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最潮中國范兒丨小小油紙傘 帶來大發展
- 央視新聞客戶端
- 2023-01-03 17:34:39
最近一段時間,漢服、馬面裙這些我國的傳統服飾頻頻出圈,竹編、榫卯、印染這樣的傳統手工藝也是火遍海內外各大視頻網站。相關數據顯示,傳統中國工藝正在受到80、90以及00后的追捧,成為重要的“社交符號”;同時,傳統工藝也在走向年輕化、創新化、實用化。今天(3日)來聚焦其中人氣很高的油紙傘,一把古老的油紙傘,究竟有什么魅力,讓今天的人們對它情有獨鐘呢?一起去油紙傘的故鄉之一、浙江杭州余杭區一探究竟。
油紙傘頻頻出圈
(資料圖)
新年里,杭州市余杭區的瓶窯老街熱鬧非常,很多游客都奔著余杭紙傘而來。五顏六色的紙傘是老街上最顯眼的裝飾。年輕女孩子穿著漢服拍照,手里還不忘撐起剛買的余杭油紙傘。
游客:可以找老板定制一把傘,配上我們漢服的配色,我覺得應該是蠻搭的。配合過年的時間,拍一個自己的寫真到時候發出來,還是蠻開心的。
眼下,這些古色古香的油紙傘不僅在國內熱銷,還接到了國外訂單。
余杭紙傘制作技藝傳承人 劉偉學:很多地方過年都需要紅傘,包括結婚的時候也用到很多紅傘。國外的買家也有,而且會帶到國外去送給他們的朋友。傘的繁體(傘)里有很多個人組成,紙傘有多子多孫的意思;傘面是圓的,寓意著美滿圓滿。
余杭的油紙傘,從清朝開始就遠近聞名。而現在,對于游客來說,到了余杭,除了逛逛老街買把油紙傘,還要打卡這個“圖書館”。在這里,有很多運用了油紙傘等傳統工藝制作的現代家具。
融設計圖書館創始人、設計總監 張雷:中國手工藝不光是它的工藝,重要的是造物方法,是當代設計師應該吸取的營養。
這盞燈叫作“落”,它的造型設計就來自于打開的余杭紙傘;
這把椅子叫作“飄”,用油紙傘的“濕糊”工藝制作而成。
余杭油紙傘的魅力在這里延伸,特別是其中的傳統技藝引發了現代設計師的濃厚興趣。
融設計圖書館創始人、設計總監 克里斯:在中國每種文化都很特別,因為使用的都是當地的材料,在這里您可以看到自然和人類生存的基本原理。
在很多當代的設計師看來,油紙傘的手工藝是當地文化的體現。一把漂亮的油紙傘,傘柄是長在山里的竹子;傘面是當地特產桃花紙,借用大自然的力量就可以手工制作而成,既實用又美觀。
親手做一把油紙傘
傳統工藝火了,油紙傘同樣成為潮品。油紙傘傘面像絲綢一樣有光澤,不僅漂亮,還很結實耐用。制作這樣一把傘,又有哪些門道?用了上百年的油紙傘工藝又是如何用在現代設計品上的?
為了對紙傘有更深入的了解,記者決定跟著師傅們一起動手,做一把油紙傘。
做傘的第一步就是要上山尋找合適的竹子。好不容易找到了合適的竹子,老師傅告訴我們,制傘工序一共七十二道,我們才剛剛開始。
鋸竹、刮青、平頭,還有最考驗手工的技術——劈骨。劈骨的關鍵在于均勻、筆直、只能有一個竹節。這樣一根直徑13厘米、長度半米左右的竹筒,要被劈成60根傘骨,太粗、太細都不行,而且盡量要做到根根筆直。
余杭紙傘制作技藝傳承人 劉偉學:我們余杭紙傘有文獻記載的時候,就是以堅固耐用而著稱,骨子里很剛強,傘骨非常有韌性,它會有一個彈升的過程,看上去很柔美,其實是非常堅固。
油紙傘的魅力還不僅限于此。經過6天精心打磨,選好的竹子經過一系列工序,已經被做成了可以收縮的傘骨架,下面的工作就是“濕糊”了。這是制作紙傘中最重要的工序:用膠水將桑皮、山皮等韌皮纖維為原料制成的整張皮紙濕透后,一層一層糊在傘骨上。
對于記者這樣的新手來說,在傘面上貼上濕濕的一層薄紙就已經很困難了,還要做到平整、服帖。而在這基礎上,還必須注意紙張和竹子的粘合,各處的膠水也要注意厚薄均勻,不然也會影響紙傘的最后成型。
完成了濕糊技藝,我們的油紙傘也快要成型了,現在要開始最后一步:上桐油。油多了會產生油斑;油少了,遇上大風大雨,傘面就有被擊穿的可能。
總臺記者 焉然:經過多道復雜的工序,我們余杭紙傘總算是做好了!真的是太難了!
小小油紙傘 帶動大發展
現如今,油紙傘技藝不僅用在了很多現代工藝品上,還走進了故宮博物院、米蘭設計周。以油紙傘出名的余杭,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來到這里。
余杭油紙傘知名度越來越高,不少余杭當地人也加入紙傘制作中來。油紙傘火了,也讓很多人喜歡上了傳統手工藝,在余杭區青山村,周圍的村民正在圖書館里做著手藝活。
除了本地的手藝人,余杭青山村還吸引了很多世界各地的設計師、藝術家以及其他領域的人士,他們將在這里了解到的傳統工藝和材質,運用在了自己的創作中。
瑞典設計師 Jean-Philippe Bonzon:我認為杭州青山村的設計師團隊真了不起,他們把所有的設計師聚集在一起。
丹麥平面設計師 Sofie Holm Larsen:我制作了一個臺歷,大膽采用中國的裝飾圖案作為視覺語言。
意大利心理治療師 Anna Sophie:回到意大利后,我繼續研究這些材料,它們有很多不同的特質和用途。
僅僅是余杭的青山村,現在就有70位中外設計師和創業青年在這里工作、生活。他們感受著中國古老的手工技藝,也在這里留下了自己的“作品”。
他們的設計也讓青山村年輕了起來,由廢棄建筑改造的圖書館、趣味創意的公共設施,野外拓展基地等相繼呈現;這些網紅打卡地每年都吸引著數萬名訪客到訪。
過去的余杭因油紙傘而著名。現如今,古今中外文化、手工藝與時尚在這里碰撞出特別的火花。
指尖上的中國絕技驚艷“出圈”
小小的油紙傘帶來鄉村的大變化。而這僅僅是越來越多我國工藝受到追捧的一個縮影,還有很多重新“出圈”的傳統工藝就在身邊:
感受手工藝傳統之韻
與世界共享中國之美
傳統工藝中蘊含著無可計量的中華民族文化價值觀念、思想智慧、理論傳承和實踐經驗?;赝腥A民族5000多年悠久的文明歷史,不僅創造出海量文化藝術精品,也形成了獨樹一幟的文化精神和審美趣味。從傳世的工藝中,汲取營養、獲得啟迪,為現代手工制作注入了創作靈感和文化養分。讓傳統工藝及創新產品飛入尋常百姓家,為公眾提供了更多領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魅力的機會;讓中國工藝更加風靡海外,在看似純粹平凡的手工中,傳播中國文化,講好中國故事,讓世界感知中國之美。
(總臺央視記者 張勤 王琰 朱江 朱慧容 雨棣 張博 張藝瑾 朱城輝 高珧 焉然 劉屹 陳夢豪 蘇州臺)
- 【獨家】最潮中國范兒丨小小油紙傘 帶來大2023-01-03
- 河北唐山港:新年裝卸忙 力爭開門紅:今日2023-01-03
- 通訊!元旦假期全國交通出行平穩有序 客流2023-01-03
- 今日熱門!趕海魅力大,安全不能忘!老太趕2023-01-03
- 驕傲!青島兩案例入選國家商標品牌建設優秀2023-01-03
- 騙取他人證件非法入境!一男子被青島邊檢機2023-01-03
- 臘月大集人氣旺2023-01-03
- 亞太地區是什么意思?亞太地區包括多少國家2023-01-03
- 天天微頭條丨逐夢路上·我們的奮斗|巫曉曦2023-01-03
- 全球微速訊:登陸月背4周年!“嫦娥家族”2023-01-03
- 每日速看!金正恩攜女兒視察可載核彈頭導彈2023-01-03
- “兩減免四支持” 青海實施32條措施為“一2023-01-03
- 頭條:沈陽社區民警:把老百姓當做家人 把2023-01-03
- 偷偷提前回家的00后,笑成表情包的爸爸|熱門2023-01-03
- 精彩看點:愛寫詩的環衛工黃阿姨,你真棒~2023-01-03
- 手藝,讓生活更美好(逐夢)2023-01-03
- 這群孩子比正常孩子更加脆弱,他們能依靠的2023-01-03
- 助力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康復,市南區人民醫院2023-01-03
- 青島藍谷兩家國企獲大公國際AA+主體信用評2023-01-03
- 天天視點!紅眼睛怪鳥被貓偷襲受傷折翼!原2023-01-03
- 杭州入境人員也發現XBB!官方回應2023-01-03
- 今日視點:提醒!2023國考今天開始打印準考2023-01-03
- 焦點要聞:國家統計局:今年將繼續開展勞動2023-01-03
- 每日頭條!蒙脫石散、諾氟沙星突然爆火,醫2023-01-03
- 復方感冒藥里到底有哪些“方”?切莫吃重了2023-01-03
- 外交部:部分國家采取僅針對中國的入境限制2023-01-03
- “從醫30多年,這種情形從來沒有過!”浙大2023-01-03
- 今日熱議:國家藥監局:13個新冠病毒感染對2023-01-03
- 每日快報!樊振東、孫穎莎領跑國際乒聯20232023-01-03
- 全球滾動:誰將接任秦剛成為下一任駐美大使2023-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