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聚焦:在矛盾交鋒中“突圍” 透視防空導彈的進化之路
- 解放軍報
- 2022-11-25 08:35:40
近年來,在一些軍事熱點地區,防空導彈與來襲空中兵器對抗激烈,各有勝負。“矛”利“盾”堅,對防空導彈來說,更多的“對抗”則是發生在戰場之外。對更高、更快、更準的防空能力的追求,一直讓各國角力不斷、你追我趕。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近年來,美國一直在為“愛國者”防空系統賦能,使其可以使用體量更小的PAC-3導彈,增強末段反導能力。俄羅斯于去年4月再次試射了新型反導導彈,該導彈甚至被一些西方媒體描述為“具有反衛星能力”。更多的國家也在跟進。以色列不斷提升“鐵穹”系統及“塔米爾”攔截彈性能,韓國則制造和列裝了“天弓2”防空導彈系統。今年11月,伊朗國防部也公布了巴瓦爾-373防空導彈系統的升級型,導彈射程顯著增加。
那么,各國為何對防空導彈青睞有加?當前發展進程如何?今后朝哪些方向發展?請看解讀。
戰火催生,防空導彈成為“天網”重要支撐
防空導彈的作用有多大?從兩場戰事之中可窺一斑。20世紀80年代發生的貝卡谷地之戰,以色列空軍的大編隊機群攻擊時,如入無人之境。原因在于,攻擊前,以軍已摧毀了敘利亞位于此處的19個“薩姆”-6防空導彈系統。
而在1973年的中東戰爭期間,借助同樣的“薩姆”-6防空導彈,埃及和敘利亞曾擊落以色列空軍數十架戰機,一度成為后者的“噩夢”。
一得一失、一勝一敗之間,盡顯防空導彈的地位、作用,也使其有了 “廣袤長空的‘守門員’”之稱譽。
從飛機投入戰爭的那一天起,防空就成了各國高度關注的課題。早期的戰機飛行高度、速度有限,防空舞臺上的主角是高射機槍、高炮。隨著科技的發展與戰機性能的提升,防空導彈開始強勢崛起并擔當主力。
1944年,德國研制出了地空導彈“瀑布”,之后又在短時間內秘密研發“龍膽草”等多型陸基防空導彈。在此期間,美、英試制了“小兵”“助手”等海基防空導彈,進而拉開了導彈撐起“天網”框架時代的幕布。
自誕生以來,防空導彈在戰火考驗中不斷發展,現已有百余種型號。它們中既有可以直接扛在士兵肩上的單兵便攜式導彈,也有由數十輛車載設備構成的高空遠程防空導彈系統。
一般來說,防空導彈的主要構件有彈體、彈上制導裝置、戰斗部、動力裝置以及氣源、電源等。它的威力大小,不僅取決于導彈本身,還和整個系統包括發射裝置、目標搜索指示系統、地面制導系統、技術保障設備等息息相關。換句話說,負責探知目標的預警偵察系統、負責緊盯并辨識鎖定目標的指示系統、負責指引導彈完成姿態調整的制導系統等共同組成了防空導彈打擊目標的整個鏈條。
就防空導彈彈體本身而言,決定其性能高低的因素很多,如氣動外形、發動機、導引頭、引信研制水平等。以引信為例,飛行末段,引信會不斷探測彈體與目標的距離,一旦足夠近就引爆戰斗部,隨即產生大量破片打擊目標。先進的引信可以將爆炸位置控制得比較精確,專門打擊駕駛艙、油箱或發動機等要害部位,進而使防空導彈呈現出不同的戰技術性能。
多年來,防空導彈的功能在不斷拓展。如今,它們中有的能攔截來襲戰斗機、直升機、無人機、巡航導彈、空地導彈,有的還能承擔反導和反臨近空間目標等任務,從而成了織就現代“天網”的重要支撐。
需求拉動,與空襲之“矛”斗法中不斷升級換代
空襲之“矛”愈尖銳,防空之“盾”就愈堅厚。防空導彈在與空襲之“矛”斗法中不斷“生長”,至今已經歷了四代變化。
第一代防空導彈于20世紀50年代裝備,主要用于攔截高空轟炸機和高空偵察機,如美國CIM-10A“波馬克”、蘇聯SA-2等。第一代防空導彈體積龐大、穩定性差且幾乎沒有抗干擾能力,但它的出現使防空作戰能力發生了質的飛躍,其突然性和威力深刻影響了空襲樣式、指揮策略、交戰規模等。
在該代防空導彈壓制下, 20世紀60年代,空中進攻開始轉向低空和超低空突防。與此同時,更復雜的巡航導彈如BGM-109“戰斧”出現。第二代防空導彈以攔截低空、超低空目標為主,強調快速反應,采用大量新技術新體制,在導彈推力、系統自動化、整體小型化和電子對抗能力等方面水平明顯提升,如蘇聯SA-6、法國“響尾蛇”、美國“霍克”、英國“山貓”和“長劍”等都是如此。這一代防空導彈有的經歷多次改型后目前仍在服役。
20世紀80年代,針對第一、二代防空導彈戰術特征,特別是單目標通道的特點,空襲樣式轉變為在干擾機掩護下實施多波次、全高度、高密度的飽和攻擊。為適應這一新變化,第三代防空導彈轉向對高中低空和遠中近程各類目標實施全方位攔截,強調抗干擾、抗飽和攻擊、全空域攔截能力。該代防空導彈系統大都采用相控陣雷達和復合制導體制,同時高性能固體火箭發動機、計算機技術等得到廣泛應用。比如,美國“愛國者-2”、俄羅斯9M96E、48N6E2等彈型。
20世紀90年代起,空中舞臺“高、快、遠、隱”各路新星“你未唱罷我登場”,第四代防空導彈隨之誕生。該代導彈增大了射程,提高了制導控制精度和快速反應能力,還具備一定反隱身目標及防空反導一體化能力,可對大氣高層和大氣層外目標實施直接碰撞。其代表型號有俄羅斯S-400使用的40N6E和S-500使用的40N6M導彈、以色列“箭-3”導彈等。
多頭并進,防護、抗擊覆蓋面立體式擴大
進入21世紀,世界新軍事變革迅猛發展,戰爭形態發生深刻嬗變,空天作戰高度融合。這一嚴峻形勢,倒逼著世界各國在防空導彈研發上不遺余力,呈現出如下特點:
不同型號同步研制。防空導彈在覆蓋低、中、高空和近、中、遠程方面各有優長。因此,不少國家通過同步研制不同型號和對其混編使用來擴大防護覆蓋面。如美國通過“薩德”系統和“愛國者-3”導彈實施末段高低兩層防御;俄羅斯S-300、S-400使用48N6、40N6型防空導彈等承擔中遠程防空,“山毛櫸”系列導彈承擔中低空、中近程防護,“鎧甲”和“道爾”則承擔末段防御任務。
族譜化、系列化發展。通過模塊化、通用化、彈族化設計來增強防空導彈發展延續性和可擴展性,已成為不少國家的共識。這樣,就可以借助一次次“小步快跑”,來實現導彈性能的快速提升,適應新任務。其中,較有代表性的有AMRAAM、ASTER、“標準”系列等。如“標準”系列,先后經歷了“標準-2”“標準-3”“標準-6”等型號,彈徑始終保持不變,共用一級發動機,主要通過導引頭和發動機等關鍵部位的更換或改良,來滿足不同作戰需求。
持續推進導彈組網作戰。與空襲武器彈藥的高機動性相比,防空導彈可防御的區域相對有限,因此各國一直在探索“互為手眼”的方法,尋求導彈組網作戰。近年來,一些國家已開始著手發展防空導彈網絡化作戰統一制導體制、互操作系統、高精度雷達組網技術等,其目的就是將不同區域的防空導彈系統連接成一張網,借助算法優選出更合理的攔截方案,用處于最佳位置的防空導彈來實施攔截。
向“天”向“快”尋求新能力。近年來,一些國家開始將防空導彈所打擊目標擴展至空天偵察手段、臨近空間飛行器、高超聲速武器等新型威脅。2021年,以色列和美國宣布合作研制“箭-4”導彈以應對新型遠程導彈和高超聲速武器;俄羅斯將服役的S-500和正在研制的S-550,據稱都將裝備77N6-N、77N6-N1導彈,可以攔截高超聲速飛行器甚至太空目標。
打造靈動之“鏢”快速補位。針對無人機、巡飛彈等“新生代勢力”帶來的近程低空威脅,防空導彈也在以變制變,呈現出低成本、高精度、強火力等新趨勢。如以色列“鐵穹”系統能以卡車和拖車為“坐騎”,部署靈活,在面對火箭彈攻擊時,可在短時間內預判彈著點,自動計算攔截可行性并實施攔截。便攜式防空導彈也在因時而變,如美國“毒刺”、英國“星光”、俄羅斯“雷霆”等,幾乎可“傻瓜式”操作,能對低空、超低空飛行的戰斗機、直升機和無人機造成更大威脅。
一彈多用,或將以更精準“手法”織密天網
進攻與防御是戰場上一對永恒的矛盾,在彼此制約的同時又促進了相互的飛躍式發展。在體系化對抗增強、新威脅紛至、作戰形態發生根本性變革等新情況下,未來的防空導彈或將在以下幾個方面繼續發力:
提升在復雜戰場環境中作戰能力。防空導彈今后將面臨高超聲速打擊武器、新型隱身戰斗機、隱身無人偵察機、智能察打一體無人機等多種 “對手”的挑戰,加上防區外精確攻擊、遠程強滲透攻擊、蜂群式無人化智能打擊等新攻擊形式的出現,防空導彈將不得不在適應復雜戰場環境方面再進一步,如提升反應速度、增強抗毀性和抗復雜電磁干擾能力等。
進一步一體化、通用化。一體化既指對防空導彈彈載設備進行一體化設計,使導彈在“瘦身”同時搭載更多有效載荷,也指對發射裝置進行一體化設計,使多種類型的防空導彈可“共享”一種發射裝置,大幅提升發射效率。通用化,則指實現軍種間通用和導彈部件通用,改變彈族種類繁多的局面。如俄羅斯S-300實現了海、陸、空三軍通用;以色列的“鐵穹”系統新近推出了艦載版等。
借助智能化和多能化提升抗擊效力。在智能決策方面,防空導彈或將實現目標自動識別,并具備目標切換、動態規避等功能;在體系貢獻度方面,未來防空導彈還可能被賦能用作探測器,獲取最前沿信息回傳后方,或作為運載平臺將多枚子彈藥“快遞”至預定空域;在多目標打擊能力方面,未來防空導彈或將實現多類目標智能應變打擊、跨介質追擊目標等;在協同方面,防空導彈或將通過網絡聯通“組團”作戰,在多套防空系統數據支援、接力制導下,實現多枚導彈協同攻擊目標。
- 快資訊:快來打卡!8只黑天鵝安家青島雕塑2022-11-25
- 世界聚焦:在矛盾交鋒中“突圍” 透視防空2022-11-25
- 遞延繳稅+低稅率 稅收優惠提升養老“含金2022-11-25
- 世界杯葡萄牙勝加納迎開門紅,C羅賽后回應2022-11-25
- 早安世界杯丨創造歷史&超越梅西,C羅帶領葡2022-11-25
- 準點下班、拒絕畫餅 00后面對職場:不是“2022-11-25
- 連續五屆世界杯破門有多難-天天熱訊2022-11-25
- 天天快訊:2035年我國將全面建成現代化長江2022-11-25
- 老鼠咬龜無從下口!蘇亞雷斯、孫興慜,互交2022-11-25
- 3:2!C羅創造歷史,葡萄牙戰勝加納 世界2022-11-25
- 巴西2:0戰勝塞爾維亞2022-11-25
- 助農蔬菜進鄭州,通行證怎么辦?保供證明怎2022-11-24
- 90后干部賭球欠債近2千萬!梅西派出所發布2022-11-24
- 每日精選:日方希望中方放松防疫措施 外交2022-11-24
- 福州愛爾:五旬阿姨青光眼術后“不聽話”,2022-11-24
- 有情有義!恩博洛攻破喀麥隆球門選擇不慶祝2022-11-24
- 鄭東新區政務服務辦事大廳暫停開放2022-11-24
- 美國網軍?美社交媒體刪數十“親美”虛假賬2022-11-24
- 廣東新增本土確診病例549例、本土無癥狀感2022-11-24
- 深圳羅湖招商大會舉行 意向投資總額超10002022-11-24
- 深圳羅湖打造深港深度融合發展片區2022-11-24
- 熱推薦:廣州黃埔區知識城方艙醫院首批床位2022-11-24
- 世界通訊!廣東20多名“小記者”走進生態環2022-11-24
- 【聚看點】我國深空探測規劃來了 將帶來這2022-11-24
- 世界熱推薦:自掏腰包買文具 激勵全班孩子2022-11-24
- 商丘愛心企業購買20萬斤滯銷白菜,免費送給2022-11-24
- 鋒評 | 事越大 政府聲音越不可“缺席2022-11-24
- 北京取消即將舉行的9項資格考試 快資訊2022-11-24
- 河南人厚衣服準備!月底“速凍”式降溫要來2022-11-24
- 韓國投入600名警察嚴防球迷踩踏:數萬人今202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