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快資訊丨灣區三分鐘丨大灣區 大工程 大未來
- 央視新聞客戶端
- 2023-06-14 17:45:53
這兩天,不少灣區人的朋友圈都被這樣一座超級工程的最新進展刷屏了:在經歷了整整5年建設后,深中通道海底隧道最終實現合龍,位于珠江口東西兩岸的深圳和中山在海底實現“牽手”。這座“海底長城”又一次刷新了大灣區海底工程的世界紀錄。
為什么說是“又一次”呢?
(資料圖)
仔細看這張不久前拍攝的衛星圖,橫跨珠江口的大工程不少:從最早的虎門大橋到南沙大橋,再到港珠澳大橋……這些大工程、超級工程一次次讓我們發出驚嘆的同時,也不免讓人疑惑:在這么短的距離里,費這么大的勁兒,建這么多“平行”工程,會是重復勞動嗎?
咱們都知道:要致富,先修路。建造這么難的工程,當然也源于巨大的需求。
比如最早建設的虎門大橋,在很長一段時間里被稱為“全國最堵的高速公路”。通過虎門大橋,珠江兩岸產業聯系更加緊密,在“堵成景觀”的同時,也見證了廣東經濟的騰飛。港珠澳大橋就更不用說了,它讓粵港澳三地首次實現了陸路相連,三地人流、物流、資金流從此更加暢順。
當然,不斷挑戰新難度的大工程背后,還藏著大灣區建設的“大彩蛋”:今年的廣東《政府工作報告》就提到:將建設“環珠江口100公里黃金內灣”。所謂黃金內灣,就囊括了環珠江口興起的多座重要城市、重要區域。
今天,港珠澳大橋、橫琴新口岸等粵港、粵澳間通道已經陸續打通,如何將粵港澳間的互通擴大、轉化為大灣區一體化的大循環?就得把珠江口沿線城市都“拉入”黃金內灣,把發展的著力點向珠江口匯聚,繼續探索高增長值的經濟發展新模式,在大灣區里頭形成“示范”中的“示范”,這正是廣東正在圍繞大灣區建設謀劃的更大棋局。
而城市間如何連接,這些不斷在珠江口穿針引線的超級工程,就成為激發城市間活力的大動脈。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就深中海底隧道合龍的同一天,位于廣東清遠的清花高速也取得突破性進展??此坡撓挡淮?,卻都是廣東交通“頂層設計”的關鍵一步。
到2035年,廣東將建成一萬五千公里高速公路。其中,除了跨越江海的“超級工程”,也有像清花高速這樣強化大灣區對其他地區輻射帶動作用的聯通工程。
從這個角度看,“黃金內灣”、粵港澳大灣區泛起的發展漣漪,勢必深刻地影響括粵東西北在內的廣東整體布局。
跨江跨海大橋“成團出道”,綜合立體交通網絡越織越密,大灣區更加“秀外慧中”。在“橋”得見的大灣區未來里,今天大灣區扎下的每一根橋墩,走的每一步路,都作數。
(總臺記者 劉帆 林麗麗 林銘浩 彭安若 郭翔宇)
關鍵詞:
- 天天快資訊丨灣區三分鐘丨大灣區 大工程 2023-06-14
- 2022年度醫?;痫w行檢查情況公布 醫保基2023-06-14
- 焦點速看:珍稀野生動物頻亮相 我國生態環2023-06-14
- 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進入關鍵階段 多渠道拓2023-06-14
- 速訊:市北區合肥路街道拆違治亂“零容忍”2023-06-14
- “紅色沂蒙·時尚臨沂”青島推介 開啟“山2023-06-14
- 活力山&海 精彩i嶗山 第33屆青島國際2023-06-14
- 全球最新:立足體育惠民 青島構建更高水平2023-06-14
- 首個“青島市職業技能社區學院” 揭牌儀式2023-06-14
- 直擊2023國際電子商務博覽會現場!SUEZ跨境2023-06-14
- 利息低、無抵押、放款快?這類公司騙你“服2023-06-14
- 網傳“大運會期間全市范圍內在建工程項目要2023-06-14
- 奇瑞回應被強制執行9.5億元:主動履行全部2023-06-14
- 新能源汽車延續產銷快速增長態勢 紅旗品牌2023-06-14
- Graceada Partners在科羅拉多州萊克伍德擴2023-06-14
- 關于購買醬油、食醋的消費提示 世界獨家2023-06-14
- 英山、羅田兩地村民接力尋人,七旬老人送錦2023-06-14
- 剛剛,梅西亮相淘寶直播間!數百萬粉絲涌入2023-06-14
- csgo開箱就顯示連接中怎么回事?csgo開箱顯2023-06-14
- csgo開箱網站是真的可信嗎?csgo官方開箱和2023-06-14
- 當前熱門:入籍國腳艾克森重返中國男足:希2023-06-14
- 河南發布高溫橙色預警!部分地區最高氣溫將2023-06-14
- 日本駐華使館就核污染水舉行記者會,外交部2023-06-14
- 關注:天津一小區發生爆炸后續:相關樓棟安2023-06-14
- 山西公安嚴打農村賭博:刑拘366人,治安拘2023-06-14
- 兩年期英債收益率漲至十五年最高 英國央行2023-06-14
- 每日觀察!存款利率下調后,還可以期待降息2023-06-14
- 環球最資訊丨通脹降溫美股上漲 標普和納指2023-06-14
- 油價再現“過山車”行情 基本面究竟如何?2023-06-14
- 熱評丨進度超八成!顆粒歸倉,穩住糧食安全2023-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