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看料】“古樹別院”彰顯文藝范兒
- 光明日報
- 2022-11-21 20:35:02
【資料圖】
初冬時節,重慶市萬州區甘寧鎮仍然滿目蒼翠。沿著山地淺丘間的道路前往楠橋村,兩側是一望無際的果園。觸手可及的枝丫間,圓圓的玫瑰香橙染上了成熟的金黃色,一陣陣清香沁人心脾。
楠橋村的“古樹別院”,就在果園的環抱中。這是楠橋村的一個農家院壩,有一棵需要三四個成年人手拉手才能合圍的黃葛樹。甘寧鎮這些年搞農文旅融合,楠橋村的每個農家院壩都像“古樹別院”一樣,有了一個文藝范兒的名字。
秋日的暖陽下,“古樹別院”一棟棟白墻黑瓦的農舍,遠看像一幅幅雕工古拙的版畫。緊靠著古樹的農舍旁,幾位游客正在觀景臺上品嘗咖啡。“這里的咖啡都是現磨的,品質比城里一些咖啡店還好。”一位游客熱情地推薦。循著他指點的方向,走幾步便到了土墻木窗的古樹別院咖啡館。“這個土坯房原來是個豬圈,沒想到改成咖啡館后生意這么好!”50來歲的漆建蓮是咖啡館唯一的服務員。除了為游客提供現磨咖啡、果汁和茶,這里還售賣村里的土特產品,咖啡館平均每月營業額有七八千元,漆建蓮每月也有兩三千元的收入。
萬州地處生態環境脆弱的三峽庫區腹心,生態農業和農文旅融合是全區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主要抓手。據甘寧鎮黨委書記李毅介紹,甘寧通過“標準化建園、科學化管護、品牌化營銷”發展蔬菜基地和特色水果,建成了幾萬畝的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還被評選為全國特色景觀旅游名鎮。
楠橋村種植的玫瑰香橙,近年來畝均產值都在1萬元左右。村里立足生態農業和自然景觀推動產景聚合、農文旅融合,將集中居住點打造成各具特色的農家院落。
走進由百歲老人舊房改造成的婚慶民俗體驗館,從古代的“三書六禮”到20世紀的“三大件”,豐富的展板和實物展陳,讓人沉浸式地感受到婚俗文化的千年演變。
出了婚慶民俗體驗館,就是農特產品展示館和手工藝品展示館。玫瑰香橙果汁、橙皮糖、蜂蜜,甘寧絲綢、手工刺繡、鉤織棉鞋……地道的農特產品和精美的手工藝品琳瑯滿目。甘寧鎮過去有一家大型絲綢廠,楠橋村許多村民都曾經是絲綢廠的職工。如今鄉村旅游越來越紅火,他們又有了重新展示精湛手藝的機會。
“千年老樹、百年院落,悠長的歲月見證了世間歷久彌堅的情感,也幫助我們將農文旅融合的蛋糕越做越大。”甘寧鎮宣傳委員宋莉說。
楠橋村黨支部書記駱大橋說,村里去年成立了農民工返鄉創業園,如今已有43家企業入駐,其中27家由當地村民創辦。隨著旅游業態越來越豐富,2021年,這里的游客接待量超過30萬人次,村民戶均增收近4萬元。
(本報記者 張國圣 黃漢鑫 李宏)
- 【速看料】“古樹別院”彰顯文藝范兒2022-11-21
- 嚴守“鳥道” 山西省各地護航候鳥安全遷徙2022-11-21
- 大批候鳥飛抵瀘沽湖越冬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2022-11-21
- 世界新資訊:C羅發布會嗆聲記者:不要再拿2022-11-21
- 白菜蘿卜脆生生!信陽這個蔬菜之鄉千畝豐產2022-11-21
- 焦點速遞!90后舞獅傳人:課堂教學與非遺傳2022-11-21
- 焦點速訊:英媒:“登記漏洞”讓英國持續進2022-11-21
- 213名酒司機50名醉駕司機被查獲!青島交警2022-11-21
- 天天快消息!未履行環衛責任且拒不改正!上2022-11-21
- 雙向賦能,凱兒得樂攜手“認養一頭牛”守護2022-11-21
- 世界熱點評!賽事前瞻:英伊大戰伊朗隊有望2022-11-21
- 邯鄲街頭一熱力管道突然爆裂,目擊者:有行2022-11-21
- 城陽區2022年度“最美外賣騎手”頒獎儀式在2022-11-21
- 平安建設拖欠農民工工資續:工資“零頭”被2022-11-21
- 病床上的市北醫護:我更想留在一線_快資訊2022-11-21
- 青島稅務:稅惠賦能送溫暖 精細服務保民生2022-11-21
- 急急急!八歲女童放學后一直沒回家……警民2022-11-21
- 【天天新視野】1秒多鐘能做什么?河南一特2022-11-21
- 印度一貨運火車脫軌撞向候車廳,造成3人死2022-11-21
- 神舟十五號船箭組合體轉運至發射區,計劃近2022-11-21
- 環球短訊!問責78人!山西對9起煤礦涉險事2022-11-21
- 韓國“代駕司機開特斯拉撞墻起火致車主身亡2022-11-21
- 每日資訊:農業農村部:全國秋糧已收獲12.72022-11-21
- 全國各主產區加強田間管理 確保冬季糧油作2022-11-21
- 鮮食西紅柿進入采收期 帶動當地農民增收:2022-11-21
- 新疆塔城持續強降雪 多部門聯合保暢通_環2022-11-21
- 長江口二號整體打撈出水 后續將開展文物保2022-11-21
- 平度:到過以下地方的請立即報備! 全球報2022-11-21
- 電動車入戶充電 清晨起火,焦作消防第一時2022-11-21
- 每天來收購100噸!愛心助農讓“滯銷菜”變2022-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