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殘)奧會通過建設低碳場館等嚴格實施低碳管理 全面實現碳中和
- 羊城晚報
- 2022-01-17 17:43:34
1月13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綠色冬奧和可持續發展工作情況。北京冬奧組委總體策劃部部長李森表示,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將通過建設低碳場館、使用低碳能源等嚴格實施低碳管理,同時積極拓展碳補償渠道,全面實現碳中和。
特色可持續管理體系創造歷史
可持續發展是我國的國家戰略,也是奧林匹克2020議程三大主題之一。李森表示,籌辦以來北京冬奧組委全面落實“綠色、共享、開放、廉潔”的辦奧理念,會同北京市政府、河北省政府及相關方面聯合研究制定了《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可持續性計劃》,努力把綠色辦奧理念落實到籌辦工作全過程,在建立可持續性管理體系、打造生態賽區、嚴格實施低碳管理、促進城市和區域發展、籌辦成果惠及人民群眾等五大方面取得了可持續成果。
北京冬奧組委新聞發言人嚴家蓉稱,北京冬奧會可持續性管理體系融合了ISO20121、ISO4001、ISO26000三個國際標準,形成了北京冬奧會特色的可持續性管理體系,也創造了奧林匹克歷史上第一個覆蓋奧運會籌辦全領域、全范圍的可持續性管理體系,為今后的奧運會等大型活動作出良好示范。
會上,北京冬奧組委發布了《可持續·向未來——北京冬奧會可持續發展報告(賽前)》,獲得國際奧委會和殘奧委會的高度評價。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表示,正如報告所述,北京冬奧會正在助力中國的可持續發展,向世人展示面向未來的、更加可持續的解決方案。國際殘奧委會主席帕森斯表示,這是一份內容豐富翔實、充滿可持續性亮點的報告,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的籌辦促進了當地環境、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并將通過讓殘奧運動員實現體育卓越激勵和振奮世界。
全部場館常規能源100%使用綠電
在嚴格實施低碳管理方面,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充分利用北京奧運會場館,從源頭減少碳排放。通過建設低碳場館,所有場館都達到了綠色建筑標準,4個冰上場館使用了新型二氧化碳制冷劑,建成超過5萬平方米的超低能耗示范工程,全面使用低碳能源,賽時全部場館常規能源100%使用綠電。構建低碳交通體系,節能與清潔能源車輛在賽時車輛中占比超過8成。
據測算,從2019年6月第一筆綠電交易開始,到2022年冬殘奧會結束,北京、延慶、張家口三個賽區的場館綠電預計使用4億千瓦時,可以減少燃燒12.8萬噸的標準煤,減排二氧化碳32萬噸。
在此基礎上,積極拓展碳補償渠道,北京和張家口兩地政府將林業碳匯捐贈北京冬奧會,中國石油、國家電網、三峽集團也為北京冬奧會贊助了碳中和產品。李森表示,通過這些措施,北京冬奧會將全面實現碳中和。
在水資源方面,延慶和張家口賽區造雪用水基本都使用地表水,通過雨水、融雪水的收集和回用來解決造雪用水問題,同時采用高效節水智能化造雪系統和造雪裝備,節水率達20%左右。此外,兩個賽區都建設了高標準的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做到賽區生活污水的全收集、全處理、再利用。
在廢棄物處置方面,按照源頭減量化、處置資源化、管理統一化的原則來進行廢棄物的統一管理分類處置。
場館賽后將全面向社會公眾開放
對夏季奧運會場館遺產的充分利用,是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的一大特色。其中,2008年奧運會開閉幕式場地國家體育場仍將作為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開幕式和閉幕式的場地;“水立方”國家游泳中心在冬奧會時將變成“冰立方”,作為冰壺和輪椅冰壺的比賽場地;國家體育館和五棵松將用作冰球比賽場地。同時,北京奧運會的土地遺產,如臨時場館“曲棍球場”在冬奧會時建設為“速滑館”,北京冬奧村、主媒體中心等使用的土地都是在2008年時預留出來的。
北京冬奧組委規劃建設部部長劉玉民特別指出,對原有體育場館的改造并不是簡單的功能轉換,而是在功能上進行拓展,在保留原有使用功能基礎上注入新的冬季運動使用功能。
大型體育賽事場館的賽后利用是一個世界性難題。李森表示,北京冬奧會在申辦、籌辦、舉辦等過程中,都將努力破解這一難題。一方面,場館賽后要積極申辦、舉辦高水平賽事,以此來帶動場館的運營,也為冰雪運動的發展出力。另一方面,場館將全面向社會公眾開放,提供體育健身服務。除了冬季運動,還從賽區整體出發實現場館的四季運營,并融入地區發展從整體上去謀劃、推進,實現場館和地區的聯動發展。
到2025年建成5000所冰雪運動特色校
國家體育總局發布數據顯示,我國參與冰雪運動的人數已經達到3.46億,截至2020年底,全國已有654塊標準冰場和803塊室內外各類滑雪場。李森表示,“帶動3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宏偉目標已經成為現實。
“發展冰雪運動是一個長期的、非短期的行為,從人口基數和發展需求來看,中國冬季運動的場地目前還不算多。”李森稱,冬奧會以后,這方面還要有大的發展,不會停止,要越來越好、越來越多。
李森指出,青少年一直是冰雪運動發展的基礎和未來。近年來在教育部門、體育部門的共同努力下,已將冰雪運動的知識納入了學校體育教學內容,制訂并實施了冰雪運動教學計劃。冬奧會以后,這項措施將會一直在中小學生中實施。截至2020年,全國冰雪運動特色校達2062所,到2025年要達到5000所。(王莉 陳欣梅)
- 兩部門發布《意見》:要求各部采取針對性舉2022-01-24
- 鄧長昌:盡快對我省科技特派員制度進行系統2022-01-24
- 黃月珍:推進綜合改革打造臺灣同胞“第二生2022-01-24
- 李家榮:優化創新生態掀起新一輪民營經濟發2022-01-24
- 黃玲:全方位構建幸福養老服務體系在創造高2022-01-24
- 李金算:加快構建政府公共數據服務體系打造2022-01-24
- 住建部在全國推進住房公積金“跨省通辦” 2022-01-24
- 數據顯示:2021年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269萬人2022-01-24
- 云南安寧打破農民職業發展“天花板” 開展2022-01-24
- 2021年遼寧省糧食生產形勢喜人 糧食總產量2022-01-24
- 春節期間遼寧對道路交通安全形勢進行分析研2022-01-24
- 遼寧海城市確保全年簽約億元以上項目超過652022-01-24
- 遼寧盤錦公布12件民生實事 推進高質量發展2022-01-24
- “有夢 有為”周末青年志愿行動在李滄舉行2022-01-24
- 聽·見 | 動畫師變身面塑傳承人,這個802022-01-24
- 26名群眾代表青島占倆!高二學生成省政協旁2022-01-24
- 追蹤丨全民接力,傳來好消息!即墨失聯3天2022-01-23
- 立案查處!青島昌明置業有限公司森林公園項2022-01-23
- 半島驗房丨膠州億陽金都馨城毛坯房墻面銹點2022-01-23
- “樂動市南”!逛街時與藝術不期而遇,“浮2022-01-23
- 人間煙火氣!逛吃、選年貨、置辦新衣服……2022-01-23
- 浮山灣夜靜悄悄2022-01-23
- 民俗大拜年,非遺專家亮絕活!2022年山東省2022-01-23
- 風雨無阻!嶗山區實驗學校小學部的足球隊員2022-01-23
- 市北區探索服務賦能新路徑 營造企業發展好2022-01-23
- 市北區聚焦中醫藥長遠建設,產生“雙驅動”2022-01-23
- 福建省一批民生項目建設取得顯著成效2022-01-23
- 福建省十三屆人大六次會議在福州開幕2022-01-23
- 去年福建全省地區生產總值48810億 今年預2022-01-23
- 福建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情況202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