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年內已發行綠債7445億元 規模超去年全年
- 中國經濟網
- 2022-11-24 07:44:32
年內已發行綠債7445億元 規模超去年全年
本報記者 包興安
(資料圖片)
在“雙碳”戰略驅動下,我國綠色債券市場正在加速擴容。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截至11月23日,今年以來綠色債券發行規模達7445.6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46.5%,已超去年全年發行規模;發行數量590只,較上年同期增長13.7%,發行規模和數量同比雙增長。
巨豐投顧高級投資顧問游曉剛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隨著綠色低碳發展理念不斷深入、綠色債券標準統一、行業規范發展,綠色債券的發行規模將逐年增加。
創新品種增多
近年來,我國綠色債券創新品種不斷增多,去年推出的碳中和債券和可持續發展掛鉤債券受到市場追捧。今年5月20日,科技創新公司債券正式落地,截至11月23日,共發行3只綠色科創債,發行規模合計26億元。例如,5月26日,江蘇永鋼集團有限公司發行了1億元綠色科創債,募集資金將用于具有綠色和科技創新屬性的項目建設、運營和償還相關項目貸款。此外,今年5月份還推出了轉型債券,截至11月23日,轉型債券發行規模已超過280億元。
東方金誠綠色金融部助理總經理方怡向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雙碳”戰略下,今年以來我國綠色債券發行規模持續增加,綠色債券市場持續擴容,創新品種不斷增加,引導金融資源向綠色領域配置、支持傳統行業低碳轉型。在發行成本方面,綠色債券整體仍保持優勢。
“綠色債券創新品種不斷推出,精準有效滿足了相關企業在低碳轉型過程中的融資需求。”游曉剛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11月15日,華僑永亨銀行(中國)有限公司成功發行銀行間市場首單外資銀行綠色金融債券,規模為5億元,發行利率3.24%,債券募集資金將專項用于支持《綠色債券支持項目目錄》(2021年版)規定的綠色產業項目。
方怡向表示,外資機構的積極參與體現了其認同中國綠色低碳金融發展戰略,將自身業務發展與中國綠色產業發展、碳減排實踐、綠色經濟轉型實踐相結合,積極提供綠色金融解決方案。外資銀行發行綠色金融債券,不僅有助于自身拓寬資金補充渠道、優化資產負債結構,同時能夠支持更多的綠色產業項目,促進相關業務可持續發展。
“外資銀行的參與,還能夠向國際社會傳遞中國對低碳發展、綠色轉型的高度重視以及持續推進相關戰略的決心。同時也有利于發揮外資銀行的橋梁作用,連接中國和全球的綠色投融資平臺,積極支持中國的綠色低碳發展,促進并深化可持續發展領域的國際合作。”方怡向補充道。
市場發展空間大
11月23日,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上市公司研究中心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發布的《中國上市公司藍皮書:中國上市公司發展報告(2022)》提出,盡管當前我國綠色債券發行規模快速擴張,但貼標綠色債券在我國總體債券市場規模占比仍較小,不足2%,增長空間較大。展望未來,中國還需要更大規模的綠債市場來支持“雙碳”目標的達成,并在綠色債券標準方面繼續向國際看齊,引入更多國際標準來進一步擴大綠債市場。
方怡向表示,要進一步加強政策支持力度,完善綠債市場激勵約束機制。盡管央行已將綠色債券承銷和投資等指標納入宏觀審慎評估體系考核機制中,部分地方政府也出臺了綠債貼息政策,但整體來看,仍需在發行端繼續提高便利度,擴大優惠政策覆蓋范圍;在投資端,可通過稅費減免、風險代償、調整風險權重等方式給予更多優惠政策,提高綠債發行人和投資者參與綠債市場的積極性。
方怡向還建議,積極推動中國綠債市場與國際接軌。遵循“國內統一、國際接軌”原則,綠色債券標準委員會發布了《中國綠色債券原則》,初步統一了國內綠色債券市場標準,實現了國內標準與國際標準的接軌,極大地便利了境內外資金投入我國綠色產業發展中。未來可以在綠債適用標準上繼續發力,在新版目錄基礎上結合中歐《可持續金融共同分類目錄》和CBI等標準體系篩選,使中國綠色債券發展更充分,進一步得到國際市場的接納和認可。
游曉剛表示,未來需要更加細化綠色債券募集資金的用途,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更好地助力“雙碳”目標實現。(證券日報)
- 我國年內已發行綠債7445億元 規模超去年全年2022-11-24
- 40城賣地收入降至1.87萬億元 年底多地加大2022-11-24
- 全國多地啟動2023年高考報名 這些新變化要2022-11-24
- 中國空間站建設記:“天舟快遞”又快又準 2022-11-24
- 微動態丨早安世界杯丨慘案!西班牙7:0橫掃2022-11-24
- 【世界新要聞】學生給老師上了一課,日耳曼2022-11-24
- 瘋狂!西班牙7:0大勝哥斯達黎加2022-11-24
- 重點聚焦!庫爾圖瓦神勇撲點!比利時1:0輕2022-11-24
- 鄭州市疫情防控指揮部致全體市民的公開信2022-11-23
- 中國海上搶險打撈再添重器 船載直升機應急2022-11-23
- 世界即時看!2022中國傳媒經濟藍皮書在京發2022-11-23
- 環球短訊!魔笛未能吹響,克羅地亞世界杯之2022-11-23
- 趙麗穎再當“女老板”!要與歐豪李光潔聯手2022-11-23
- 三部門加大力度推廣智慧健康養老產品及服務2022-11-23
- 清豐紅薯甘甜綿軟!10萬多畝紅薯豐收 渴望2022-11-23
- 蘿卜、白菜、紅薯、蒜苗……信陽多地蔬菜豐2022-11-23
- 350萬公斤大蔥盼望外地商戶到來:10噸的大2022-11-23
- 圖集 | 河南魯山:冬雨化作滿天雪 秋2022-11-23
- 最新消息:通一次馬桶最高要花1.9萬,58同2022-11-23
- 每日快播:藍皮書:綠色債券市場發展空間大2022-11-23
- 環球微頭條丨廣東晚稻已收獲1250萬畝 糧食2022-11-23
- 廣東新增本土感染者逾8300例 廣州深圳珠海2022-11-23
- 和時間賽跑 廣州九龍方艙醫院建設穩步推進2022-11-23
- 廣東推動農業科技培訓 培養更多“新農人”2022-11-23
- 深圳龍崗舉辦十大書香門第家庭分享會:世界2022-11-23
- 自主設計安裝!我國最高壓力海底管線鋪設完2022-11-23
- 11年助百余個孩子踏上回家路,洛陽的他讓尋2022-11-23
- 那些踩公用馬桶圈受傷的人:有人被瓷片割破2022-11-23
- 世界要聞:河南氣溫進入升溫通道,注意防范2022-11-23
- 青島稅務常態化開展“家訪講廉”活動 厚植202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