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全媒+|守護“固體水庫”,這支牧民冰川監測隊15年來從未停下腳步|快看點
- 新華網
- 2023-03-27 12:45:11
新華社西寧3月26日電(記者陳杰)推開旦增達杰的家門向外望去,最先映入眼簾的是阿尼瑪卿雪山的哈龍冰川。大約30年前,這條冰川一直延伸到了當地牧民的定居點。
旦增達杰所在的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瑪沁縣雪山鄉陰柯河村,平均海拔4200米。其背靠的阿尼瑪卿雪山是黃河源區最大的雪山,共有40多條冰川。冰川被稱為“固體水庫”,是青藏高原重要的生態要素,對河川徑流起著重要的補充、調節作用。
(資料圖片)
這是3月8日拍攝的阿尼瑪卿雪山的一處冰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陳杰 攝
受全球氣候變暖影響,青藏高原的冰川出現消融。“小時候,家門口的一條河流在夏天能沒過膝蓋,現在這條河已經消失了。”今年36歲的旦增達杰說,看著雪山一點點消融,大家覺得應該做點什么。
2008年,在牧民昂保加倡議下,當地幾個牧民自發組成冰川監測隊。起初,大家只是依靠肉眼觀察冰川退縮的距離。
在不斷摸索中,昂保加等人發現,冰川大約在5月中旬開始融化,而10月氣溫下降,融化也隨之停止。于是,隊員們約定在每年的5月15日和10月15日測量冰川。只要約定的日子到了,大家默契地到山腳下集合,在昂保加帶領下完成附近3處冰川的監測。
這是冰川監測隊2020年在冰川下做過標記的一塊石頭。(受訪者供圖)
離旦增達杰家最近的哈龍冰川,海拔接近5000米,即使對適應高海拔環境的當地人來說,也要步行40分鐘才能到達。
前往冰川的路,常常風雪交加、一路荊棘。“即使有人摔倒受傷,簡單包扎后,也要繼續往前走。”旦增達杰說。
到達監測點后,年長的隊員負責記錄,旦增達杰等年輕人則要跑到冰舌末端,拉著卷尺測量距離。由于缺乏專業的知識和設備,監測隊憑經驗,以附近不易移動的石頭為參照物,用油漆在石頭上記錄測量日期和退縮距離。
3月8日,冰川監測隊在冰面上行走,準備對冰川開展監測。新華社記者 陳杰 攝
今年3月,中科院西北研究院唐古拉冰凍圈與環境觀測研究站站長何曉波來到阿尼瑪卿雪山考察。在冰川腳下,他現場指導牧民開展定時、定點、定向的精準監測。
“監測是保護冰川的基礎工作,有了過去15年的監測數據,我們能更好了解冰川與氣候變化的關系,進而分析冰川演變過程。”何曉波說,未來他的團隊將通過建模恢復原始監測資料,為冰川研究和地質災害防治提供數據支撐。
得知監測隊積累的數據能夠用于科研,旦增達杰說:“我們生活在雪山腳下、黃河源頭,這些年的堅持也算為生態保護做了一些工作。”
關鍵詞:
- 新華全媒+|守護“固體水庫”,這支牧民冰2023-03-27
- “所見即所得”“交房即拿證” 多措并舉滿2023-03-27
- “村BA”冠軍爭奪戰因降雨推遲至3月27日142023-03-27
- 男孩向老師豎中指被罰豎一天,姑姑:教育過2023-03-27
- 環球今熱點:新冠病毒或能改變人體細胞基因2023-03-27
- “95后”夫妻擺攤日入9000元!網友質疑讓查2023-03-27
- 阿不都沙拉木榮膺全明星賽MVP,大學生球員2023-03-27
- 今日看點:25億噸之后,大慶還有多少油?2023-03-27
- 天津北科建水岸華府被投訴延期交付-天天快2023-03-27
- 花生“保險+期貨”為農民筑起“防護網”2023-03-27
- 【全球熱聞】陜西順馳建工施工不規范被處罰2023-03-27
- 兩市周線放量 雙創指數有望繼續上行|就市2023-03-27
- 和美鄉村迎盛會2023-03-27
- 【環球報資訊】校園招聘助就業2023-03-27
- 我國第一座深遠海浮式風電平臺啟航2023-03-27
- 全國春播開局良好 播種面積超5500萬畝 最2023-03-27
- 挖掘產業優勢 推進鄉村振興(經濟聚焦)2023-03-27
- 青島稅務優化服務 推進社保費征繳工作服務2023-03-27
- 青島稅力量賦能“強芯” 推動機器人產業蓬2023-03-27
- 精準高效 市立醫院神經眼科多學科協作助力2023-03-27
- 青島稅務:稅惠“春風”送暖 助力旅游產業2023-03-27
- 提振行業信心 全國工商聯醫藥業商會年度峰2023-03-27
- 全球快報:海口發布冰雹橙色預警和雷雨大風2023-03-27
- “韋神”出題,初二學生給出標準答案!|當2023-03-27
- 江蘇淮安:未滿14周歲懷孕,就診時醫院系統2023-03-27
- 東方快評丨讓文明低碳祭掃成為清明新風尚-2023-03-27
- 1顆心為沵等候﹌_18渡2023-03-27
- 和玉資本曾玉:ESG標準尚待進一步細化和明晰2023-03-27
- 你是個“網絡流浪漢”嗎? 焦點速讀2023-03-27
- 天天頭條:最新!河南省社區教育實驗區和示2023-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