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一劍!中國“飛鯊”高飛遠航_天天熱訊
- 央視網
- 2022-11-26 20:26:03
央視網消息:2012年11月23日,殲-15在航母遼寧艦首次成功起降。十年來,我國航空工業新型號新成果不斷涌現,完成了從跟跑向并跑的整體躍升。以殲-20、殲-16、殲-15、殲-10C、轟-6K、空警-500、空警-200、運-20、攻擊-11等為代表的新型戰機,航空武器裝備實現整體跨代。十年前的11月25日,殲-15研制現場總指揮羅陽在隨殲-15完成首次著艦任務后,因積勞成疾,突發疾病,因公殉職,年僅51歲。傳承航空報國、勇攀高峰的“羅陽精神”,航空工業新型號、新成果不斷涌現。今天的時空故事,我們一起關注十年來我國艦載機如何實現系列化發展。
(相關資料圖)
殲-15艦載機是我國第一型艦載機,新技術多、探索性強、風險性高。2012年11月23日,殲-15在遼寧艦首次成功起降,從這一天起,中國海上沒有艦載機的時代成為歷史,中國戰斗機也實現了從陸地向海洋的跨越。
航空工業沈陽所首席專家 王永慶:因為殲-15是航母上最核心的武器裝備,一個航母編隊能有什么樣的能力、有什么樣的作戰效能,很關鍵、很核心的就是艦載機的機群。但是因為航母編隊要執行不同的任務,防空的任務、海上制空權奪取任務,更重要的航母編隊是一個打擊力量,這都非常關鍵。所以就要求特別是現在飛機的平臺、戰斗機的設計技術實現多用途。
殲-15到系列艦載機 十年沖破了什么?
中國的艦載機技術的進步源于十年前,也就是在殲-15著艦成功后,后續要發展系列艦載機,就需要在制造工藝等多方面進行技術創新。在殲-15的研制團隊中,就有這樣一群年輕人,他們平均年齡只有30歲,10年,他們沖破了什么?
2013年,為了加速實現關鍵核心技術的突破,航空工業集團沈飛成立了“羅陽青年突擊隊”,一群平均年齡30歲左右的年輕人,承擔起了艦載機系列化急難險重任務攻關的重任。
在航空工業沈飛工藝研究所,青年突擊隊隊員李曉丹正在運用最新的3D打印設備,生產應用于新一代戰機上的零部件。隨著激光靈動飛舞,一件件形狀復雜的金屬零件像被施展了魔法一樣,自下而上憑空“生長”出來。
航空工業沈飛工藝研究所 李曉丹博士:像這種激光選區熔化工藝,我們在1.5米之內的尺寸的零件都已經可以直接進行生產制造了。3D打印技術在飛機上的應用已經達到了規模化、工程化,在世界上屬于領先的位置,我們也引領了該類技術在這個領域的發展。
3D打印技術由于具有輕量化、一體化、提高材料利用率等優點,被越來越多地采用。起步階段,團隊沒有任何經驗可以借鑒,創新難度極大。作為青年突擊隊的牽頭人,李曉丹帶領團隊僅僅用了28天,就打通了典型工藝樣件在公司內的全流程試制,以最短的時間創造了行業內高端裝備零件生產的奇跡。
航空工業沈飛工藝研究所 李曉丹博士:一個件從長得像到能用上,這條路是最難的。我們當時是用了8個月的時間做了800多頁的實驗,然后做了所有的性能數據來表明這個材料合格、工藝合格、零件合格,于是才能把這個零件第一次裝到我們的飛機上。
如今,這個由青年高級技術人才組成的團隊,已經全面掌握了3D打印技術從研制、加工到應用的全部技術,并在飛機制造領域廣泛應用,我國也成為世界上唯一實現3D打印制造技術在飛機上規模化應用的國家。李曉丹說,成績的取得正是源于“羅陽精神”的感召。
航空工業沈飛工藝研究所 李曉丹博士:當年殲-15艦載機快上艦的時候,攔阻鉤難題一直沒有解決。他(羅陽)就帶著我們的這些技術人員,每一個細節地去推敲,不斷地去調整主攻方向和研制模式,之后把這個問題解決了,這種勇于面對困難、攻堅克難、永攀高峰的這個精神對我們影響特別大。
十年間,一大批青年突擊隊員快速成長,在急難險重任務中勇挑大梁。如今,已有15000多支“羅陽青年突擊隊”活躍在航空工業一線,讓中國戰鷹高飛遠航。
十年間,殲-15體系作戰能力也越來越強,作為航母編隊體系中的關鍵一環,從首次著艦到晝夜起降航母,從海空突擊訓練再到伙伴式加受油,從單艦到雙航母時代,殲-15規模戰斗力已經形成,與中國海軍共同圓夢深藍,壯志凌云馳騁海天。
航空工業沈陽所首席專家 王永慶: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我們終于可以出去了,我們終于可以突破把我們封住的那條鏈子了(島鏈)。國家民族有了這個東西,沖破了那條鏈(島鏈),我覺得這是意義最大的。
殲-15:中國“飛鯊”的十個高光時刻
殲-15艦載戰斗機的研制是中國航空人逐夢精神的真實寫照。那我們就通過短片一起回顧這十年,殲-15——中國“飛鯊”的十個高光時刻。
一、首次著艦
2012年11月23日,第一型艦載戰斗機殲-15在遼寧艦首次完美著艦,中國戰機實現了從陸地向海洋的跨越。
二、入列海軍
2013年12月,殲-15正式入列海軍航空兵。
三、天安門首閱
2015年9月3日,殲-15飛過天安門接受檢閱,這是中國閱兵史上第一次有艦載機受閱梯隊。
四、第一次飛翔在西太平洋
2016年12月,殲-15隨遼寧艦航母編隊赴西太平洋海域開展遠海訓練,中國艦載戰斗機第一次飛翔在西太平洋。
五、縱橫四海
2017年1月2日,殲-15第一次伴隨遼寧艦抵達南海海域。殲-15實現了在黃海、渤海、東海、南海四大海域起降演練。
六、亮相香港
2017年7月,殲-15與遼寧艦赴港。
七、閃耀南海
2018年4月,南海海域海上閱兵,殲-15編隊飛過艦隊上空。
八、重裝受閱
2019年10月1日,在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閱兵儀式上,殲-15再次亮相,“請祖國和人民檢閱”。
九、戰力升級
2020年7月,殲-15首秀夜間伙伴加油。
十、亮劍大洋
2022年9月,在西太平洋某海域開展訓練的海軍遼寧艦航母編隊發現一批不明空情目標向編隊高速近飛。數架殲-15直撲目標空域,編隊各屬艦構建嚴密攻防體系。
- 十年磨一劍!中國“飛鯊”高飛遠航_天天熱2022-11-26
- 新華全媒+丨我在高原種火龍果——新農人白2022-11-26
- 救人×12,這個民警太牛了!:全球信息2022-11-26
- 今熱點:青島遼陽路快速路項目大橋施工忙2022-11-26
- 山東頭一加油站關門 市民加油別空跑:當前2022-11-26
- 神秘人“順其自然”24次匿名捐款 總額超142022-11-26
- 當前資訊!聯合國秘書長:讓暴力侵害婦女和2022-11-26
- 青島地質院地質環境監測站組織召開“三為”2022-11-26
- 廣東發布兩項電動自行車行業標準-世界熱點2022-11-26
- 全球熱頭條丨廣州防疫工作者將可免費獲得共2022-11-26
- 踐行公益職能 守護綠水青山 —青島地質院2022-11-26
- 市北區新增2名核酸檢測陽性人員行程軌跡風2022-11-26
- 天天熱消息:廣東工業大學師生原創大型情景2022-11-26
- 環球看熱訊:2022粵港澳大灣區全球招商大會2022-11-26
- 喜訊:青島地質院獲批建設“青島市地下水資2022-11-26
- 智慧醫療新品亮相第86屆CMEF醫博會2022-11-26
- 鋒評|要拒絕的是“病毒” 不是“人”:2022-11-26
- 全球信息:生活中的難題,或許可以從這里面2022-11-26
- 寒潮+雨雪+大風!鄭州發布災害風險預警提示2022-11-26
- 全球快訊:全國秋糧收獲超98% 今年冬小麥播2022-11-26
- 【熱聞】又是他!救人×12!網友:太牛了2022-11-26
- 今日最新!沙漠里的生命方舟2022-11-26
- 東西問丨意大利漢學家畢羅:《蘭亭集序》為2022-11-26
- 日媒:在這些高科技領域,中企“存在感”增2022-11-26
- 卡塔爾世界杯·觀察|鋒線“平民化”的荷蘭2022-11-26
- 熱推薦:伊朗主帥奎羅斯:下輪踢美國是一生2022-11-26
- 全球最新:保衛蔬菜!大象幫匯總河南18地市2022-11-26
- 具備垂直回收能力!新型綠色環保大推力火箭2022-11-26
- 【天天報資訊】花4千余元救治被棄貓咪,救2022-11-26
- 年繳納上限12000元 個人養老金制度在青島2022-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