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源中華文明|山西陶寺遺址:尋找最初的“中國”
- 新華社
- 2022-11-02 20:21:59
【資料圖】
陶寺遺址位于山西省南部的襄汾縣陶寺鄉,地處汾河岸邊、臨汾盆地。從1978年首次發掘至今,陶寺遺址陸續發掘出城墻、宮殿區、大型宗教禮制建筑、王陵區、管理手工業作坊區、政府掌控的大型倉儲區和普通居民區。考古實證表明,4000多年前,這里是一處政治、經濟、軍事和宗教中心。
陶寺遺址被稱為最初的“中國”,有哪些重大發現和重要文物實證了這一點?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陶寺考古隊領隊高江濤帶您一一解密。
考古發現,這里有一處面積約280萬平方米的城址,距今4300年至3900年。
在陶寺遺址宮城的城墻上,考古人員發現了一種“闕樓”式建筑。“闕樓”從宮城南東門的南城墻上延伸出來,共有兩處,它有防御功能,也有禮儀作用。
陶寺遺址宮城南東門址
當時的社會生產和生活是怎樣的場景?當時人們生活的器具有哪些呢?鬲、扁壺等文物為我們逐漸還原當時的生活場景。“鬲”就是煮飯的鍋,“扁壺”用來打水。
扁壺
據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考古專家和天文學家初步得出的結論,陶寺觀象臺形成于約4100年前,是目前考古發現的世界上最早的觀象臺。
陶寺遺址“觀象臺”
在陶寺遺址,考古人員還發現了比甲骨文早近800年的成熟的文字,在一個扁壺上發現了用朱砂書寫的文字,被稱為“朱書文字”。
陶寺王墓、宮城等所體現的“王權”社會,各類禮樂器所反映的“禮制”文明,以及最早出現的“銅器群”,均與夏商周三代文明以及逐漸形成的華夏文明有明顯傳承關系,是華夏文明眾多根脈中的“主”根。
“一系列考古證據鏈表明,陶寺遺址可以被認為是最初的‘中國’,它提供了一個以政治為中心的國家都城遺址的范例。”高江濤說。
出品人:孫志平 趙東輝
監制:張平鋒
制片人:李杰 柴海亮
統籌:王健 張旭東
主持人:危穎
記者:趙陽 姜含章
編輯:危穎
包裝:夏勇 郝一林
海報:楊震男
書法:胡石
攝制:王江環
新華社音視頻部
新華社山西分社
聯合制作
關鍵詞: 陶寺遺址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華夏文明
- 探源中華文明|山西陶寺遺址:尋找最初的“2022-11-02
- 建成“口袋公園”1049個!城市道路裝燈覆蓋2022-11-02
- 全球短訊!河南三門峽迎來越冬白天鵝2022-11-02
- 天天熱點!新華全媒+丨貴州:“線上線下”2022-11-02
- 全球新資訊:鄭州富士康:實施閉環管理加強2022-11-02
- 世界微動態丨鄭州富士康:多項措施保障在廠2022-11-02
- 焦點速訊:緊急通知!11月3日鄭州綜保區全2022-11-02
- 環球熱推薦:北京2日0時至15時新增本土新冠2022-11-02
- 觀點:鄭州富士康:進一步加強自愿留廠員工2022-11-02
- 富士康最新回應:保障愿意返鄉員工回家,出2022-11-02
- 環球看熱訊:中央氣象臺發布氣象干旱黃色預2022-11-02
- 全球觀焦點:31歲女子顏值1年內斷崖式下跌2022-11-02
- 廣東東莞近五千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啟動數字2022-11-02
- 廣東:黨政領導干部任期內造成生態產品總值2022-11-02
- 焦點觀察:未經著作人許可向公眾發布其作品2022-11-02
- 全球今日報丨最新!平度74歲走丟老人已找到2022-11-02
- 全球熱消息:廣東惠州出臺社會關注的《惠州2022-11-02
- 天天熱議:《江湖菜館》第三季上線,要深入2022-11-02
- 當前熱訊:搞笑達人脫穎而出!“幽默搞笑短2022-11-02
- 全球快訊:視頻 | 鄭州航空港區出臺富士康2022-11-02
- 觀天下!厚衣服備好!今天后半夜冷空氣上線2022-11-02
- 美方濫用出口管制措施打壓中國企業 外交部2022-11-02
- 瞰中國丨內蒙古:最美濕地 瑪希畢力格和他2022-11-02
- 視焦點訊!云南宣威萬畝刺梨迎來豐收 合作2022-11-02
- 城陽區今冬新增供熱小區36個,已具備啟動供2022-11-02
- 焦點播報:柑橘類水果大量上市 品質佳價格2022-11-02
- 城陽區今冬供熱準備就緒 新增供熱小區36個2022-11-02
- 世界熱點評!趙沖久電話調度河南郵政快遞業2022-11-02
- 圖集丨信陽里羅城:山林漸深處 秋色已入畫2022-11-02
- 環球快播:河南一女教師猝死家中,女兒指母2022-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