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訪職場新人認為高校要加強職業規劃和社交技能培訓
- 中國青年網
- 2023-05-24 08:33:12
畢業季,許多初入社會的畢業生,會面對諸多“第一次”,租房、上班、與同事交往……很多人會感到一些“不適應”。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1334名職場新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初入社會,57.9%的受訪職場新人感覺在學校所學與實際工作需求不匹配,71.7%的受訪職場新人期待用人單位加強職前培訓。
(相關資料圖)
受訪的職場新人中,即將入職的占30.2%,已入職的占69.8%。
57.9%受訪職場新人感到所學與工作需求不匹配
即將入職上海某金融公司的舒彭感覺,初入社會,很多畢業生還擺脫不了學生思維,習慣什么事情都有別人負責。但是在社會上,大家都要對自己的事情負責,出了問題也要想辦法盡快解決,“要成為一個能扛事的人。我覺得這是在學生時代很少鍛煉到的一個點”。
大學生初入社會容易遇到哪些難題?調查中,57.9%的受訪職場新人感覺在學校所學與實際工作需求不匹配,工作壓力大,52.1%的受訪職場新人覺得職場人際關系復雜,不適應,50.1%的受訪職場新人發現新的社交圈難建立。
在北京出版行業工作的楊敏惠回想起自己剛畢業時,很多事情都一團亂麻,因此吃了很多虧。“我的自理能力比較差,在學校的時候一切都有人安排。工作以后,在租房、吃飯、交友等方面都遇到了很多難題。”
在重慶建筑行業從事人力資源工作的張雨欣認為,剛入職的新人一個最大的問題是,做不好從“我是學生”到“我是員工”的身份轉換。“學生交了作業,老師可能會提意見讓拿回來繼續修改。但作為員工,工作結果拿出去可能就要直接面對客戶,一旦出了問題,就會給公司帶來損失”。
此外,41.6%的受訪職場新人覺得對社會存在認識偏差,無法很好融入,34.8%的人不適應一個人的生活,27.9%的人在心理上、經濟上難以在短時間內獨立起來,27.7%的人覺得獨居、出行等自我保護意識不夠,27.2%的人感覺租房、消費等容易遭遇陷阱,23.8%的人表示生活自理能力差,照顧不好自己。
“我不會做飯,每天就點外賣吃。房子也沒選好,住在一個光線不好的朝北次臥。好朋友都離京了,自己的社交圈子沒有打開。所以最開始的那幾個月非常壓抑。”楊敏惠說,沒畢業的時候覺得,找到工作離開校園走入社會是一個很自然的過程,但其實需要做非常多的準備。
調查中,大家希望高校加強職業規劃培訓(62.4%)、社交技能培訓(57.0%)、專業技能培訓(54.2%)等方面的指導和支持。接下來還有:預防詐騙培訓(47.2%)、心理健康輔導(46.5%)、安全知識培訓(44.7%)、健康管理知識培訓(28.0%)、生活技能培訓(26.0%)等。
“剛畢業的時候,周圍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有過辦健身卡被坑的經歷。”楊敏惠說,現在的詐騙手法花樣繁多,希望高校在這些方面多給大學生提醒,同時加強對身心健康管理方面的培訓指導。
舒彭希望高校定期組織與職場經驗相關的講座,“以往請的多是功成名就的校友,如果能讓在職場打拼的校友們定期跟同學們分享一下職場經驗,幫助也會很大”。
“有的畢業生都不懂五險一金是什么,也不懂五險一金的比例對他們來說有多重要。”在某科技公司生態運營崗位工作的董羽希望,高校能夠開設相關課程,針對企業的薪資結構和分配比例進行培訓,“不然我們很容易在社會上踩坑”。
71.7%受訪職場新人期待用人單位加強職前培訓
舒彭即將入職的公司有為期一個月的崗前培訓,所有新人會一起上課,學習一些與工作相關的知識和操作技能,還有破冰游戲,讓大家很快熟悉起來。“我們公司還有一個很好的傳統叫‘老帶新’,新人進去后會有專屬教練,手把手地教工作上的事情。以后被分到項目上,也有人負責照顧新來的人,所以對于新工作我不太擔心難以上手。”
幫助大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71.7%的受訪職場新人期待用人單位加強職前培訓,讓大學生盡快適應工作,61.0%的受訪者建議大學生根據崗位要求,短時間內進行業務能力的自我學習,60.6%的受訪者建議培養一兩項健康的興趣愛好,豐富個人生活,57.8%的受訪者建議在校時多參與社會實踐,積累社會經歷,32.5%的受訪者希望家庭給予適當的支持,幫助大學生學會獨立生活。
張雨欣建議初入職場的大學生學會及時自我調整。在學校里,每個人可能都有一個大致的職業規劃,但真正進入社會,可能會發現想干的事并不適合自己,這個時候就要認真想一想,重新調整,找到一個最貼合實際的職業規劃。
楊敏惠認為,家長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自理能力,讓他們學會生活,能夠照顧好自己。高校也要引導學生對社會、對職場有一個正確的認識,避免因為不了解產生較大的心理落差。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楊敏惠、舒彭、董羽為化名)
關鍵詞:
- 受訪職場新人認為高校要加強職業規劃和社交2023-05-24
- 環球實時:新一輪降雨大幕明日揭開 北方氣2023-05-24
- 朦朧詩人的代表人物都有哪些?朦朧詩派的特2023-05-24
- 全球熱門:北京金融法院公布一批涉投資者保2023-05-24
- 甲苯是什么東西?二甲苯聞多了會致癌嗎? 2023-05-24
- 精選!宏信建發:最終IPO發售價4.52港元/股2023-05-24
- 發燒、渾身酸痛、喉嚨干澀、全身乏力……二2023-05-24
- 環球快資訊丨“神十六”就位!快來感受“神2023-05-24
- 全球即時:每月4000元“一對一”給寵物減肥2023-05-24
- 應對“最難入學年”,“挖潛”與“提質”并2023-05-24
- 【天天熱聞】小學生在校內被老師開車撞倒身2023-05-24
- 不得“掐尖”,為擇校熱再降溫_焦點觀察2023-05-24
- 江蘇:企業訂單回升 產業鏈優勢穩步釋放|2023-05-24
- 首套與二套房貸利率差持續擴大2023-05-24
- 豬肉價格為何持續低迷_天天熱資訊2023-05-24
- 每日消息!合武高鐵湖北段建設啟動2023-05-24
- 當前簡訊:瓦里埃爾_關于瓦里埃爾介紹2023-05-24
- 深圳醫保統籌6月底清零?系誤解2023-05-24
- 世界觀點:百度搜不到愛奇藝,后者副總裁回2023-05-24
- 每日熱點:第二波新冠感染高峰會來嗎?專家2023-05-24
- 一連五天都報有雨,河南變江南了?2023-05-24
- 【天天速看料】貨拉拉墜亡案司機提出申訴,2023-05-24
- 環球熱推薦:100封“新時代最美家書”在京2023-05-24
- 我縣大力整治不文明交通行為 當前快訊2023-05-24
- 今日要聞!彈性年期、先租后讓、租讓結合…2023-05-24
- 全球看點:【碧藍航線】生氣的同盟與無痛的2023-05-24
- 五角大樓爆炸?人工智能照片造謠2023-05-24
- 不想讓自己留遺憾!廊坊00后女生畢業直播賺2023-05-24
- 寫給高三即將畢業的你:不要給自己太多壓力2023-05-24
- 多位蘋果用戶收到涉黃短信 千萬別點!|全2023-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