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雜技劇《化·蝶》開啟全球巡演 一起感受雜技藝術的魅力
- 羊城晚報
- 2022-02-17 16:40:53
作為雜技項目“肩上芭蕾”的創始者,吳正丹和魏葆華被稱為“雜技藝術常青樹”。2000年,兩人憑借中國雜技《芭蕾對手頂——東方的天鵝》摘取第五屆全國雜技比賽金獅獎首獎后,還斬獲了國內外雜技界的多項重磅大獎。2021年,由吳正丹魏葆華打造的當代雜技劇《化·蝶》從上海站開啟了全球巡演,引發了觀眾廣泛、熱烈的討論。
而在廣東衛視《技驚四座》的舞臺上,他們已經是兩季元老。談起即將于2月19日起,逢周六21時10分在廣東衛視熒屏亮相的中國首檔大型雜技文化節目《技驚四座》第二季,他們滿心歡喜地表達認可,“這是一個專門為雜技人打造的舞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他們誠懇地表達了自己對新一季節目與雜技這門古老藝術的想法和冀望。
選A角:他們要上天入地無所不能
從《技驚四座》第一季開始,吳正丹和魏葆華就堅持以雜技演員的專業標準來評價參賽者。吳正丹認為,雜技這個職業的專業技術性非常強,對于雜技演員來說,專業性是必須具備的。而隨著第二季節目的賽制調整,他們這一次還會著重關注參賽者的綜合素質。吳正丹希望選手呈現出來的是一個完整的作品,能夠給人帶來美的享受和視覺沖擊力。“如果不能兼顧兩頭,那么在技術和藝術兩者之間,最重要的還是綜合在一起的作品感。”
關于他們心目中“A角”的標準,魏葆華提到,雜技有不同的門類,無論是手技類、高空類還是翻跳類,A角在其類別里一定要是技術最強的。在此基礎上,A角還不能只是單純地展現技術技巧,還要有塑造人物的能力、充分的情緒表現力、舞蹈肢體的表達能力以及很好的藝術修養。
“要選出雜技的A角其實特別難”,吳正丹認為,“舞蹈演員們做著一樣的動作,主要演員的突出點在于質感的不同,表達更飽滿,而雜技的A角演員需要更完美——既要上天入地無所不能,又要具有好的表演能力和藝術感,以及其他各方面的綜合能力。”她感嘆道:“這簡直就是世界上沒有的人,太難了!”
對于外界認為“學雜技性價比太低”的觀點,他們表示這是一個誤區。
魏葆華現在正擔任星海音樂學院舞蹈學院副院長,他提到,每年考入舞蹈院校的學生數量很多,但現實情況是,本科畢業之后,很大一部分人沒有機會站上專業舞臺從事舞蹈表演。吳正丹也認為,舞蹈演員的基數大、門檻相對低,但是競爭也激烈,最終能站到頂尖位置的就那幾個人,而雜技雖然門檻高,但從業人群基數小,“有非常多的就業機會,優秀的雜技演員在演藝市場上非常搶手”。
說創作:把雜技語匯切碎了與劇情融合
2021年,由吳正丹魏葆華打造的當代雜技劇《化·蝶》從上海站開啟了全球巡演,導演趙明曾經與二人攜手將雜技短節目《化蝶》搬上2003年央視春晚的舞臺,時隔18年,他們將之前幾分鐘的短片拓展為完整的故事,并融合了雜技、舞蹈、戲劇、影像等多種表現形式,將單純展示技巧的雜技藝術變成了故事化、情節化的舞臺作品。
吳正丹告訴記者,《化·蝶》在上海演出后,反響出乎意料地好。“我們對走進劇場的觀眾進行了一個小調查,有85%的人選擇‘非常喜歡并且愿意主動宣傳這個劇’。”2月14日,《化·蝶》在海口開啟全國21城32場巡演,隨后,它還將前往重慶、大連、呼和浩特等地,與觀眾見面。
“雜技這個藝術門類真的很美,不會讓觀眾感到視覺疲勞。”吳正丹感嘆。然而,要把雜技和劇情充分融合在一起,用雜技來講故事,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魏葆華介紹道,在編排《化·蝶》的時候,總導演會根據劇情段落的需要來設置適合的雜技元素,把雜技的語匯切碎了再與劇情融合在一起。
從藝幾十年,“年齡加起來有90歲”的吳正丹魏葆華依然活躍在舞臺上,可以說,“雜技演員”是他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個身份。面對朝夕相處的舞臺,吳正丹與魏葆華是否早有了“游刃有余”“輕松駕馭”的感覺?
面對羊城晚報記者提問,二人異口同聲地表示非但沒有輕松之感,反而壓力與日俱增。吳正丹表示,自己至今上臺前仍會有“突然心慌、身體發軟”的緊張感:“我演二三十年了,從剛上臺時就緊張,現在(不但沒覺得輕松),反倒是越來越緊張。”
吳正丹感嘆,從前她作為演員,覺得只要把自己的這一段演出完成好就可以了。但如今她不僅是雜技演員,還擔任著廣州市雜技藝術劇院管理者的角色,舞臺上下的一切都與她密切相關。小到舞臺上的吊桿、燈光,大到整個劇目演出,都成了她的責任,這份敬畏之心,也成了她壓力的來源:“也可能是因為我越來越在乎、看重每一場表演了。”
談未來: 推廣合適的雜技項目進校園進社區
身為星海音樂學院舞蹈學院副院長的魏葆華,則把自己演出之外的精力投入到對雜技教育的思考上來。他提出,在國內目前的藝術教育體系中,美術類、音樂類、舞蹈類、影視類、戲曲類等都早已成立了專門的高等院校,而雜技現有的幾所專業學校都是中專制,在高等教育這一塊上還是缺失的。
魏葆華表示,希望通過調研和探索,從舞蹈這樣成熟的教育體系中學習和借鑒經驗,使雜技也成為高等教育當中的一個藝術門類,“這對雜技行業的發展是非常有幫助的”。同時,他表示雜技專業“不僅僅要培養高精尖的雜技演員,還要培養有雜技素養和思維的編創人員和有思想有品位的雜技老師,如此,雜技行業才能走得更長遠”。
一個行業的良性發展離不開新鮮血液的涌入,吳正丹和魏葆華在自身不斷努力的同時,也看到了青年雜技演員們身上的亮點。吳正丹表示,參加《技驚四座》第二季的錄制后,自己最大的欣慰便是,“發現很多年輕的演員們,非常有思想且都很有追求,我覺得這個行業已經在悄悄地發生一些變化”。
參加《技驚四座》第一季時,他們結識了很多國內頂尖的雜技演員,加上第二季的陣容,吳正丹希望自己能夠成為發起人,推出一個系列的演出,構建一個非常精致漂亮的隊伍或者作品,在全國進行巡演,“主要目的之一是推廣雜技,讓全國觀眾重新了解、認識雜技”。
魏葆華還提出:“雜技還應當走進大眾的生活,讓大家覺得是有樂趣的,有可玩的空間的,而不是只能在舞臺上看到的高精尖表演。”吳正丹提到,雜技有很多行當,例如扯鈴就屬于門檻低,花樣多的老少咸宜項目:“這就跟大家在學校跑步、練田徑一樣,目標并不是為了成為專業運動員,能夠強身健體就很好。而且雜技里,類似扯鈴這樣考驗協調性和節奏感的活動非常有娛樂性。”她希望能借力政策方面的引導和支持,推廣合適的雜技項目走進校園走進社區,讓雜技也能成為大眾性的健身運動。(艾修煜)
- 當代雜技劇《化·蝶》開啟全球巡演 一起感2022-02-17
- 導演李路談《人世間》:深刻感受中國社會的2022-02-17
- 全國各地為市民送“元宵大餐” 群眾文化活2022-02-17
- 最新!福建省政府領導成員工作分工2022-02-17
- 福建省防指部署今年防汛抗旱工作2022-02-17
- 今年福建省運輸服務計劃投資307億元2022-02-17
- 今年福建將建設特色現代農業項目850個以上2022-02-17
- 福建省總工會:用人文關愛緩解企業“用工難2022-02-17
- 福建省人社廳公布5起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2022-02-17
- 福建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情況2022-02-17
- 公示!福建4縣入圍國家級水稻制種大縣名單2022-02-17
- 顧客店內抽煙不制止 老東鎮餐飲:已加強相2022-02-17
- 未建立真實完整藥品購進驗收記錄 濟群中醫2022-02-17
- 江蘇路街道綜合執法中隊倡導文明祭祀,推進2022-02-17
- 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信息系統切換2022-02-17
- 青島高新區:創新+實體經濟 “融”出發展2022-02-17
- 青島嶗山稅務:惠農政策入大集 便民辦稅暖2022-02-17
- 溫馨巴士積極助力市民 滅火器多用于救助社2022-02-17
- “小北劇場”推出每日限免劇目 打造宣傳傳2022-02-17
- 江西撫州探索服務新就業勞動者新模式 最大2022-02-17
- 春運期間長沙電務段運用“最強大腦”護航高2022-02-17
- 天津持續優化交通運輸營商環境 推廣電子證2022-02-17
- 廣東推進自貿區貿易投資便利化改革 積極發2022-02-17
- 【視頻】挺急的!六塊馬拉松紀念獎牌遺落在2022-02-17
- 上海發布商業廣告代言活動合規指引 率先釋2022-02-17
- 首店經濟拉動深圳商業快跑 高端消費氛圍不2022-02-17
- 中山市報告一例境外輸入無癥狀感染者2022-02-17
- 廣東出臺27項措施推進自貿區貿易投資便利化2022-02-17
- 廣東開辟供港生鮮物資水運“新通道”2022-02-17
- 2022年“羊城運動匯”邀市民及體育社會組織2022-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