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信息:“我們的研究要面向國家重大需求”
- 人民日報
- 2022-10-12 17:27:15
(相關資料圖)
“我更看重的是解決研究領域的真問題,這才是科研價值所在。”清華大學化學工程系教授張強說。組建了一支50多人的團隊,多次獲得各項獎勵,38歲的張強已是國際鋰電池研究領域的知名學者。
張強很早就下定決心研究鋰電,在清華大學讀完博士,他又前往美國、德國完成了博士后研究。2011年,張強剛回國,就一頭扎進實驗室。當時,學術界正尋找能量密度更高、成本更低、使用壽命更長的電池體系,鋰硫電池體系被認為是重要發展方向。
然而,鋰硫電池體系反應機理復雜,存在安全性有待驗證等一系列難題。“要爭取走在國際前列”,帶著這一信念,張強帶領團隊攻關,差不多把家安在了實驗室。他們研究鋰硫電池的物理、化學機理,論證應用的可行性,推動前沿認識深入,助推我國在該領域的基礎研究躋身世界一流水平。憑借出色的成果,張強獲得了廣泛的學術認可。
從做出紐扣級別的小電池樣品到設計出能夠規模生產的大電池,雖然合成路徑相似,但其中涉及工藝驗證、參數調整等非常復雜的工作。那段時間,張強和學生反復煅燒、打磨、測試樣品,產品不達標就一遍遍推倒重來……功夫不負有心人,張強和他的團隊終于攻克了規模化生產的技術難題。
“科研不是閉門造車,我們的研究要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張強說。近些年,著眼鋰電池未來5至10年的技術需求,張強確定了多個前沿課題并展開研究:用人工智能預測分子性質,替代人工實驗方法,更高效、精準地找到能源材料,設計出更安全的電池體系;發展高性能的鋰電池儲能體系,幫助綠電并網調峰、調壓……
他時常帶著團隊成員,進工廠、下車間,了解產業界的動態和需求。“一定要到現場去看進展、找問題。我們做科研就是要解決真問題、真解決問題。”張強說。
在張強的學生中,博士研究生陳筱薷、趙長欣、李西堯獲得全國挑戰杯特等獎,有9人獲得清華大學特等獎學金。“張老師鼓勵我們面向應用需求、努力開拓創新,發現真問題、提出新策略。”陳筱薷說。
“我的學生自學能力很強,我的工作重點是幫他們找到研究方向。科研有了正確的導向,就有源源不竭的動力。”談起培養學生的心得,張強說:“我希望用自己的行動告訴他們:想國家之所想、急國家之所急、應國家之所需,干重要的事業是很幸福的事。”
- 環球信息:“我們的研究要面向國家重大需求2022-10-12
- 環球今亮點!4歲女童血尿,到底為啥?睡一2022-10-12
- 焦點快報!1歲寶寶久咳不愈 竟是餃子餡在氣2022-10-12
- 每日熱訊!點亮“大鮑島” 老城新夜色2022-10-12
- 世界短訊!青島市工程技術和基層工程技術高2022-10-12
- 一張綠色智能家電消費券的背后,凝聚著用戶2022-10-12
- 世界微頭條丨萬人說新疆丨貼心的小晶晶2022-10-12
- 環球簡訊:新疆博湖:“藕”遇豐收季 農戶2022-10-12
- 快看:人民網評:創新能力穩步提升,科技實2022-10-12
- 要聞:強化職業教育,讓技能之花絢爛綻放2022-10-12
- 【環球新視野】中工漫評丨用餐有保障,讓“2022-10-12
- 消息!【德耀青島 禮贊模范】“中國好人”2022-10-12
- 熱議:這十年這十秒丨這就是青島·李滄2022-10-12
- 環球觀速訊丨這十年這十秒 這就是青島·嶗山2022-10-12
- 最新資訊:保時捷設計上架“中國標準”菜刀2022-10-12
- 環球觀速訊丨調動各方力量 持續助力發展2022-10-12
- 世界速訊:我的故事丨張琳:我居然能幫這么2022-10-12
- 天天觀熱點:【我們這十年@坐標中國】“逆2022-10-12
- 每日熱文:全國已成立1.4萬余個鄉鎮街道消2022-10-12
- 全球新動態:登記在冊市場主體達1.63億戶2022-10-12
- 天天快資訊丨八旬老人突發胸悶憋氣被肺“堵2022-10-12
- 世界快資訊:總面積2317畝!10月份青島擬招2022-10-12
- 速讀:青島有愛!兩月大小貓被困十米深井,2022-10-12
- 焦點簡訊:黃島區稅務局:政策宣傳有深度 2022-10-12
- 全球資訊:唐河路-安順路打通工程加快建設2022-10-12
- 我國重性精神障礙患者達660萬 兒童青少年2022-10-12
- 第二屆重慶大學生鄉村振興創意大賽舉行 1.2022-10-12
- 我國星空旅游處于快速成長的萌芽期 多地紛2022-10-12
- 山東大力支持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 強化就業2022-10-12
- 秋季戶外活動增多 專業人士提醒:不爬野山2022-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