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溉新模式、無人機監測……科技助力春季生產 麥田管理更精細 今日要聞
- 央視新聞客戶端
- 2023-03-23 05:34:32
(資料圖片)
當前,地溫回升,正是小麥田間管理和產量形成的關鍵時期。河北省邢臺市寧晉縣是產糧大縣,糧食播種面積常年保持在190萬畝左右,糧食產量多年穩定在90萬噸以上。現在,寧晉縣農技人員充分利用北斗衛星、無人駕駛農機和田間氣象站等科技手段,幫助農民做好小麥春季管理,為糧食的豐產豐收打下堅實基礎。
總臺記者 王帥南:寧晉縣的糧食產業示范基地,核心區種有成方連片的小麥1500畝。在麥田里,這些綠油油的麥苗已有二十多厘米高,長勢良好。
這里種植的是河北省農科院最新審定的新品種,這個品種的小麥,具有良好的抗旱節水性和較強的增產潛力,而且抗倒伏、抗病蟲害。
種子好,還要種得好。整片麥田十分規整,因為在播種的時候,就利用了北斗導航定位,播種的行距和籽粒間距都比傳統播種均勻,有利于增產增收。
眼下,正是小麥澆灌返青水的關鍵階段,田地里不是采用傳統的大水漫灌,而是自動化自走式的電動平移式淋灌機。淋灌機臂長百米左右,可以橫跨麥田進行淋灌,一共70多個噴頭,噴出的水十分勻稱,比傳統大水漫灌的方式節水60%。 除此之外,在這里還有淺埋滴灌、深埋滴灌等節水灌溉新模式。
在另一塊麥田的空中,不時有無人機飛過。無人機搭載的多光譜相機,可以監測小麥苗情,根據苗情和土壤墑情的監測結果,更加精準高效地進行水肥一體化管理,達到節水節肥增產增效。
在地頭還有很多氣象設施,田間小氣候觀測站主要作用是測量溫度、濕度、光合利用率等環境參數,為農田施肥、澆水等田間管理提供數據參考。觀測站的數據可實時傳輸到智能控制中心,通過多光譜遙感及遍布全縣的204座檢測網點實時監測,幫助全縣100多名農業科技專員科學決策,精準指導農民生產。這些數據還可以同步到手機App上,農技人員、農民朋友可以實時查看,土地什么時候該施肥澆水,相比于傳統的種田模式,更精準、更直觀,可以說是妥妥的“田地保姆”。
關鍵詞:
- 灌溉新模式、無人機監測……科技助力春季生2023-03-23
- 我國今年首個核電機組開工建設 單臺機組年2023-03-23
- 珠海橫琴率先實現數字人民幣境外繳稅2023-03-23
- 首屆廣東省森林公安無人駕駛航空器大比武在2023-03-23
- 御龍小說網_遇龍小說2023-03-23
- 外交部駁斥美稱中方立場難言公正,中方沒向2023-03-22
- 新華全媒+|“中國綠色硅谷”拼出“開門紅2023-03-22
- 鄭州市:全面實施“期貨+”戰略,打造期貨2023-03-22
- 全球百事通!前兩個月出口總值創新高 展現2023-03-22
- 《名偵探學院6》收官:希望為觀眾提供更多2023-03-22
- 【天天熱聞】34歲女子未婚備孕二胎:不婚生2023-03-22
- 環球簡訊:小學“靈魂舞者”跳課桌操 確認2023-03-22
- 桃浦“景泰府”首發 金茂譜寫城市人居2023-03-22
- 今日辟謠(2023年3月22日)|當前獨家2023-03-22
- 【地評線】南海時評:旅游消費強勢復蘇 流2023-03-22
- 調查:高通脹加劇美國人醫療負擔 超七成人2023-03-22
- 微速訊:市民遭“天降”橫禍 小區物業和542023-03-22
- 多地推出生育補貼發放形式多樣,專家:綜合2023-03-22
- 女子刷短視頻刷到“發財”機會,一步步掉入2023-03-22
- 消費者投訴山姆壽司致上吐下瀉要求三倍賠償2023-03-22
- 三平方米衛生間補漏要價八千實付三千,完工2023-03-22
- 北方再迎大范圍沙塵:今春緣何風沙多?2023-03-22
- 巴西瓦加斯基金會大學國際金融學副教授夏華2023-03-22
- 全球看熱訊:橫琴實現數字人民幣跨境繳稅2023-03-22
- 熱議:遠洋集團:預計2022年度凈虧損約1502023-03-22
- 關注行業利差損風險,監管喊了20多家壽險公2023-03-22
- 環球焦點!央行:2022年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2023-03-22
- 前沿熱點:福建省內貿集裝箱吞吐量實現大幅2023-03-22
- 第二十三屆投洽會亮點搶“鮮”看|獨家焦點2023-03-22
- 又添“國字號”生態名片 福建這三地為何如2023-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