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速訊:山南隆子縣新巴鄉——沙棘林里的幸福笑聲
- 光明網-《光明日報》
- 2022-11-03 15:37:26
【草原牧區行·西藏篇②】
光明日報記者 晉浩天 尕瑪多吉
(資料圖片)
8月初的山南隆子,碧空如洗,陽光明麗,白云就像棉花糖一樣。
很難想象,20世紀60年代,這里還是天氣惡劣之地。隆子縣位于喜馬拉雅山北坡,海拔3800多米。那時的隆子河谷,一年有近8個月的沙塵天氣,晴天黃沙蔽日,雨天泥水橫流,老百姓苦不堪言。
“現在完全不一樣了。”75歲的當地老人索朗拉杰正在沙棘林里忙活著,“以前啊,我們這里流傳著一句話——‘聶巴阿帖組’,意思是‘只要你說話,身上的沙土就會往下掉’。這樣的俗語,還有‘風沙一起塵飛揚,四野茫茫不見房。一天吃進二兩土,白天不夠晚上補’……”
現在變化為啥這么大?
“秘訣在這兒。”索朗拉杰指了指身旁的沙棘樹,笑著說,“想不到吧,這樹會有這么大作用。”
“這也是一代代人摸索出來的。”年過古稀的桑旦老人,有個昵稱——“沙棘奶奶”,她告訴記者,“‘隆子要想存,就得風沙停;要想風沙停,就要多栽樹’,這是老鄉長朗宗過去常說的一句話。”
1964年,時任隆子縣新巴鄉鄉長的朗宗到山西參觀學習,了解到種樹能有效治沙,回來后便帶著群眾在沙灘上試種了柳樹、楊樹、沙棘等5種樹苗,共有60畝。
那時的桑旦,只有17歲,負責給樹澆水。她生怕漏了哪棵樹,每天都最后一個回家。“有時跟磨坊搶水,夜里偷偷去開水閥,往地里引水。磨坊大爺為此老跟我吵架。”每當說起這段往事,桑旦總會忍不住笑。
經過反復試種,最終只有沙棘頑強地在堿性土地上扎下了根,存活下來。于是,忙措、扎果等一個又一個村子在沙地上種下了沙棘。
綠染荒灘變成了現實。經過半個多世紀的辛勤栽植,隆子河谷筑起了一道綿延40多公里、占地7.5萬畝的“綠色屏障”。如今,在沙棘林和隆子縣濕地公園,隨處可見黃鴨等野生鳥類嬉戲、捕食。
2019年,隆子縣被確定為全國第三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當年9月,隆子縣沙棘林被世界紀錄認證機構(WRCA)認證為“世界最大人工種植連片沙棘”。
隆子換了人間,生態越來越好。
“現在百姓吃上了‘生態飯’,1600多人當上護林員。”隆子縣委書記次仁加措說,環境改善也讓現代農牧業發展起來,群眾收入大大增加。他們將培育的優質沙棘苗木賣到西藏各地,同時還謀劃著沙棘果深加工產業。
生態之變,讓放牧的地方也多了起來。2021年,隆子河谷一帶出售改良牛1733頭,創收846.21萬元,人均增收1165元。就連土壤質量都得到了極大改善,鹽堿度下降,青稞平均畝產從300斤提高到了560斤……
“環境好了,口袋鼓了,比啥都重要!”索朗拉杰說,“‘前人栽樹,后人乘涼’嘛,現在的年輕人終于不受風沙苦了。”
如今,隆子河湍湍流淌,沙棘林蒼翠如黛。暖陽斜照下,索朗拉杰和桑旦的臉上,掛滿了笑意。
- 焦點速訊:山南隆子縣新巴鄉——沙棘林里的2022-11-03
- 新華全媒+|新疆昭蘇:牲畜品種改良 助推2022-11-03
- 全球連線 | 開放進博 無限可能2022-11-03
- 青島19萬“白菜價”新房引關注 中介宣傳沒2022-11-03
- 世界新資訊:青島高新公安:民警連續救助兩2022-11-03
- 新消息丨臺東步行街:新夜色點亮新感覺2022-11-03
- “深圳制造”院線電影《喜悅的夏天》11月上2022-11-03
- 世界要聞:李滄開展秋季潔城行動,全力維護2022-11-03
- 【天天速看料】走訪廣東汕尾:老區不老 紅2022-11-03
- 世界最資訊丨大豐收!青島新增111家國家知2022-11-03
- 廣州新添一座現代化糧庫 “10萬噸級”良田2022-11-03
- 住建部開展完整社區建設試點 打造宜居生活2022-11-03
- 人社部發布2022年三季度全國“最缺工”的102022-11-03
- 全國機冶建材行業工匠學院掛牌成立 多位勞2022-11-03
- 我國1.1億戶個體工商戶中近九成活躍在批發2022-11-03
- 10年間我國財產保險業收入增長至1.4萬億元2022-11-03
- 145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參加第五屆中國2022-11-03
- 調水92.12億立方米!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2022-11-03
- 河北唐山樂亭縣完成綠化面積6200余畝 新2022-11-03
- 讓排位,刺激起來!泰諾?王牌店員排位賽,2022-11-03
- 時尚女孩化妝品代加工 用心堅守美妝代工領2022-11-03
- 1至8月河北省新辦涉稅市場主體累計為36.1萬2022-11-03
- 國家知識產權局:河北9家企業被確定為新一2022-11-03
- 北京2022年冬奧會張家口賽區競賽場館后續利2022-11-03
- 天天播報:金雞香港影展片單公布,《阮玲玉2022-11-03
- 今日播報!截至10月31日,全國主產區累計收2022-11-03
- 大象新聞記者帶你探索“千年古墓” 走進信2022-11-03
- 廣東昨日新增本土103+3562022-11-03
- 上海:進博會布展收尾 靜待盛會開幕2022-11-03
- 【環球報資訊】中國取暖設備何以暢銷海外(2022-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