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留下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記中國援助科威特醫療隊
- 新華網
- 2022-10-26 17:44:42
10月24日,在科威特首都省,中國援科醫療隊隊員、科方官員以及中國駐科威特大使館工作人員在離任歡送會上合影。新華社記者 尹炣 攝
新華社科威特城10月25日電 通訊:留下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記中國援助科威特醫療隊
【資料圖】
新華社記者尹炣
“不用著急,放松一些!我們會全力以赴幫助大家早日康復。”在位于科威特首都省的自然康復醫院,吉林省第14批援科威特醫療隊隊長王振華常常對患者說這句話。
把脈,問診,針灸,推拿,拔罐……一年多來,中國援科醫療隊隊員們克服了疫情給診療工作帶來的挑戰,致力于改善當地就診流程繁雜等問題,當地民眾對中醫的好感也日益加深。
今年初以來,科威特連續數月每日新增新冠確診病例都在5000例左右,醫療隊員的工作強度激增。一些患者就診時或不戴口罩,或拒絕測溫,醫療隊員不得不長時間穿戴防護裝備,但他們依然堅決保障各項治療工作的有序開展。
今年1月,一名叫法沃茲的患者因出現呼吸困難、視力模糊、耳鳴失眠且伴有下肢水腫等癥狀前來就診。“這種情況如果在當地治療,因實驗室檢查緩慢,患者預約診療時間難以確定,不僅費用高昂,且預后改善也不明顯。但我們通過中醫脈象可更快識別出癥結所在。”醫療隊擅長針灸的隊員年洪權說。
經過中醫治療,法沃茲的癥狀得到了明顯改善。后來,他成了中醫的忠實擁躉并開始學習中文,接受了中醫“未病先防”的理念,還嘗試在生活中根據中醫“四氣五味”知識來搭配健康飲食。
自然康復醫院院長薩拉赫表示,中國援科醫療隊給他帶來了醫學理念上的觸動。“以前對于頸椎間盤突出、腰椎間盤突出等癥狀,都只能通過止痛藥物甚至是手術來處理,不但療效不好,而且副作用大、預后不良,但是中醫針灸推拿等方法非常神奇,既安全方便,療效又很明顯。”
10月24日,在科威特首都省,中國援科醫療隊隊長王振華(左)在離任歡送會上接受自然康復醫院院長薩拉赫的感謝信。新華社記者 尹炣 攝
1976年,我國向科威特派出首批醫療隊。目前在科的醫療隊已經是吉林省派出的第14批、中方派出的第22批。40多年來,中方已累計向當地派遣醫療隊員222人次,接診約80萬人次。
“努力成為一顆顆優質的‘種子’,發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作用。”王振華說,中國援科醫療隊給當地民眾和醫生留下了深刻印象,讓他們對中醫和中國文化有了進一步了解。醫療隊也教授當地不少人初步的中醫治療方法,給當地留下了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
“經過不斷努力學習,我們院一些醫生已基本掌握了中醫推拿、針灸等原理和方法。即使中國醫生不在,我們也能為當地病患提供中醫治療方法。”薩拉赫說。
在24日晚為這批醫療隊員舉行的離任歡送會上,中國駐科威特大使張建衛表示,中國醫療隊項目只是中科衛生合作乃至兩國戰略伙伴關系的一個小小縮影。兩國都有著人類命運與共的情懷。兩國真誠相待、合作共贏的事例有很多,可以說中科是志同道合、攜手同行的好朋友、好伙伴。
在歡送會上,科威特衛生部國際司司長蕾哈卜高度贊賞中方醫療隊及中科醫療合作,表示科衛生部希望與中方在傳染病防治等領域展開更多合作。
“在科威特工作的這段時間,對我們醫療隊每一位隊員來說都是一次成長和考驗,”王振華感慨說,“通過把中醫技術留在當地、將中醫理念傳給當地醫生,我們讓更多人了解了中醫和中國文化,用實際行動推進建設‘健康絲綢之路’、推動建設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
- 通訊:留下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記中2022-10-26
- 全棉時代攜手高校環保新生代,踐行可持續“2022-10-26
- 人口老齡化勞動力短缺 日本老人可能永不能2022-10-26
- 23歲女子敷美白面膜腎臟中毒 病發前頻繁使2022-10-26
- 【報資訊】漯河:3600余名環衛工用樸實勞動2022-10-26
- 每日快報!最高人民檢察院依法對田惠宇決定2022-10-26
- 觀察:溫州一民警遭遇職業暴露風險:被患艾2022-10-26
- 杏花在哪個節氣開放?杏花一共有幾種顏色?2022-10-26
- 市南區拆除老舊樓院煤池子 進一步改善居民2022-10-26
- 全球快資訊丨@青島市民 金秋賞菊 這份地2022-10-26
- 熱門看點:青島地鐵4號線完成初期運營前安2022-10-26
- 咖喱雞肉土豆的做法是什么?咖喱雞塊是先焯2022-10-26
- 高麗菜為什么叫高麗菜?高麗菜怎么做好吃?2022-10-26
- 剁椒魚頭的做法是什么?剁椒魚頭是哪里的菜2022-10-26
- 保研和推免是不是一回事?考研推免生必須有2022-10-26
- 摩托車駕照最快幾天拿證?摩托車駕照是d還2022-10-26
- 大修基金最晚什么時候交?房屋維修基金可以2022-10-26
- 得房率多少為合理?為什么首套房要盡量買大2022-10-26
- 麗江旅游必去十大景點有哪些?云南麗江幾月2022-10-26
- 黃山門票多少錢一張?黃山門票可以二次進山2022-10-26
- 國臺辦:高度警惕民進黨利用戰爭話題為“以2022-10-26
- 環球快看點丨洛陽:聞香而來 蜂鳥鷹蛾不覺2022-10-26
- 【全球報資訊】宛如油畫!“秋日限定風景”2022-10-26
- 全球熱門:南陽寶天曼:漫山遍野秋色濃 醉2022-10-26
- 熱文:刮膩子刮成世界冠軍!有技能就能讓世2022-10-26
- 【天天時快訊】銅器制作,藝人的堅守和初心2022-10-26
- 焦點簡訊:農村公路:十年凈增90多萬公里(2022-10-26
- 新動態:藍印花布傳承進課堂2022-10-26
- 今日熱文:臺灣學者的尋鄉之旅:家的呼喚是2022-10-26
- 霜降時節 新疆阿克蘇糖心蘋果紅了2022-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