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自貿試驗區著力推動貿易便利化 探索推進制度型開放
- 國際商報
- 2022-02-23 15:11:58
2021年,重慶外貿規模創下歷史新高,進出口總值超8000億元,較2020年增長23%,占同期西部地區外貿總值的23%,對同期西部地區外貿增長貢獻率為25%,貢獻率居首位。這一年,重慶共與215個國家和地區有貿易往來,在全國進出口值超8000億元的11個省市中,累計增幅居第5位。這一亮眼成績單的取得,與重慶自貿試驗區著力推動貿易便利化密不可分。
重慶市商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為重慶改革開放的新高地,2021年,重慶自貿試驗區貢獻了全市約70%的進出口貿易總額。重慶自貿試驗區以制度創新為核心,充分發揮創新發展先行者作用,通過加快制度型開放、提高貿易監管水平、提升貿易運作效率、降低企業成本等創新舉措,拓展重慶開放經濟增長新空間。
聚焦三大國際通道提升通關效能
重慶市商務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重慶是西部大開發的重要戰略支點,處在“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聯結點上,在國家區域發展和對外開放格局中具有獨特而重要的作用。以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為開放通道賦能,2021年,重慶海關聚焦中歐班列、西部陸海新通道、長江黃金等三條國際經貿通道發展之需,大力開展通關改革和探索,區域海關合作力度不斷加大,協同效應持續發揮,助推提升開放通道的便利化水平。
2021年,重慶加快川渝自貿試驗區協同開放示范區建設,成渝兩地海關著力深化通關一體化改革,聯合推出了全國海關第一項跨關區自貿試驗區協同創新舉措“關銀一KEY通”川渝一體化模式,首次實現電子口岸用戶認證服務跨關區通辦,惠及川渝地區有跨區域進出口業務辦理需求的2000余家企業,為企業單次節約成本1000余元,辦理時間壓縮三分之二。
為給中歐班列開啟“加速器”,重慶在全國率先實施中歐班列“鐵路快通”模式。在重慶海關與烏魯木齊海關協作下,企業無需辦理轉關手續,將原需在口岸辦理的查驗、艙單歸并分票等業務轉至內陸海關,班列通關作業耗時平均減少4小時以上,可為企業節省運營成本近萬元。渝新歐(重慶)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漆丹告訴記者,2021年,該公司已完成153柜貨物,新模式有力提升了企業通關便利化水平,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發展。
為創新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重慶搭建了國際貿易“單一窗口”“13+1”區域合作平臺。為突破疫情帶來的物流阻塞,打通進出口大動脈,重慶海關牽頭15地直屬海關共同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將“聯運中轉模式”推廣運用至鐵海聯運,提高轉關效率。同時,重慶海關還指導企業依托鐵路B保實現換箱運輸,打造以重慶鐵路口岸為轉運中心的東南亞至歐洲國家國際過境物流通道。
為挖掘和釋放長江上游運能,川渝兩地海關通過監管互認,促進“重慶港-宜賓港”和“重慶港-瀘州港”進出口集裝箱運輸,支持水運船公司以“滬渝直達快線”為載體試點開展艙位互換,提高船舶始發裝載率達15%,保障長江黃金水道江海聯運高效運行。此外,重慶還聯合上海海關并聯江海聯運進口貨物在上海外港、洋山港的轉關申報、碼頭理貨、江船訂艙等作業環節,實行運輸信息修改線上確認等方式,壓縮貨物口岸換裝時間達到48小時。
重慶海關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將結合推動海關特殊監管區域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把各項便利化支持措施落地落細落實,包括對隨整機進境未獨立申報的零配件實施便捷進出區監管,便利企業開展零配件調撥、退換、維修等業務;助力跨境電商網購保稅進口業務,允許非銀行金融機構參與擔保事務等。
對標國際先進穩步推進制度型開放
深化陸上貿易規則探索。2021年,重慶市政府口岸物流辦擬制任務清單,積極推動鐵路運單物權化探索,人行重慶營管部制度出臺《鐵路提運單融資業務技術指南》金融團標準,重慶市金融學會向全市金融機構發布,促進鐵路提運單融資標準化、常態化,加快構建提單融資體系。這一年,重慶在全國首創的基于“單一窗口”“貿易+結算”模式累計完成服務貿易國際結算7016筆,涉及金額34.99億元,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一單制”試點復制推廣到了甘肅、寧夏。
國際標準是世界通用的“技術語言”,已成為消除貿易壁壘、促進國際貿易的有力工具。2021年,重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積極支持重慶長安汽車股份、重慶大學、重慶郵電大學等企業和院校主導制定國際標準8項。其中,重慶長安聯合車載信息服務產業應用聯盟主導制定了ITU-T F.749.3《汽車多媒體網絡使用場景與需求》國際標準,該標準采用“5G+衛星天地一體”網絡深度融合的中國原創技術,使重慶長安領先國內同行成功跨入聯合國標準化組織-ITU(國際電信聯盟)的大門,以“標準”帶動技術創新,加快中國汽車產業“走出去”進程。
增強企業獲得感,2021年,重慶自貿試驗區深化“證照分離”改革,把14項地方層面設定的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壓減為3項,強化簡政放權力度為企業減負。優化政務服務水平,重慶開辦企業“一日辦結”“零成本”,上線手機端開辦企業“E企辦”小程序,推進“全環節掌上辦、雙終端融合辦、自選式分時辦、全流程閉環辦、高質量指導辦、全方位聯動辦”,在全國率先實現開辦企業全流程“掌上辦”“指尖辦”,申請人可通過“E企辦”24小時在線申辦開辦企業相關事項。登記注冊“智能化”“便捷化”,推行全區域、全類型、全環節、全天候的注冊登記無紙全程電子化,公司設立、變更、注銷登記均實現“零見面”。
目前,重慶在全國領先的電子營業執照廣泛應用于“渝快辦”、不動產登記、公示系統、公積金、電力、銀行等政務、商務領域,實現電子營業執照與電子印章同步發放。市場主體退市“規范化”“簡潔化”,實現了多部門注銷業務“一網通辦”。重慶自貿試驗區高新區聯動創新區在全國首創的“一碼通行”營業執照,已累計發放186份。
重慶市商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重慶將加快推進自貿試驗區創新發展,全面實施《中國(重慶)自由貿易試驗區“十四五”規劃(2021-2025年)》,對標《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探索推進制度型開放,深化“邊境后措施”等改革創新,在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中促進高水平開放,進一步提升重慶貿易便利化水平。(記者 俞芳)
- 重慶自貿試驗區著力推動貿易便利化 探索推2022-02-23
- 聚焦輕工產業集群特點 推動組建產業集群工2022-02-23
- 青海開展‘我為職工辦實事’活動 提高職工2022-02-23
- 山東出臺措施大力培養“職工院士” 重獎職2022-02-23
- 人人都是防線!青島市民積極有序排隊核酸檢2022-02-23
- 推進通關“零等待”“零延時” 深圳供港“2022-02-23
- 吉林啟動“春風行動” 幫助農村低收入人2022-02-23
- 廣東深圳啟動今年五一勞動獎和工人先鋒號推2022-02-23
- 深扎老年健康服務27年 做好醫療保障“守門2022-02-23
- 開學后暴露視力問題 返校后不要忽略近視防2022-02-23
- 近視困擾愛運動的俄羅斯留學生 青島“摘鏡2022-02-23
- @眼健康及慢病風險篩查高風險群體 青島眼2022-02-23
- 230多家優質企業提供5000多個就業崗位 2022022-02-23
- 張掖搭建產業工人成長成才的“大學校” 2022-02-23
- 深圳國家高新區十四五發展規劃發布 積極布2022-02-23
- 持續推進塑料污染治理 電商物流勁刮綠色風2022-02-23
- 1月份天津市及各區環境空氣質量排名發布2022-02-23
- 住建部發布中國人居環境獎申報與評選管理辦2022-02-23
- 市北交警開展“保安全 促運行 減量控大 2022-02-23
- 促銷面包咋還按原價賣 顧客要求退款友客不2022-02-23
- 購買空氣炸鍋包裝破損 想退貨遭機器人客服2022-02-23
- 房產經營公司擅自扒窗改門 執法部門責令整2022-02-23
- 儲油罐存放間距不當 青島裕豐水產被責令整2022-02-23
- 天津市調整個人及單位名下小客車指標申請資2022-02-23
- 中國第6次組團參加冬殘奧會中國體育代表團2022-02-23
- 1月天津CPI環比上漲0.9% 低于上年同期0.32022-02-23
- 2021年國家級綠色制造名單出爐!廣州入圍222022-02-23
- 山東開展公共就業服務系列活動 確保全年2022-02-23
- 今年起山東省科技示范工程項目全面推行技術2022-02-23
- 江西切實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2022-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