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今日訊!生態產業扎根戈壁 近36萬畝戈壁農業帶來了什么
- 經濟日報
- 2022-11-01 09:24:53
位于祁連山北麓的河西走廊,生態地位突出,區位優勢明顯,但水資源緊缺問題一直存在。甘肅近年來努力發展特色戈壁生態節水農業,在開辟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節水新路的同時,也為當地人民帶來致富“聚寶盆”。在戈壁灘上發展農業,究竟什么樣?來自戈壁灘上的實踐,也為未來蔬菜生產和高效農業的發展探索出了更多可能性。
【資料圖】
位于祁連山北麓的河西走廊地區光熱資源充沛、晝夜溫差大、病蟲害少,具有資源節約、產出高效等明顯優勢。近年來,甘肅立足河西走廊資源優勢,通過開發戈壁沙漠等未利用土地資源,向戈壁要耕地、向節約要水源、向科技要產量、向光熱要品質,充分利用大田種植節約的水資源,建設現代高效戈壁設施農業,實現了“不與糧爭地,不與地爭肥”,目前已建成戈壁設施農業近36萬畝。
在戈壁灘上發展農業,是否對生態環境有影響?干旱缺水地區,水資源如何保障?技術條件能否達到?經濟效益如何?帶著這些問題,記者近日深入甘肅酒泉、張掖、武威等地,實地探訪戈壁節水生態農業的發展路徑。
生態產業扎根戈壁
所謂戈壁農業,不是簡單地在戈壁灘上開墾土地發展農業,要涉及光熱水肥土壤等一系列生產要素的配置。早在20世紀80年代,著名科學家錢學森就提出了知識密集型沙產業理論。此后,河西走廊地區開始逐步探索在戈壁灘上發展設施農業。
1999年,酒泉市就有無土栽培技術的探索實踐。“當時在鹽堿地上使用基質代替土壤,效果很好,因此我也有信心在戈壁灘上搞日光溫室?!?009年,時任酒泉市肅州區總寨鎮農技推廣站站長的閆生軍在當地沙河村提出發展設施農業,卻遇到了阻力,“想在耕地上建溫室,但承包地不連片,村民意見也不統一,沒辦法集中發展”。
無奈之下,閆生軍動員村黨支部在附近戈壁灘上建了50座日光溫室,由村干部和4名黨員帶頭建設了20多座。趕上當時菜價不錯,1座溫室收入1萬多元——這50座日光溫室,成為酒泉市戈壁生態農業發展的開端。
隨著甘肅持續研究、示范和推廣,2017年,甘肅戈壁農業已經發展到5萬畝。同年,甘肅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河西戈壁農業發展的意見》,明確了戈壁農業的概念,是指在戈壁灘、砂石地、鹽堿地、沙化地、灘涂地等不適宜耕作的閑置土地上,在符合國家有關生態保護法律法規政策的前提下,以高效節能日光溫室為載體,發展設施蔬菜及瓜果等特色農產品的新型農業發展業態;同時提出了發展戈壁農業的原則和目標:堅持“科技支撐,生態優先”“適度規模,整體推進”“市場導向,突出效益”“政府扶持,多元投入”的原則,到2022年,在河西地區沙漠戈壁新建30萬畝高標準設施農業。
“戈壁農業借助品種改良、節水引水、光熱控制、基質調配等現代科學技術,成功改造、模擬、創造、重構作物生長環境,突破了傳統農業對光、熱、水、土等自然條件的高度依賴,是一種全新的生產經營方式。但是,并非所有戈壁灘都適宜發展設施農業。”甘肅省經濟作物技術推廣站站長李向東表示。
數據顯示,從未利用土地資源看,甘肅河西五市綠洲邊緣及沿黃灌區現有可開發利用的戈壁沙漠和鹽堿地等未利用地資源160萬畝。從水資源看,目前河西五市及沿黃灌區可用于農業灌溉的水資源總量為64億立方米,按照戈壁設施農業單茬畝用水量400立方米計算,依靠大田高效節水節約的水資源,還可新增戈壁設施農業約125萬畝。
“如果在戈壁深處盲目發展,一方面會對戈壁生態造成破壞,另一方面水、電、路等基礎設施保障也跟不上。因此,戈壁農業發展的范圍通常是在戈壁與綠洲的接合地帶?!崩钕驏|告訴記者,目前甘肅已發展的近36萬畝戈壁農業中,用水全部來自大田節水,是在沒有新增用水指標前提下實現的。
算好生態賬,再算經濟賬?!霸诟瓯谌展鉁厥抑校坎捎媚は碌喂?、微噴灌、水肥一體化精準灌溉,畝均用水量較大田節約了40%以上?!本迫修r業農村局副局長王生軍說,以種植番茄為例,1座日光溫室棚平均收入可達6萬元,相當于大田生產效益的近20倍,每立方米水產生的經濟效益是大田耕作的近12倍。按照年產量分析,新建1畝地的戈壁日光溫室相當于增加了3到5畝耕地,既緩解了糧菜爭地問題,又有利于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堅守耕地紅線。
集成式技術做支撐
范立德是肅州區總寨鎮戈壁農業最早的參與者之一,也是10多年來戈壁農業技術發展的見證者。
2009年,范立德就開始承包戈壁灘上新建的日光溫室種植蔬菜。當時的棚體結構是磚墻,只有6分地,成本是7萬元左右,基本上全靠人工種植,“現在一座棚面積1.2畝,采用鋼架裝配式棚體結構,建設速度快,而且光照充足、保溫性好,易于形成棚內小氣候,特別是大跨度無柱結構,空間寬敞,適合機械化作業,可大幅提升種植效率”。如今范立德已經種植的28座溫室中,大部分采用了先進的智能設施?!坝盟室惑w化設施、智慧管理系統可精準測算作物水肥需求,產量能提高20%到30%,水肥投入節約15%?!狈读⒌抡f,十年前一座日光溫室需要2人管理,現在一個人可以管3座;舊日光溫室每座平均純收入1.2萬元左右,新型溫室可達2.5萬元到3萬元。
今年2月,范立德在總寨戈壁農業產業園又收購了28座舊溫室改造升級,每座投入7萬元左右安裝新型智能化設備,目前已經完工,開始移苗種植。
戈壁農業作為設施農業發展的新業態,突破了傳統農業種植的環境,從棚體結構、基質環境到種苗培育、水肥供給、采收等各個環節都需要新技術支撐。在甘肅的戈壁農業園區中,記者就看到了全國乃至世界先進的設施農業技術。位于肅州區東洞鎮的中以(酒泉)綠色生態產業園于2019年開園,通過引進以色列等國的先進技術、管理經驗,開展高效節水及循環利用設備制造、農業智能化控制系統研發等方面的產業發展和技術示范,目前已形成比較成熟的戈壁農業技術體系。
“綠色生態產業園與中國農科院、甘肅農大等科研院所開展交流合作,推廣新品種、新技術125項,申請國家專利12項,系統總結了適合西北寒旱地區的戈壁農業生產技術體系,為甘肅絲路寒旱農業發展提供了技術交流、成果展示、試驗示范的平臺?!泵C州區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管委會主任趙棟梁說。
為推動戈壁生態農業理論研究和實踐創新,2019年,酒泉市成立了戈壁生態農業研究院,掛靠在酒泉市農科院。幾年來,他們圍繞相關重點環節每年開展試驗研究40余項,研究總結制定了戈壁生態設施農業22項栽培技術規程?!搬槍Σ煌瑧梅秶?,我們開展推出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本迫修r科院副院長米興旺告訴記者,經研究總結,適宜酒泉戈壁生態設施農業推廣的日光溫室結構為跨度10米、長度80米、后墻高3.1米、脊高4.9米;研究總結出的11種基質配方中,槽式栽培模式以中端、低端基質為主,輕簡化栽培模式以高端基質為主;還研究總結了主要蔬菜槽式栽培模式下的需水、需肥規律及水肥一體化技術等。
戈壁設施農業全部采用基質無土栽培,一般可重復使用5年以上。據測算,每畝戈壁日光溫室所需基質相當于消耗掉80立方米到100立方米的農作物秸稈或畜禽糞便,如果30萬畝戈壁農業所需基質全部在當地就近生產,可消耗掉3000萬立方米農業廢棄物,實現了畜禽糞污、農作物秸稈等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形成了“種植業—養殖業—菌業”三元雙向循環農業發展模式。
“原材料主要是尾菜、菌渣、秸稈和動物糞便,這在農村地區取之不盡?!碧K海是肅州區康多生態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2012年他到酒泉創業時,以生產有機肥為主。隨著戈壁農業的發展,企業主營業務擴展到應用于無土栽培的基質生產?!澳壳捌髽I產能飽和,每年可生產各類基質50多萬立方米,主要供應周邊地區戈壁農業。就近生產供應也大大降低了戈壁農業基質成本,以前用外省基質,一立方米要800元,就地取材生產的基質,一立方米只要300元?!彼嬖V記者。
園區化模式探新路
戈壁農業經濟效益、生態效益非常明顯,但也面臨一個最大的難題:缺錢。
戈壁荒灘一直是農業發展的真空地帶,所有基礎設施建設必須從零開始。發展戈壁農業尤其是日光溫室投資大、成本高,配套建設水電路林等基礎設施和無土栽培、自動卷簾、水肥一體等現代農業物質技術裝備,需要投入大量資金。
誰來投?
2017年,甘肅省出臺意見明確提出:改革投融資機制,以財政資金為引導,吸引社會資金投入,形成多元化產業投入格局。強化政府公共服務,構筑河西戈壁農業發展平臺,發揮市場主體在農業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記者見到梁宵時,他剛從一座日光溫室里澆完水出來,兩腳沾滿泥土,一點也不像個老板。2019年,在新疆做工程項目的梁宵路過酒泉,看到當地大力發展戈壁農業,學農業經濟管理的梁宵被這種新型農業模式吸引。“戈壁灘上無污染,光熱條件好,種出的瓜菜品質高,銷路肯定沒問題?!笨春眯履J降陌l展前景,梁宵在酒泉成立了甘肅森樂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轉型當起了“菜農”。讓梁宵下定決心的還有這里的發展環境:園區化發展模式下,水電路配套完善、技術成熟,自己只需要投資日光溫室建設資金。一座溫室23萬元建設成本,肅州區水投公司有6萬元的參股,緩解了自己的資金壓力。
目前,梁宵在東洞鎮戈壁農業園區投資建成的63座日光溫室已經收獲4茬番茄,每座溫室平均每年有4萬元純利潤。正在生長的這茬番茄還沒上市就早早被南方客商全部預訂。效益逐步顯現,梁宵又擴大規模,新建的40座日光溫室正在加緊建設。
記者了解到,通過采取項目支持和招商引資雙管齊下,酒泉市重點實施了肅州高標準戈壁生態農業園區試點項目,連續3年到位各級項目資金3.32億元;市財政連續4年列支專項資金4000萬元用于支持戈壁農業建設。同時積極外出招商引資,先后招引山東水發浩海集團有限公司、甘肅森樂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等200多家企業和合作社,為戈壁生態農業發展注入新動能。
截至2021年底,酒泉市開工建設戈壁生態農業產業園和示范點122個,萬畝園區7個、千畝園區19個,以日光溫室、鋼架大棚為主的戈壁生態農業面積累計達到14.3萬畝,累計投入資金38.65億元,有215家農業企業、368家專業合作社、1.6萬多種植戶參與戈壁生態農業建設。
在張掖市甘州區,當地規劃了明永灘有機蔬菜產業園、巴吉灘萬畝花卉食用菌產業園、石崗墩灘萬畝果蔬產業園3個萬畝戈壁農業產業園。為鼓勵企業投資,在戈壁農業開發建設中,甘州區農業企業辦理土地出讓手續時繳納的出讓金,除上繳部分外,其余由區財政劃轉政府投融資平臺,以股權投資方式支持該企業發展。同時,采取先建后補、以獎代補等方式對巴吉灘戈壁農業進行重點扶持。
沿著張肅公路向西,在祁連山北麓的巴吉灘上,一座現代化“農業工廠”映入眼簾,這里是由福建客商投資建設的集研發、生產、加工、觀光于一體的張掖市甘州區神農菇業戈壁食用菌產業園。在當地政策扶持下,該企業2019年開工建設,實現了當年建設、當年投產、當年見效益。“下一步,公司將擴大海鮮菇、鹿茸菇兩個張掖珍稀食用菌的市場份額,加快祁連山野生菌種扁麻菇的研發轉化步伐,同時配套建設食用菌烘干、有機菌肥等生產線,不斷延長產業鏈條。”甘肅神農珍稀菇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利說。
2020年2月,武威市古浪縣采取申請國家開發銀行貸款及投入財政配套資金等方式,以縣扶貧產業開發公司為投資主體,在沙漠邊緣的富民新村和興民新村地塊上建設了1000座高標準日光溫室?!拔覀儾捎谩髽I+基地+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模式和以工代訓形式,吸納周邊村民就近就業的同時,培養農戶的種植技術。”古浪縣扶貧產業開發公司絲路寒旱農業項目負責人石鵬山說。
“當前,甘肅正處在由特色農業大省向特色農業強省轉型升級的戰略機遇期和重要窗口期,優勢特色產業的外部市場需求和內部提質增效動能持續強勁增長,為戈壁設施農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李向東認為,在政策扶持上,可以考慮對龍頭企業、合作社在戈壁農業園區內,集中建設的高標準日光溫室、智能化玻璃溫室按照生產面積采取以獎代補方式給予重點扶持,也可以對大型龍頭企業建設生產車間、加工貯藏等設施給予貸款貼息。
陳發明
經濟日報
陳發明
【編輯:卞立群】 位于祁連山北麓的河西走廊,生態地位突出,區位優勢明顯,但水資源緊缺問題一直存在。甘肅近年來努力發展特色戈壁生態節水農業,在開辟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節水新路的同時,也為當地人民帶來致富“聚寶盆”。在戈壁灘上發展農業,究竟什么樣?來自戈壁灘上的實踐,也為未來蔬菜生產和高效農業的發展探索出了更多可能性。
位于祁連山北麓的河西走廊地區光熱資源充沛、晝夜溫差大、病蟲害少,具有資源節約、產出高效等明顯優勢。近年來,甘肅立足河西走廊資源優勢,通過開發戈壁沙漠等未利用土地資源,向戈壁要耕地、向節約要水源、向科技要產量、向光熱要品質,充分利用大田種植節約的水資源,建設現代高效戈壁設施農業,實現了“不與糧爭地,不與地爭肥”,目前已建成戈壁設施農業近36萬畝。
在戈壁灘上發展農業,是否對生態環境有影響?干旱缺水地區,水資源如何保障?技術條件能否達到?經濟效益如何?帶著這些問題,記者近日深入甘肅酒泉、張掖、武威等地,實地探訪戈壁節水生態農業的發展路徑。
生態產業扎根戈壁
所謂戈壁農業,不是簡單地在戈壁灘上開墾土地發展農業,要涉及光熱水肥土壤等一系列生產要素的配置。早在20世紀80年代,著名科學家錢學森就提出了知識密集型沙產業理論。此后,河西走廊地區開始逐步探索在戈壁灘上發展設施農業。
1999年,酒泉市就有無土栽培技術的探索實踐?!爱敃r在鹽堿地上使用基質代替土壤,效果很好,因此我也有信心在戈壁灘上搞日光溫室?!?009年,時任酒泉市肅州區總寨鎮農技推廣站站長的閆生軍在當地沙河村提出發展設施農業,卻遇到了阻力,“想在耕地上建溫室,但承包地不連片,村民意見也不統一,沒辦法集中發展”。
無奈之下,閆生軍動員村黨支部在附近戈壁灘上建了50座日光溫室,由村干部和4名黨員帶頭建設了20多座。趕上當時菜價不錯,1座溫室收入1萬多元——這50座日光溫室,成為酒泉市戈壁生態農業發展的開端。
隨著甘肅持續研究、示范和推廣,2017年,甘肅戈壁農業已經發展到5萬畝。同年,甘肅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河西戈壁農業發展的意見》,明確了戈壁農業的概念,是指在戈壁灘、砂石地、鹽堿地、沙化地、灘涂地等不適宜耕作的閑置土地上,在符合國家有關生態保護法律法規政策的前提下,以高效節能日光溫室為載體,發展設施蔬菜及瓜果等特色農產品的新型農業發展業態;同時提出了發展戈壁農業的原則和目標:堅持“科技支撐,生態優先”“適度規模,整體推進”“市場導向,突出效益”“政府扶持,多元投入”的原則,到2022年,在河西地區沙漠戈壁新建30萬畝高標準設施農業。
“戈壁農業借助品種改良、節水引水、光熱控制、基質調配等現代科學技術,成功改造、模擬、創造、重構作物生長環境,突破了傳統農業對光、熱、水、土等自然條件的高度依賴,是一種全新的生產經營方式。但是,并非所有戈壁灘都適宜發展設施農業?!备拭C省經濟作物技術推廣站站長李向東表示。
數據顯示,從未利用土地資源看,甘肅河西五市綠洲邊緣及沿黃灌區現有可開發利用的戈壁沙漠和鹽堿地等未利用地資源160萬畝。從水資源看,目前河西五市及沿黃灌區可用于農業灌溉的水資源總量為64億立方米,按照戈壁設施農業單茬畝用水量400立方米計算,依靠大田高效節水節約的水資源,還可新增戈壁設施農業約125萬畝。
“如果在戈壁深處盲目發展,一方面會對戈壁生態造成破壞,另一方面水、電、路等基礎設施保障也跟不上。因此,戈壁農業發展的范圍通常是在戈壁與綠洲的接合地帶?!崩钕驏|告訴記者,目前甘肅已發展的近36萬畝戈壁農業中,用水全部來自大田節水,是在沒有新增用水指標前提下實現的。
算好生態賬,再算經濟賬。“在戈壁日光溫室中,全部采用膜下滴灌、微噴灌、水肥一體化精準灌溉,畝均用水量較大田節約了40%以上?!本迫修r業農村局副局長王生軍說,以種植番茄為例,1座日光溫室棚平均收入可達6萬元,相當于大田生產效益的近20倍,每立方米水產生的經濟效益是大田耕作的近12倍。按照年產量分析,新建1畝地的戈壁日光溫室相當于增加了3到5畝耕地,既緩解了糧菜爭地問題,又有利于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堅守耕地紅線。
集成式技術做支撐
范立德是肅州區總寨鎮戈壁農業最早的參與者之一,也是10多年來戈壁農業技術發展的見證者。
2009年,范立德就開始承包戈壁灘上新建的日光溫室種植蔬菜。當時的棚體結構是磚墻,只有6分地,成本是7萬元左右,基本上全靠人工種植,“現在一座棚面積1.2畝,采用鋼架裝配式棚體結構,建設速度快,而且光照充足、保溫性好,易于形成棚內小氣候,特別是大跨度無柱結構,空間寬敞,適合機械化作業,可大幅提升種植效率”。如今范立德已經種植的28座溫室中,大部分采用了先進的智能設施?!坝盟室惑w化設施、智慧管理系統可精準測算作物水肥需求,產量能提高20%到30%,水肥投入節約15%?!狈读⒌抡f,十年前一座日光溫室需要2人管理,現在一個人可以管3座;舊日光溫室每座平均純收入1.2萬元左右,新型溫室可達2.5萬元到3萬元。
今年2月,范立德在總寨戈壁農業產業園又收購了28座舊溫室改造升級,每座投入7萬元左右安裝新型智能化設備,目前已經完工,開始移苗種植。
戈壁農業作為設施農業發展的新業態,突破了傳統農業種植的環境,從棚體結構、基質環境到種苗培育、水肥供給、采收等各個環節都需要新技術支撐。在甘肅的戈壁農業園區中,記者就看到了全國乃至世界先進的設施農業技術。位于肅州區東洞鎮的中以(酒泉)綠色生態產業園于2019年開園,通過引進以色列等國的先進技術、管理經驗,開展高效節水及循環利用設備制造、農業智能化控制系統研發等方面的產業發展和技術示范,目前已形成比較成熟的戈壁農業技術體系。
“綠色生態產業園與中國農科院、甘肅農大等科研院所開展交流合作,推廣新品種、新技術125項,申請國家專利12項,系統總結了適合西北寒旱地區的戈壁農業生產技術體系,為甘肅絲路寒旱農業發展提供了技術交流、成果展示、試驗示范的平臺?!泵C州區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管委會主任趙棟梁說。
為推動戈壁生態農業理論研究和實踐創新,2019年,酒泉市成立了戈壁生態農業研究院,掛靠在酒泉市農科院。幾年來,他們圍繞相關重點環節每年開展試驗研究40余項,研究總結制定了戈壁生態設施農業22項栽培技術規程。“針對不同應用范圍,我們開展推出了一系列研究成果。”酒泉市農科院副院長米興旺告訴記者,經研究總結,適宜酒泉戈壁生態設施農業推廣的日光溫室結構為跨度10米、長度80米、后墻高3.1米、脊高4.9米;研究總結出的11種基質配方中,槽式栽培模式以中端、低端基質為主,輕簡化栽培模式以高端基質為主;還研究總結了主要蔬菜槽式栽培模式下的需水、需肥規律及水肥一體化技術等。
戈壁設施農業全部采用基質無土栽培,一般可重復使用5年以上。據測算,每畝戈壁日光溫室所需基質相當于消耗掉80立方米到100立方米的農作物秸稈或畜禽糞便,如果30萬畝戈壁農業所需基質全部在當地就近生產,可消耗掉3000萬立方米農業廢棄物,實現了畜禽糞污、農作物秸稈等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形成了“種植業—養殖業—菌業”三元雙向循環農業發展模式。
“原材料主要是尾菜、菌渣、秸稈和動物糞便,這在農村地區取之不盡。”蘇海是肅州區康多生態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2012年他到酒泉創業時,以生產有機肥為主。隨著戈壁農業的發展,企業主營業務擴展到應用于無土栽培的基質生產?!澳壳捌髽I產能飽和,每年可生產各類基質50多萬立方米,主要供應周邊地區戈壁農業。就近生產供應也大大降低了戈壁農業基質成本,以前用外省基質,一立方米要800元,就地取材生產的基質,一立方米只要300元?!彼嬖V記者。
園區化模式探新路
戈壁農業經濟效益、生態效益非常明顯,但也面臨一個最大的難題:缺錢。
戈壁荒灘一直是農業發展的真空地帶,所有基礎設施建設必須從零開始。發展戈壁農業尤其是日光溫室投資大、成本高,配套建設水電路林等基礎設施和無土栽培、自動卷簾、水肥一體等現代農業物質技術裝備,需要投入大量資金。
誰來投?
2017年,甘肅省出臺意見明確提出:改革投融資機制,以財政資金為引導,吸引社會資金投入,形成多元化產業投入格局。強化政府公共服務,構筑河西戈壁農業發展平臺,發揮市場主體在農業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記者見到梁宵時,他剛從一座日光溫室里澆完水出來,兩腳沾滿泥土,一點也不像個老板。2019年,在新疆做工程項目的梁宵路過酒泉,看到當地大力發展戈壁農業,學農業經濟管理的梁宵被這種新型農業模式吸引。“戈壁灘上無污染,光熱條件好,種出的瓜菜品質高,銷路肯定沒問題?!笨春眯履J降陌l展前景,梁宵在酒泉成立了甘肅森樂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轉型當起了“菜農”。讓梁宵下定決心的還有這里的發展環境:園區化發展模式下,水電路配套完善、技術成熟,自己只需要投資日光溫室建設資金。一座溫室23萬元建設成本,肅州區水投公司有6萬元的參股,緩解了自己的資金壓力。
目前,梁宵在東洞鎮戈壁農業園區投資建成的63座日光溫室已經收獲4茬番茄,每座溫室平均每年有4萬元純利潤。正在生長的這茬番茄還沒上市就早早被南方客商全部預訂。效益逐步顯現,梁宵又擴大規模,新建的40座日光溫室正在加緊建設。
記者了解到,通過采取項目支持和招商引資雙管齊下,酒泉市重點實施了肅州高標準戈壁生態農業園區試點項目,連續3年到位各級項目資金3.32億元;市財政連續4年列支專項資金4000萬元用于支持戈壁農業建設。同時積極外出招商引資,先后招引山東水發浩海集團有限公司、甘肅森樂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等200多家企業和合作社,為戈壁生態農業發展注入新動能。
截至2021年底,酒泉市開工建設戈壁生態農業產業園和示范點122個,萬畝園區7個、千畝園區19個,以日光溫室、鋼架大棚為主的戈壁生態農業面積累計達到14.3萬畝,累計投入資金38.65億元,有215家農業企業、368家專業合作社、1.6萬多種植戶參與戈壁生態農業建設。
在張掖市甘州區,當地規劃了明永灘有機蔬菜產業園、巴吉灘萬畝花卉食用菌產業園、石崗墩灘萬畝果蔬產業園3個萬畝戈壁農業產業園。為鼓勵企業投資,在戈壁農業開發建設中,甘州區農業企業辦理土地出讓手續時繳納的出讓金,除上繳部分外,其余由區財政劃轉政府投融資平臺,以股權投資方式支持該企業發展。同時,采取先建后補、以獎代補等方式對巴吉灘戈壁農業進行重點扶持。
沿著張肅公路向西,在祁連山北麓的巴吉灘上,一座現代化“農業工廠”映入眼簾,這里是由福建客商投資建設的集研發、生產、加工、觀光于一體的張掖市甘州區神農菇業戈壁食用菌產業園。在當地政策扶持下,該企業2019年開工建設,實現了當年建設、當年投產、當年見效益。“下一步,公司將擴大海鮮菇、鹿茸菇兩個張掖珍稀食用菌的市場份額,加快祁連山野生菌種扁麻菇的研發轉化步伐,同時配套建設食用菌烘干、有機菌肥等生產線,不斷延長產業鏈條?!备拭C神農珍稀菇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利說。
2020年2月,武威市古浪縣采取申請國家開發銀行貸款及投入財政配套資金等方式,以縣扶貧產業開發公司為投資主體,在沙漠邊緣的富民新村和興民新村地塊上建設了1000座高標準日光溫室。“我們采用‘企業+基地+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模式和以工代訓形式,吸納周邊村民就近就業的同時,培養農戶的種植技術?!惫爬丝h扶貧產業開發公司絲路寒旱農業項目負責人石鵬山說。
“當前,甘肅正處在由特色農業大省向特色農業強省轉型升級的戰略機遇期和重要窗口期,優勢特色產業的外部市場需求和內部提質增效動能持續強勁增長,為戈壁設施農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李向東認為,在政策扶持上,可以考慮對龍頭企業、合作社在戈壁農業園區內,集中建設的高標準日光溫室、智能化玻璃溫室按照生產面積采取以獎代補方式給予重點扶持,也可以對大型龍頭企業建設生產車間、加工貯藏等設施給予貸款貼息。
陳發明
- 全球今日訊!生態產業扎根戈壁 近36萬畝戈2022-11-01
- 今頭條!即墨區紀委監委督導護航軍創企業發2022-11-01
- 全國僅百余例,稀有血型人群背后的“用血難2022-11-01
- 當前速看:蜜雪冰城韓國“出道”2022-11-01
- 每日聚焦:上海昨日本土新增2+2,均居于浦2022-11-01
- 辦比賽 練技藝 育人才2022-11-01
- 全球信息:記者調查物業費難收問題:為什么2022-11-01
- 天天快看點丨成功交會對接!“天宮”初步建2022-11-01
- 世界焦點!11月起一批新規將施行,涉及食品2022-11-01
- 公安部:打擊防范文物犯罪行動將持續至20252022-11-01
- 北京基本醫保繳費標準調整 個人繳費標準及2022-11-01
- 房產中介賣起了白酒、大閘蟹 中介的下一站2022-11-01
- 我國工業經濟恢復向好 生產端有望繼續保持2022-11-01
- 一年一度的全民大促正式開場 雙十一大力凝2022-11-01
- 求職者碰上AI面試官 冷酷機械缺乏互動引發2022-11-01
- 河北氣象臺發布寒潮藍色預警信號 最低氣溫2022-11-01
- 唐山勞務品牌年均產生經濟效益200億元 累2022-11-01
- 衡水多舉措護航外貿企業發展 開展惠企百日2022-11-01
- 秦皇島首批雙通道分布式取藥機投入運營 12022-11-01
- 總投資194.53億元!秦皇島在建高端裝備制造2022-11-01
- 每日熱文:11月1日0時起烏魯木齊市新增高風2022-11-01
- 天天視點!歐盟統計局:10.7%!歐元區通脹2022-11-01
- 世界觀天下!俄烏針對糧食協議互相較勁,烏2022-11-01
- 通訊!山東10月31日新增本土感染者“7+96”2022-11-01
- 寧夏10月31日新增確診病例2例 無癥狀感染2022-11-01
- @千萬市民的第九封家書:每一個你,始終是2022-11-01
- 每日動態!福建倡導慈善組織支持建好“愛心2022-11-01
- 【全球速看料】斬草除根!福建向互花米草宣2022-11-01
- 10月30日正式實施!福建首個林業行業團體標2022-11-01
- 全球快看點丨平潭一橋、二橋封閉?官方辟謠2022-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