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加快產業轉型升級 促進服務業發展穩中提質
- 內蒙古日報
- 2022-03-01 17:02:45
這里是欣欣向榮的沃土:糧倉滿、肉庫足、奶罐豐、種業強;這里是大有可為的熱土: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化;這里是宜居宜業的樂土:村莊靚、百姓美、強服務、扶龍頭;這里就是內蒙古!
近年來,內蒙古堅持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走出一條高質量發展新路子,在加快產業轉型升級中,找準阻礙產業延鏈、強鏈、補鏈、建鏈的問題所在,掃除橫亙在每一條產業鏈上的堵點、難點、痛點,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浪潮中砥礪前行。
去年底,從國家統計局傳來好消息:內蒙古自治區糧食產量實現“十八連豐”,畜牧業生產實現“十七連穩”。穩健的成績單,既顯現喜人的發展速度與質量,亦透出成果格外珍貴、來之不易。
“轟隆隆……”滿滿一卡車的砂礫石傾倒在田間小路上,“刷啦啦……”裝載機將鏟尖插入砂礫石緩緩向上提升后,向著坑洼處駛去。近日,記者在赤峰市翁牛特旗烏丹鎮大新井村看到,20多臺大型機械開足馬力聯合作業治理梯田和田間道路,8000畝高標準農田阡陌縱橫、陸續連通,即將完成華麗蛻變。“原來的耕地這一塊兒那一塊兒,中間還有田壟,遇到大雨,人和機器都進不了地?,F在可省事了,路修好了,耕地連在一起,來年可以多打糧啦!”村民王麗超喜笑顏開。
2021年,內蒙古自治區新建高標準農田460萬畝,實施保護性耕作1116萬畝,開展耕地輪作900萬畝,全區耕地地力穩步提升,糧食產能進一步夯實。同時加快實施奶業、種業提升工程,扎實推進十大奶業集群建設,支持400個中小奶畜養殖場提升改造,新建奶牛標準化養殖加工廠71個,新進場奶牛近13萬頭;馬鈴薯、大豆、玉米制種面積,向日葵、奶牛品種市場占有率均走在全國前列。
踏石留印,行穩致遠。內蒙古自治區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科學謀劃編制“十四五”農牧業農村牧區現代化發展規劃,大力推進國家重要農畜產品生產基地建設,一幅蓬勃發展的鄉村振興畫卷在內蒙古大地上徐徐展開。
曾幾何時,產業結構單一、科技創新不足等痛點、堵點成為內蒙古自治區能源經濟發展的“攔路虎”。面對“成長的煩惱”,內蒙古從問題破題,迎難而上、披荊斬棘。
初春時節,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江蘇工業園區塔吊林立,車輛穿梭……全球首個零碳產業園項目建設如火如荼。這個項目,是遠景科技集團在鄂爾多斯市構建零碳新工業體系、打造綠色能源生態產業的重點示范項目。
“項目80%的能源直接來自鄂爾多斯的風電、光伏和儲能。”遠景科技集團CEO張雷介紹。項目投產后,內蒙古將率先誕生動力電池與儲能、電動重卡、綠色制氫等上下游續接的集成化現代能源產業鏈。零碳產業園項目的落地,是內蒙古持續推動能源產業、能源經濟向新興化、智能化、綠色化升級的生動范本。
2021年,內蒙古自治區大力實施新能源倍增行動,新能源總裝機達到5370萬千瓦,位居全國首位。批復了2021年自用保障性并網新能源、第一批大型新能源基地和分散式風電、分布式光伏項目,規模超過4000萬千瓦,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增長27.5%。引進遠景等15家頭部企業,制造業、高新技術業分別增長11.3%、22.4%。完成工業園區優化整合,機構數量壓減一半,規劃面積縮減30%,產值超千億元園區達到3個。
內外發力、加減辯證。挺過調整陣痛、補齊發展短板、做優發展增量,內蒙古從“舊動能”向“新動能”的轉變逐浪而高、從“積累量”向“提升質”的轉變勢不可擋,建設國家重要能源和戰略資源基地不懼風雨、日夜兼程。
“十四五”開局之年,全區上下聚焦聚力深化改革、調整結構、轉化優勢,一座座美麗鄉村煥發生機,一項項創新舉措加速推進,促進服務業發展穩中提質的步伐鏗鏘有力。
“村里的變化太大了,路燈有了、柏油路有了、文化和體育廣場也有了,家家戶戶用上了水沖廁所,村道天天有人清掃,現在的富強村是鄉村旅游打卡地。”巴彥淖爾市臨河區狼山鎮富強村村民王元說。
這幾年,內蒙古自治區服務業回穩提質,富強村等9個村鎮成為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鎮,新創建呼和浩特市塞上老街、鄂爾多斯市康巴什區烏蘭木倫文化和旅游街區、呼倫貝爾市滿洲里市中俄邊境旅游區套娃景區3個國家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包頭市入選國家級文旅消費試點城市。
“這幾年的生活越來越好,前前后后賣了20多頭豬,現在還養著12只羊,大棚里的黃瓜已經賣完,現在又種上了西紅柿……”烏海市海勃灣區千里山鎮團結新村的高貴新向記者介紹他的幸福生活。2018年,烏海市開展脫貧人口小額信貸工作,高貴新得知消息后,先后貸款8萬元買了10只羊、8頭豬,第二年就脫了貧。去年他又貸款5萬元擴大自己的產業。
2021年,全區存貸款增速增量均創4年來新高,銀行業不良貸款率降至6年來最低水平。
“哐……”隨著一聲鑼響,2021年12月24日,內蒙古新華發行集團在內蒙古股權交易中心鳴鑼開市,成為內蒙古自治區10年來首家上交所首發上市企業。
為加快轉型升級步伐,內蒙古自治區創新金融服務模式,支持企業上市和擴大債券融資。進一步暢通與全國主要資本市場的渠道,打造“扶龍頭、推上市、強產業”的資本市場發展新格局。
2021年,內蒙古自治區4家企業分別在滬、深、北、港交易所上市,打破了內蒙古自治區企業9年A股上市“零紀錄”。目前,2家企業上市進入證監會審核,11家企業進入上市輔導期,28家企業進入重點孵化培育階段。
蹄疾步穩、勇毅篤行。內蒙古自治區戰疫情、筑根基、促就業、抓難點、擴投資、促消費、防風險……在加快第三產業發展的路上,全面實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推進物流、金融、旅游、文化等重點產業轉型發展,服務業發展規模和質量效率顯著提升。
“天下之事,因循則無一事可為;奮然為之,亦未必難。”產業轉型升級的風潮正在席卷草原,昂首闊步在新征程上的內蒙古,必將創造一個又一個輝煌。(內蒙古日報記者 薛來)
- 內蒙古加快產業轉型升級 促進服務業發展穩2022-03-01
- 哈歐、哈俄班列已發運超10萬標箱 保障重點2022-03-01
- 多家企業爭奪換電市場的話語權 商用車市場2022-03-01
- 智能出行政策紅利不斷 助推深圳在智能網聯2022-03-01
- 甘肅省農業生產正在提質增效 秸稈成循環產2022-03-01
- 浙江多舉措提升靈活就業人員就業質量 進一2022-03-01
- 直沖28℃!福建各地氣溫將大幅度回升2022-03-01
- 福建榕能集團:節后穩復工 助力亞峰110千2022-03-01
- 《福建省“十四五”土壤污染防治規劃》出臺2022-03-01
- 上杭發現嶺南山茉莉 被確認為福建分布新記2022-03-01
- 祝賀!福建這161人被授予一級運動員稱號2022-03-01
- 福建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情況2022-03-01
- 福建省總工會啟動“女職工維權行動月”活動2022-03-01
- 福建首顆!“安溪鐵觀音一號”衛星發射成功2022-03-01
- 青島市三八紅旗手荊玉姝:看我洗水“她”力2022-03-01
- 青島水務海潤自來水集團開展“學雷鋒”志愿2022-03-01
- 市立“愛耳月”福利來襲 市立耳鼻咽喉頭2022-03-01
- 重慶山城巷:延續山城文化記憶助力城市有機2022-03-01
- 營口自貿區成立工會聯合會 促進企業建立2022-03-01
- 河北成立網約車行業聯合工會 覆蓋近萬名新2022-03-01
- 毒駕被查終生禁駕,竟開車從江蘇趕往煙臺送2022-03-01
- 醫療廢物暫時準村設施未設置安全措施 百草2022-03-01
- 哈薩克斯坦總統:對烏克蘭問題的立場應基于2022-03-01
- 2021年度個稅匯算正式開始 注意這些事項2022-03-01
- 國家醫保局:普通門診費用跨省直接結算規模2022-03-01
- 丟不掉、燒不得!吉林省“秸稈變肉”工程給2022-03-01
- 杭州蕭山72家企業提供8000余個崗位 助力企2022-03-01
- 重慶開展穩崗留工等三大專項行動 保障就業2022-03-01
- 青島市口腔醫院召開2021年度總結表彰暨20222022-03-01
- 河北保定實施設施農業突破行動 新增種植面2022-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