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對德國經濟來說,沒有中國可不行_天天短訊
- 環球時報
- 2023-01-09 15:30:27
(資料圖)
德國《施瓦本日報》1月6日文章,原題:沒有中國可不行 對于德國經濟來說,中國是最重要的市場、原材料來源地和供應商之一。但俄烏沖突爆發后,長期以來的確定性已經動搖。例如,在(去年)11月中旬于新加坡舉行的一次會議上,德國經濟界討論了如何減少對華依賴并與其他國家加強貿易關系。德國工商大會(DIHK)總干事馬丁·萬斯萊本分析說,一方面,自俄烏沖突以來,信任減退。另一方面,這也是受中國疫情防控政策的影響。
但大多數企業家表示,完全脫離中國是不現實的。例如機械工程、電氣工程以及化學和汽車等行業尤其如此。以巴斯夫為例,中國是全球最重要的銷售市場。這家世界最大的化工企業正在中國建設一個耗資百億歐元的新生產基地。德國汽車業也依賴中國。戴姆勒和寶馬1/3的銷售額來自那里,大眾這一比例甚至達到2/5。同時,有德國汽車制造商甚至宣布,部分電動汽車將只在中國生產,并從中國出口到歐洲。戴姆勒希望將新Smart車型的生產轉移到中國并與合作伙伴吉利一同研發。寶馬的Mini電動車型將不再在英國生產,而將遷到中國。
德意志銀行分析師埃里克·海曼表示,除規模經濟外,另一個主要原因是電池和原材料容易獲取。正是在這些方面,德企強烈依賴中國。萬斯萊本表示,這些公司以不同的方式應對新挑戰。一些公司現已停止向中國出口,嘗試在中國進行本地化生產。“也有公司說‘我們要離開中國,對我們來說太不確定了’。”萬斯萊本說,另一種選擇是使生產多樣化。
如果認為包括德國在內的西方經濟和中國經濟可以完全獨立存在,那就太天真了,萬斯萊本說:“沒有中國就沒有世界,沒有我們不依賴中國的世界,反之,中國也依賴我們。”畢竟,中國30%的商品和服務出口到歐洲和美國。德國經濟研究所去年8月一項研究顯示,僅在德國,就有100萬個工作崗位直接依賴對華出口。(作者布里吉特·朔爾特斯,青木譯)
- 德媒:對德國經濟來說,沒有中國可不行_天2023-01-09
- 專訪:中國調整防疫政策將更加有效應對疫情2023-01-09
- 實施“乙類乙管”首日,全國首批入境旅客順2023-01-09
- 青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突擊檢查火鍋店 守護2023-01-09
- 中國氣象局發布2022年全國天氣氣候盤點:降2023-01-09
- 世界消息!香港與內地高鐵將在1月15日前復運2023-01-09
- 外交部部長秦剛將訪問非洲2023-01-09
- 新年好狀態,lululemon新春燈籠裝置點亮深2023-01-09
- 廣東特色硬核年貨!加應子年年受寵!2023-01-09
- 多省份公布“乙類乙管”后新冠治療費用醫保2023-01-09
- 天天新動態:馬云不再實控螞蟻集團,釋放什2023-01-09
- 奈雪的茶2022年門店破千,品牌調整順應新國2023-01-09
- 北京市管企業碳達峰行動方案出臺!將持續淘2023-01-09
- 青島好人丨男子倒地不起四肢抽搐 危急時刻2023-01-09
- 環球今日訊!9對新人共赴市南區最美婚姻登2023-01-09
- 高新區藍貝創新園做響“藍貝”品牌文化 賦2023-01-09
- 我為群眾辦實事丨市北社區試點“12345黨建+2023-01-09
- 創文明典范城市丨市北文明創建功夫用在平時2023-01-09
- 焦點快報!標普:航空 消費行業2023年下半2023-01-09
- 【世界時快訊】新冠藥品醫保目錄公布 阿茲2023-01-09
- 代表委員風采 | 姚敏蓉:為人民健康出份力2023-01-09
- 世界新資訊:國家移民管理局:超3200個出入2023-01-09
- 政協委員報到 福建開啟“兩會”時間2023-01-09
- 【世界聚看點】鄭州深夜多車連撞,轎車副駕2023-01-09
- 世界觀天下!黃天恒:國際金價反彈趨勢不變2023-01-09
- 新冠病毒感染“乙類乙管”落地福建首日見聞2023-01-09
- 1月下旬阿茲夫定片可日產近150萬人份 基本2023-01-09
- 鄭金泉:積極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2023-01-09
- 賈躍亭再登“老賴榜”,未履行總金額超87億2023-01-09
- 利好政策漸次落地 多地房貸利率繼續下行2023-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