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熱點!【寫意中國探尋漢字起源】視頻|從青銅器“宅茲中國”銘文,看“中國”的最早出處
- 光明網
- 2023-02-21 09:34:11
【“了不起的中國漢文字”系列——詞語“中國”】
泱泱中華,萬古江河。探古追昔,何以中國?
(相關資料圖)
“中國”一詞,你知道是從何而來的嗎?在幾千年前的西周時期,它已然出現。
在中國文字博物館內,展出了三個特別的詞匯,分別是“中國”“河南”“安陽”。
據中國文字博物館講解員介紹,隨著古文字文化受到社會的關注增加,越來越多的觀眾想要走近并了解數千年前的甲骨文。
中國文字博物館立足自身定位,響應廣大參觀者提議,選取了上述六個字,用以單獨闡釋陳列。其中,“中國”一詞取自于青銅器何尊銘文“宅茲中國”,而河南安陽這四個字的字形則來自于甲骨文。
1963年,現存于中國寶雞青銅器博物院的青銅器何尊被發現。當考古學家除去器物上覆蓋的銅銹時,在其內底122個字的銘文中發現了“宅茲中國”四個字,這無異于在方寸之間看到了一個埋藏千年的謎底,這是關于“中國”最早的文字記載。
何尊銘文,記述了文王受命、武王滅商、成王遷都等西周時期的重大政治事件,這與《尚書》之《洛誥》《召誥》中的記載相吻合,從而證實了歷史文獻的真實性,為西周歷史的研究和青銅器的斷代,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銘文還提到周武王滅商后告祭于天,周成王遷都于洛邑作為天下的中心,即“宅茲中國”的功績。
我國著名古文字學家于省吾先生在《釋中國》一文中論證,“中國”一詞至遲出現在西周初年,目前所見到最早的證據,就是何尊內底所鑄的銘文“余其宅茲中國”。這是“中國”二字,首次以詞組的形式出現。
那么,何尊里的“中國”為何意呢?
講解員介紹,“中”為象形字,其像旗桿上下有飄帶的旌旗。在甲骨卜辭中有旌旗、中間等義,指一定范圍內居中的位置。而“或”是“國”的本字,屬會意字,始建于西周金文,表示以武器守衛疆域領土之義。
何尊上的銘文“余其宅茲中國”,大意為:我要住在天下的中央地區。
三千多年前,一抔黃土封住了一件青銅器的光芒,而“中國”這個根植于華夏兒女心中的字符,卻不僅只被鐫刻于方寸之間,還隨歷史文脈不斷流淌,永葆生機。
- 環球熱點!【寫意中國探尋漢字起源】視頻|2023-02-21
- 環球資訊:微視頻|春回大地2023-02-21
- 世界熱消息:【開好局 起好步】各地優化營2023-02-21
- 這就是信心|按下快進鍵,線下會展重新熱起2023-02-21
- 游客多了、笑臉多了、旅拍計劃排到年底……2023-02-21
- 家“門口”簽收 快遞卻丟了?記者調查快遞2023-02-21
- 天天觀點:“電媒捕鳥”涉嫌違法 專家提醒2023-02-21
- 教育部:高等學校實驗室使用重要危險源要先2023-02-21
- 二月二“龍抬頭”,這個“龍”從何而來?2023-02-21
- 2022年下半年(12月)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2023-02-21
- 什么是健康管理?健康包括哪些要素?2023-02-21
- 春節過后照顧“一老一小”成為剛需 北京家2023-02-21
- 世界實時:龍之谷覺醒手冊_龍之谷覺醒2023-02-21
- 象棋有多少個棋子?象棋中哪個棋子最危險?2023-02-21
- 集美大學是幾本?集美大學是公辦還是民辦?2023-02-21
- 蹦極失重感強嗎?蹦極要簽生死協議嗎?2023-02-21
- 個人坐飛機帶多少行李?取行李一般要多久?2023-02-21
- 全球熱訊:揚州樓市政策調整 取消二手房限售2023-02-21
- "提前還貸"預約難明顯緩解 仍需等待兩個多2023-02-21
- 全球快資訊:中信證券:預計日本YCC的退出2023-02-21
- 國乒隊“直通”走入第18個年頭 馬龍一直在2023-02-21
- 世界熱文:生態環境部:1月份全國空氣質量2023-02-21
- 2022年廣州海關累計進口高新技術產品903.5億元2023-02-21
- 人間煙火 熱氣騰騰!中國最大廟會“表情包2023-02-21
- 公務員省考招錄有變化:10省份放寬35歲年齡2023-02-21
- 全球熱訊:冷空氣來襲!鄭州本周三或有雨夾2023-02-21
- 【焦點熱聞】一克商評|電商發展到今天拼的2023-02-21
- 上市公司業績折射經濟韌性2023-02-21
- 創意海報|二月二,龍抬頭,青島揚起“強龍2023-02-21
- 即墨區培訓到位,推進食品安全責任落實到位2023-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