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財政今年將在科技創新和民生保障方面持續加力
- 深圳特區報
- 2022-04-13 16:53:58
今年安排基礎研究支出91億元
當前,我市正積極探索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新型舉國體制深圳路徑,切實擔起推進科技自立自強的深圳責任。根據報告,今年全市科學技術支出預算514億元、增長6.9%,推動創新能力全方位提升。支持出臺基礎研究十年行動計劃,全市安排基礎研究支出91億元,重點支持基礎研究、重大共性關鍵技術應用等,其中市級科技研發資金投入基礎研究與應用基礎研究領域的資金提高到65億元,占市級科技研發資金支出的比重高于《深圳經濟特區科技創新條例》中不低于30%的要求,力爭推動基礎研究占全社會研發投入比重提高到5%以上。
瞄準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問題,全市安排科技重大項目支出132.5億元、技術研究與開發支出90.2億元,開展政產學研協同、產業鏈上下游聯合攻關,高標準建設國家第三代半導體技術創新中心、國家5G中高頻器件創新中心、國家高性能醫療器械創新中心。支持龍頭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新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項目50個以上。
探索嬰幼兒分層照護托育模式
民生領域一直是財政投入的“重頭”。根據報告,今年我市在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方面的投入都有不同幅度的增長。全市教育支出預算1054.2億元,增長6.7%。其中,基礎教育支出595億元,新增基礎教育學位20萬個。高等教育支出178億元,推動打造一批高水平、有特色的高校學科。探索建立“生均+項目+績效”的投入機制,將財政投入與高校辦學質量、科研創新、成果轉化等指標掛鉤。
為支持出臺三孩政策配套措施,全市安排婦幼經費約30億元保障孕產婦和兒童健康,開展免費婚前孕前優生健康檢查,實施一系列出生缺陷綜合防治項目,加快嬰幼兒照護服務,探索2歲以下、2—3歲分層照護托育模式,實現普惠性托育機構和托幼一體化幼兒園街道全覆蓋。
綠化等事項實行零基預算管理
報告提出,要堅持厲行節約過“緊日子”,嚴控一般性支出,對課題、培訓、調研等按上年預算數的5%以上審核壓減;繼續強化“三公”經費管理,按不超過上年規模審核安排;嚴格控制政府性樓堂館所建設,嚴禁大拆大建和建設政績工程、形象工程,嚴格黨政辦公用房管理。
報告提出,對綠化等事項實行零基預算管理,各部門預算資金不得用于未經批準的樹林砍伐遷移。零基預算是不考慮過去的預算項目和收支水平,以零為基點編制預算。(記者 李舒瑜)
關鍵詞: 科技和民生 深圳財政 教育支出破千億元 基礎研究 嬰幼兒分層照護托育模式
- 深圳財政今年將在科技創新和民生保障方面持2022-04-13
- 深圳今年重大項目883個 總投資35674.8億元2022-04-13
- 青島即墨稅務:提速辦理留抵退稅 幫助企業2022-04-13
- 從豬王牧原到“肉王”雙匯 河南現代農業2022-04-13
- 青島膠州稅務: 復工復產勤春耕 鄉村振興2022-04-13
- 青島市第十屆“稅收帶來祖國美”少兒繪畫比2022-04-13
- 稅費課堂潤童心 平度市稅務局開展青少年稅2022-04-13
- 5G游船智慧管理系統首次在陶然亭公園進行試2022-04-13
- 春光正好!北京世園公園30余萬株郁金香次第2022-04-13
- 浙江麗水2021年GEP生態系統生產總值綜合考2022-04-13
- 30個項目入選!天津發布首批傳統工藝振興目2022-04-13
- 天津市啟動首屆“天津慈善獎”評選表彰活動2022-04-13
- 魏立華的一封感謝信?透露了多少隱藏信息2022-04-13
- 鞍山:不負春光好時節 春耕播種新希望2022-04-13
- 茅臺集團:今年繼續推動營銷體制改革,加快2022-04-13
- 張斌:貨幣政策無需被中美利差羈絆2022-04-13
- NASA和阿聯酋火星任務將共享科學數據,研究2022-04-13
- 湖北十堰:萬畝農田繪彩圖2022-04-13
- 東方快評丨別讓商品"預售模式"成為"算計模2022-04-13
- 分析|3月進口小幅負增長:疫情防控等短期2022-04-13
- 河南加快剝離開發區社會管理職能 預計2022-04-13
- 市北區多措并舉助力高新技術企業高質量發展2022-04-13
- “大白”和“團長”:社區里的年輕面孔2022-04-13
- 上海新增感染數首次下降,專家:是否拐點還2022-04-13
- “滬”助 | 滯留后就地服務!這位“人形2022-04-13
- “滬”助丨迎朝送暮,他們“使命必達”!2022-04-13
- 多地加大紓困和就業保障力度 組合式政策措2022-04-13
- 中紀委罕見發聲,事關股市!2022-04-13
- 支持依法開展社區團購 經營者需明碼標價公2022-04-13
- 吉林省統籌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 長春多區域2022-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