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例鯉科魚類無肌間刺基因編輯新種質在黑龍江水產研究所問世
- 科技日報
- 2022-01-20 14:53:29
鯽魚肉質細嫩、味道鮮美,但因小細刺太多影響食用和加工。如今,一種去除小細刺的鯽魚在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問世!1月14日,由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桂建芳院士、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陳松林院士領銜的專家組,對該所鯉科魚類基因組學創新團隊利用基因編輯技術創制的無肌間刺鯽新種質進行了現場驗收。肌間刺就是那些令人望鯽魚卻步的小細刺,這種無肌間刺鯽魚讓人們吃魚不再有細刺“卡嗓子”的擔憂。經查新,此為世界首例鯉科魚類無肌間刺基因編輯新種質。
早在“十五”期間,黑龍江水產研究所首席科學家孫效文研究員就提出了“肌間刺是影響鯉科魚類品質提升”的重大問題,并于2009年在農業行業專項中設立鯉科魚類肌間刺研究課題,自此魚類肌間刺的難題攻堅行動正式啟動。之后在孫效文研究員指導下,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863”計劃、農業行業專項、院所基本科研業務費等項目資助下,該團隊專業方向帶頭人匡友誼帶領課題組成員開始了漫長的魚類肌間刺發育機制研究。
團隊從肌間刺發育相關的1600多個候選基因中鑒定到1個調控肌間刺發育的關鍵基因,進一步利用建立的無肌間刺鯽基因編輯技術于2019年構建了鯽F0代肌間刺突變群體,2020年獲得F1代無肌間刺鯽突變體,2021年獲得正常發育的無肌間刺鯽F2代可遺傳群體。無肌間刺鯽生長良好,形態發育正常,與正常鯽魚無差異。
專家組認為黑龍江水產研究所在“無肌間刺鯽新種質創制”研究中取得的重要進展,為魚類肌間刺性狀的遺傳改良提供了典范,是鯉科魚類品質改良的重大突破,將有望破解食用大宗淡水魚的“卡嗓子”問題,也會對未來水產品的終端消費形式產生深遠影響。專家組希望團隊繼續開展基礎研究,完善無肌間刺鯽新種質并形成大規模產業化生產,讓吃魚不挑刺真正成為現實。(李麗云)
- 兩部門發布《意見》:要求各部采取針對性舉2022-01-24
- 鄧長昌:盡快對我省科技特派員制度進行系統2022-01-24
- 黃月珍:推進綜合改革打造臺灣同胞“第二生2022-01-24
- 李家榮:優化創新生態掀起新一輪民營經濟發2022-01-24
- 黃玲:全方位構建幸福養老服務體系在創造高2022-01-24
- 李金算:加快構建政府公共數據服務體系打造2022-01-24
- 住建部在全國推進住房公積金“跨省通辦” 2022-01-24
- 數據顯示:2021年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269萬人2022-01-24
- 云南安寧打破農民職業發展“天花板” 開展2022-01-24
- 2021年遼寧省糧食生產形勢喜人 糧食總產量2022-01-24
- 春節期間遼寧對道路交通安全形勢進行分析研2022-01-24
- 遼寧海城市確保全年簽約億元以上項目超過652022-01-24
- 遼寧盤錦公布12件民生實事 推進高質量發展2022-01-24
- “有夢 有為”周末青年志愿行動在李滄舉行2022-01-24
- 聽·見 | 動畫師變身面塑傳承人,這個802022-01-24
- 26名群眾代表青島占倆!高二學生成省政協旁2022-01-24
- 追蹤丨全民接力,傳來好消息!即墨失聯3天2022-01-23
- 立案查處!青島昌明置業有限公司森林公園項2022-01-23
- 半島驗房丨膠州億陽金都馨城毛坯房墻面銹點2022-01-23
- “樂動市南”!逛街時與藝術不期而遇,“浮2022-01-23
- 人間煙火氣!逛吃、選年貨、置辦新衣服……2022-01-23
- 浮山灣夜靜悄悄2022-01-23
- 民俗大拜年,非遺專家亮絕活!2022年山東省2022-01-23
- 風雨無阻!嶗山區實驗學校小學部的足球隊員2022-01-23
- 市北區探索服務賦能新路徑 營造企業發展好2022-01-23
- 市北區聚焦中醫藥長遠建設,產生“雙驅動”2022-01-23
- 福建省一批民生項目建設取得顯著成效2022-01-23
- 福建省十三屆人大六次會議在福州開幕2022-01-23
- 去年福建全省地區生產總值48810億 今年預2022-01-23
- 福建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情況202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