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視訊!兩岸一家親 相向謀未來——第十五屆海峽論壇綜述
- 新華網
- 2023-06-21 08:34:45
“00后”臺青林淮勁首次參加海峽論壇,忙著結識新朋友和獲取政策信息。大學剛畢業的他今年第一次來大陸,開通了微信,目前在廈門落腳,正努力從惠臺政策中尋找就業創業機會。“家人們都說這里市場比較大。”
鳳凰花又開,鷺島再相會。火紅六月,第十五屆海峽論壇如約而至。這是大陸新冠疫情防控平穩轉段后舉辦的規模最大的兩岸民間交流盛會。兩岸新朋老友歡聚一堂,心更近,情更濃,相向謀未來。
疫后交流新局面:越走越近,越走越親
(相關資料圖)
“海峽論壇,我又來了!”臺灣也是行銷有限公司總經理廖鳳彬年年參加海峽論壇。今年,他帶了20多位朋友一起來廈門。“大家基本都來過大陸,也有第一次來的,見面分外親切。”
海峽論壇是深受兩岸民眾認可的“百姓論壇”,始終堅持民間性、草根性、廣泛性的定位和特色。即使近年受到疫情影響和島內人為阻撓,兩岸同胞仍以線上線下方式積極參會。今年更呈現了疫情后交流新局面。
“這兩天現場感受,臺灣來了很多人,大家參會熱情非常高。”親民黨代表黎建南說,海峽論壇影響力越來越大,“臺灣年輕人親眼來這里看一看,會打開一片新天地”。
自創辦以來,海峽論壇累計吸引臺胞約13萬人次,今年又有臺灣各界嘉賓5000余人受邀參會。
青年身影出現在海峽論壇大大小小的活動中。中國國民黨青工總會會長廖怡琇說,近來她每個月都來大陸,“因為兩岸青年不斷開創新平臺,交流很頻繁”。
臺灣短視頻制作者黃少白17日在微信朋友圈曬出佩戴海峽論壇證件的自拍照。這是他第一次參加海峽論壇,也是首次來大陸。“大陸的抖音很厲害,希望來學習一下。”
“我要告訴臺灣青年,你一定要來嘗嘗這里的土筍凍,真的太好吃了!”“90后”臺灣青年陳顥抵達廈門第一晚,就網購了抖音里看過的大陸美食。小時候他曾被父母帶著“登陸”過,此次參加海峽論壇,一口氣說出好幾道大陸美食。
“新媒體平臺正成為兩岸交流新窗口。”在陸臺灣自媒體作家郭雪筠說,大陸許多社交媒體平臺深受臺灣年輕人追捧。“他們通過新媒體平臺了解大陸,也從中尋找實習和工作機會。”
郭雪筠把在北京學習生活的觀察體驗寫成《臺北女孩看大陸》一書。她說:“希望兩岸青年都能互相傾聽真實的聲音,更直接地交流往來。”
兩岸融合新期待:百工百業,欣欣向榮
“兩岸同胞同是一家人,本來就該常來常往,越走越近;本來就該共同合作,共同發展。”臺灣臺東縣縣長饒慶鈴說,海峽論壇是兩岸經貿交流合作最重要的平臺之一,也是促進兩岸民間交流的重要力量。
她在海峽論壇大會上說,過去兩岸深度交流時,臺東縣觀光業興盛,大家都對經濟前景十分看好。“那時,整個臺灣從經濟交流到文化交流,從民間信仰交流到婚姻感情交流,從基層治理探討到青年創業交流,每個領域每個項目都有交流,百工百業欣欣向榮。”
海峽論壇在兩岸間架起“連心橋”,鋪就“惠民路”。15年來,海峽論壇發布139項促進兩岸交流合作的政策措施。本屆海峽論壇繼續圍繞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充分展現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取得的積極成效。
海峽論壇期間舉辦了“建設廈金共同生活圈”論壇,新增舉辦“金馬好物匯”金門馬祖特產專場直播推廣活動。“廈金共同發展是所有金門鄉親的期待。”金門縣副縣長李文良說,金門從兩岸烽火最前線,到兩岸交流最前沿,肩負著兩岸“橋梁”的重要使命,希望廈金加強各方面合作,提升區域合作競爭力。
“我們現在喝的金門酒中就含有大陸水。”談到福建向金門供水工程,馬祖地區前民意代表曹爾忠說,這一融合是任何人無法割舍的。
近年來,大陸方面持續出臺“31條措施”“26條措施”“11條措施”“農林22條措施”等一系列惠臺利民政策。在四川輕化工大學副教授、臺灣教師賴克林看來,這些措施向臺灣同胞釋放了極大善意。
十多年前,賴克林來到大陸創業。如今,他和四川姑娘代延玉已結婚15年,加上一雙兒女,四口之家其樂融融。他說,對臺灣年輕人而言,最重要的是學會創新。“創新最大的舞臺和平臺就在大陸,臺灣青年可以多來大陸試試看。”
一起奮進新征程:乘時乘勢,共享榮光
“最大的感受是,跟著國家政策走,才能下好‘先手棋’。”7年前加入華燦工場的臺青李偉國,見證了這一兩岸創客空間搶抓西部發展機遇,借助粵港澳大灣區東風,在成都、珠海等城市成功落地,超千家企業進駐,其中臺資企業95家。
海峽論壇期間,他和大家分享了好消息:他又成立了自己的公司葳樂科技,將傳統文化理念與當地產業相結合,與大陸青年攜手舉辦豐富多彩的嘉年華活動。“在大陸奮斗沒有‘天花板’。”
廈門市臺商投資企業協會會長韓瑩煥說,從農漁牧業到金融業,大陸各領域廣開門路,臺資臺企可以通過海峽論壇迅速認識祖國大陸,了解大陸投資環境,融入新發展格局。
本屆海峽論壇又釋放不少利好消息。全國臺企聯青委會、廈門市臺協青委會、廈門銀行等6家單位聯合簽署合作宣言,推動落實“臺港澳青年實習實訓工作站”。海峽論壇面向臺灣青年提供1200多個就業崗位、1000多個實習實訓崗位;推動兩岸簽訂鄉村振興、臺青創業、科技、教育、文化、金融行業合作等多項協議。
正在上海交通大學就讀的臺灣學生郁家欣參加海峽論壇后,更堅定了在大陸就業的想法。她說,未來計劃在上海工作,因為大陸市場體量很大,上海又是國際化大都市。“我所學的大數據方向,大陸有新興交叉學科,應用場景和領域很多,相信會有很好的發展前景。”
“在大陸會有更大的機遇。”臺青羅鼎鈞說,很多臺青堅信來大陸打拼的選擇是正確的,“在‘臺胞臺企登陸第一家園’福建,見證和參與兩岸融合發展更是與有榮焉”。
“祖國的發展是臺灣同胞千載難逢的機遇。”44年前從金門回到大陸發展的著名經濟學家林毅夫說,臺灣年輕人來大陸不僅可以成就自己的一番事業,而且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最終實現之時能夠自豪地說,“在民族復興的偉業中,也有我的一份貢獻”。(記者康淼、許雪毅、鄧倩倩)
關鍵詞:
- 全球視訊!兩岸一家親 相向謀未來——第十2023-06-21
- 焦點資訊:水利部數字孿生平臺暨全國水利一2023-06-21
- 觀焦點:中國代表在人權理事會闡述中方在巴2023-06-21
- 夏至里的中國智慧丨古人是如何確定“夏至”2023-06-21
- 員工離職“順走”企業商業秘密獲刑2023-06-21
- 寵物看病比人貴?貓咪骨折花費上萬,專家掛2023-06-21
- 今日熱訊:今日夏至 賽龍舟2023-06-21
- 環球熱推薦:面對高溫“炙烤”,防曬裝備越2023-06-21
- 當前播報:端午夜可賞“飛龍在天”,這條“2023-06-21
- 醫保異地看病怎么報銷?異地就醫門診能報銷2023-06-21
- 全球今日訊!霍啟剛患上“睡眠窒息癥”,你2023-06-21
- 世界快看點丨教育專家:刷題應試已經考不上2023-06-21
- 兒童“小飯桌”,憑啥俘獲了上班族2023-06-21
- 每日視訊:他們主動感染新冠后有了這些重磅2023-06-21
- 武漢一女子稱術后紗布被留體內26天,院方:2023-06-21
- 世界速看:存款利率降了,對我們有哪些影響2023-06-21
- 又一一線城市擬出臺措施!“電驢”不能隨意2023-06-21
- 兩條馬路被“偷走” 嫌犯落網!濟南警方:2023-06-21
- 華為回應向日企收取專利費:合理收費是創新2023-06-21
- 面對高溫“炙烤”,防曬裝備越貴越好?2023-06-21
- 貓骨折了,我“破產”了_天天簡訊2023-06-21
- 環球滾動:中成藥集采今日開標:96家藥企2962023-06-21
- 農業產業數字化轉型專題會在寧舉行,各界共2023-06-21
- 世界今日報丨新征程上當好縣域經濟“領跑者2023-06-21
- 即時看!江蘇省潛在獨角獸企業居全國第二2023-06-21
- 江蘇、奧地利舉辦技術創新合作對接交流會2023-06-21
- 解碼文化自信的城市樣本|洛陽:一城閱盡數2023-06-21
- 四代籃球人見證“村BA”發展變遷 環球快看2023-06-21
- 女足世界杯賽程出爐,7月22日中國隊首場對2023-06-21
- 專家預計二季度GDP同比增速或在7%以上2023-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