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桃產業技術體系石家莊綜合試驗站推廣“果園生草+”種植模式
- 河北日報
- 2022-10-14 08:22:53
國慶期間,在深州市甜源蜜桃基地,果樹種植大戶張少卿忙著進行秋季疏枝抽條。他所在的桃園里,油菜、二月蘭等植被長勢良好,生機盎然。
“這是國家桃產業技術體系石家莊綜合試驗站的科研人員為培肥土壤,增加土壤肥力,讓我們作為綠肥種的。”望著腳下的綠色植被,張少卿告訴記者,按傳統的種植方式,桃園中不能有草,人們“視草為敵,見草就除”,但現在走到桃園中,已經找不到裸露的地面,取而代之的是桃園行間綠油油的植被。
變化,源于國家桃產業技術體系石家莊綜合試驗站在全省示范基地推廣應用的“果園生草+”種植模式。該模式在改良優質品種的同時,還在果樹生長過程中應用果園生草增施有機肥、非化學防控防治病蟲害等一系列綠色生產技術。
河北桃樹產量和面積位居全國第二,桃產業已成為全省許多地方農民增收的產業之一。但近年來水肥藥的過量使用,導致種植成本加大、桃品質下降,成為制約桃產業可持續發展的瓶頸。為減少桃生產過程中化肥農藥使用,近年來,國家桃產業技術體系石家莊綜合試驗站在河北中南部地區近十個縣建立了示范基地,進行新品種新技術試驗和示范,通過推廣桃園生草增施有機肥、非化學防控防治病蟲害等一系列綠色生產技術,改變傳統的種植習慣。
桃園生草是現代化桃園的基本土壤管理制度。國家桃產業技術體系石家莊綜合試驗站站長馬之勝介紹,他們示范和推廣的桃園生草方式主要有兩種——自然生草和人工生草。自然生草的草種類一般5種以上,不留蔓生草、多留開花植物,一般用秸稈還田機每年4至5次進行碎草,到10月份進行一次土壤深翻。人工生草的主要種類有二月蘭、冬油菜等,一年粉碎兩茬,深翻成綠肥使用。在桃園生草的同時,還提倡使用植物性有機肥,比如芝麻餅、發酵大豆等。
多年的試驗顯示,桃園生草有很多好處,一是可以不斷增加土壤有機質,桃園生草是增加土壤有機質最省錢的方法。二是桃園生草可以增加桃園的生物多樣性,更有效地保護天敵,生草的桃園里病蟲害明顯減輕。第三,還可以增加空氣濕度,減少夏季高溫對桃果實的傷害。經過近年來的不斷培訓與宣傳觀摩,許多果農已經接受在果園留草、生草,并進行科學管理。尤其是一些規模發展的新建桃園大都實行了生草制。
“我們的果園通過生草制,土壤有機質明顯增加,果實口感比以前好,香味濃了。”張少卿介紹。
記者了解到,在探索推行“果園生草+”新模式的同時,國家桃產業技術體系石家莊綜合試驗站還注重培育引進優質新品種,近年來,篩選出適宜河北中南部地區種植的桃、油桃、蟠桃、油蟠桃新品種24個,豐富了全省桃品種結構。
為促進良種良法配套,讓河北桃提質增效,國家桃產業技術體系石家莊綜合試驗站十分注重非化學防控在病蟲害防治中的應用,用迷向技術防治梨小食心蟲,在規模大的桃園中已得到廣泛應用。科研人員還加強對病蟲害發生規律的預測和預報,開展“一藥多治”或“一次多治”,減少用藥次數,提高防治效果。目前,他們創建的桃樹現代栽培技術示范園減少了2至3次化學防治,桃園對農藥的依賴性越來越小。
“十一”假期,深州興田果品專業合作社9月底采摘的最后一批成熟的桃子高價售出。“我們合作社的400多畝果園種著早熟、中熟、晚熟的不同新品種,每年從6月中旬就可以采摘,到9月底樹上還有桃子,3個多月的采摘期,讓合作社的桃子能夠實現錯季收獲上市。不僅如此,由于我們采用了‘果園生草+’模式增施有機肥、非化學防控防治病蟲害,幾乎沒有化學用藥,桃子的品質大大提升,有了小時候的味道。”合作社負責人田新爍一邊忙著往客戶外運車上裝桃子,一邊介紹,今年,一畝桃園毛收入在1萬元左右,和傳統種植技術比較,每畝增收2000多元。
不只是深州,如今,在河北中南部桃種植區域,經過國家桃產業技術體系石家莊綜合試驗站示范園的輻射帶動,“果園生草+”種植模式得到廣泛應用,示范和推廣面積已達1.6萬畝,優質品種與綠色生產技術結合,推動了河北中南部地區桃產業提質增效。(趙紅梅)
- 國家桃產業技術體系石家莊綜合試驗站推廣“2022-10-14
- 河北邯鄲完成營造林面積72.9萬多畝 占省2022-10-14
- 好消息!河北省邯鄲市已有33家醫療機構接入2022-10-14
- 河北省滄州市出臺縣域特色產業集群“領跑者2022-10-14
- 2022中國北方(肅寧)電商文化節發布會在肅寧2022-10-14
- 2022年河北省企業技術中心評價結果發布:滄2022-10-14
- 重磅!河北省滄州市出臺發明專利量質齊升行2022-10-14
- 環球報道:“二師兄”攜手菜、蛋上漲 9月CP2022-10-14
- 當前聚焦:中國國家能源局:前9月全社會用2022-10-14
- 【環球快播報】亞太地區單機容量最大風電機2022-10-14
- 當前視訊!險!不到3歲男孩騎車沖向交通高2022-10-14
- 世界速遞!虎山健身新場地2022-10-14
- 【天天新要聞】點亮“大鮑島”2022-10-14
- 環球最新:海邊霧氣朦朧2022-10-14
- 焦點信息:半島聚焦丨摸黑上山,徒手開路…2022-10-14
- 【環球快播報】去年福建省全社會研究與試驗2022-10-13
- 環球新消息丨好消息!福建一歷史文化名村保2022-10-13
- 全球熱議:福建省四家企業入圍2022年全國質2022-10-13
- 【環球報資訊】國家公園建設讓“中華水塔”2022-10-13
- 全球觀察:探訪寧夏石炭井:一片崛起于廢棄2022-10-13
- 【世界新要聞】河北“80后”手藝人用“泥土2022-10-13
- 熱訊:【挑戰365天正能量速寫畫】第317期:2022-10-13
- 【世界快播報】新華全媒+丨10年來我國市場2022-10-13
- 天天觀天下!8月廣州寫字樓成交量環比上升2022-10-13
- 全球最新:2022雇傭關系趨勢報告:超半數職2022-10-13
- 精選!平頂山這十年,化繭成蝶書寫高質量轉2022-10-13
- 世界關注:萊西發布關于做好“退燒、止咳、2022-10-13
- 全球觀察:青島好人丨47年守護青島美麗沙灘2022-10-13
- 每日快播:青島好人丨點贊榜樣力量!2022年2022-10-13
- 天天微速訊:對話Uzi:電競老兵,預備奶爸2022-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