田間管理。
“晚收能增產。”內黃縣農業農村局高級農藝師陳德林正在為農戶們解惑答疑,“適時晚收,延長灌漿時間,可以增加玉米的粒重和蛋白質、淀粉含量。一畝地增產100多斤,就可以增收100多元”。
對于長久以來靠經驗種地的農戶,這樣的理念還是頭一回聽說。“農戶最擔心玉米的晚收會影響小麥播種,造成小麥減產。”內黃縣農業農村局農技站站長武貴周告訴記者,“要想改變農戶的種植理念,應該先從種植大戶、農業合作社入手。”
內黃縣楚旺鎮糧食種植大戶楊春林是縣里的農業技術特派員,“玉米晚收要達到4個條件,相關知識我已經發到我們的種植交流群,并且經常去田里與大家交流,讓合作社的每個人都知道玉米適當晚收的好處”。
“玉米晚收技術確實有效,向后推遲10天,每畝就多收100多斤,我這200多畝地就可以增收2萬多元。”內黃縣石盤屯鄉樊莊村種植大戶樊永希已經嘗到科學種植的甜頭。
過去種糧靠一家一戶“單打獨斗”,如今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成批涌現。內黃縣鼓勵農戶抱團種糧,相互交流,正是通過農戶的口口相傳,“玉米晚收增產”改變了當地多年的收獲習慣和種植理念。眼下,內黃縣的氣象條件和溫度適宜,當地農業部門預測,全縣玉米將增產7000多萬斤。
在許昌長葛市石象鎮的玉米地里,記者見到了同樣在推廣這項技術的河南省玉米產業技術體系許昌綜合試驗站站長朱偉嶺。朱偉嶺介紹,農民之所以喜歡早收玉米,一是因為天氣不可控,一旦遭遇連陰雨,可能顆粒無收。二是沒有晾曬場地和烘干設備,如果玉米發霉就賣不上價。
目前,朱偉嶺在家鄉流轉4000多畝土地搞種植,并投資上百萬元安裝了一套烘干設備,每天能烘干玉米180噸。有了烘干設備,朱偉嶺今年帶動周圍農戶共種植玉米1.5萬畝。由于應用了晚收增產技術,這1.5萬畝玉米的畝均產量超過了1100斤。
朱偉嶺告訴記者,由于全球氣候變暖,農業生產也要隨著氣候變化適當調整農時。玉米適當晚收,小麥也要適當晚播,良種配良法,才能更好實現農業增收、農民致富。
- 今日熱議:良種良法助增產提質丨探訪秋糧主2022-10-11
- 全球頭條:今起全國鐵路實行第四季度運行圖2022-10-11
- 今日熱文:科學核算森林“身價” 山水資源2022-10-11
- 世界觀焦點:直面校園周邊交通難題開展市辦2022-10-11
- 湘潭大學怎么樣?湘潭大學為什么落寞了?看2022-10-11
- 環球資訊:在希望的田野上 | 寧夏同心502022-10-11
- 環球微速訊:在希望的田野上 | 金黃稻谷2022-10-11
- 今日快訊:夏糧早稻旺季收購結束 秋糧收購2022-10-11
- 天天快訊:在希望的田野上 | 萬余畝油菜籽2022-10-11
- 熱頭條丨在希望的田野上 | 全國大豆玉米2022-10-11
- 頭條:主動作為 推進融合發展新格局 ——2022-10-11
- 天天熱門:科技測繪助力民生工程 —青島2022-10-11
- 每日快播:青島地質院召開安全生產費用提取2022-10-11
- 當前速看:喜迎二十大 歡度重陽節 --青島2022-10-11
- 每日焦點!科技賦能 青島地質院對海上風電2022-10-11
- 六級聽力技巧有哪些?六級難度是4級的幾倍2022-10-11
- 紅心獼猴桃產地主要在哪個省?紅心獼猴桃怎2022-10-11
- 魯菜的代表菜肴有哪些?魯菜起源于山東哪里2022-10-11
- 拆遷律師楊在明:善打“民告官” 官司 讓2022-10-11
- 為加大重點群體就業幫扶力度 青海開展202022-10-11
- 焦點快報!從“賣石頭”,到“賣梨子”,再2022-10-11
- 世界今日報丨我國快遞網點基本實現鄉鎮全覆2022-10-11
- 全球新消息丨二十大代表風采丨馬玉山:以使2022-10-11
- 環球精選!【在希望的田野上】全國秋糧收獲2022-10-11
- 【全球獨家】喜迎二十大 | 團結凝聚力量2022-10-11
- 環球熱議:青島育嬰師市場:單多人少!從業2022-10-11
- 微動態丨半島聚焦丨玉米芯當輔料,微生物幫2022-10-11
- 全球報道:青島市提取住房公積金付購房首付2022-10-11
- 世界今熱點:青島今日晴到少云 最高氣溫182022-10-11
- 最新消息:北京市人社局舉辦“百姓就業”進2022-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