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之光沁潤古今 四川都江堰水利工程的華夏智慧治理啟示
- 中國文化報
- 2022-04-08 16:45:07
2018年8月,四川都江堰水利工程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都江堰市由此成為集“世界文化遺產”“世界自然遺產”“世界灌溉工程遺產”于一身的“三遺”城市。
由秦蜀郡太守李冰于公元前256年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使四川成為“水旱從人、不知饑饉”的“天府之國”。2200多年過去了,都江堰水利工程繼續發揮著它的作用,獨具華夏智慧的治理啟示延續著新的故事,吸引海內外無數游人前往瞻仰。
智慧之光沁潤古今
以一個城市的名字命名一個水利工程,可見都江堰水利工程在當地人心中的地位。
都江堰水利工程建設以前,岷江水患不斷,經常洪水泛濫,民不聊生。公元前256年,戰國時期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到任,聽到了民眾呼聲,親臨實地考察后開始實施這項規模浩大的水利工程。
李冰主持設計、興建,提出“分洪以減災,引水以灌田”的治水方針,最先把阻礙江水東流的玉壘山劈開。在沒有先進工具的戰國時代,鑿開堅硬的巖石、打穿玉壘山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李冰集思廣益,他讓民工把許多木柴堆積在巖石上,放火點燃。熊熊的烈火把巖石燒得滾燙,趁熱澆淋冷水,頑石便在冷熱的急驟變化中炸裂開,把玉壘山劈開了20米左右寬的大口,后來此地被命名為寶瓶口。
在修筑分水堤堰的時候,李冰開始采用向江心拋擲石塊的辦法,但由于江流過急而始終沒有成功,后改用竹子編成的長10米、寬0.6米的特大竹籠裝滿大塊卵石沉入江底,最終筑成了這條大堤堰,把上游流下來的江水分成了內、外兩股。因為頭部像魚頭,此地后被稱為“分水魚嘴”。分水魚嘴筑成以后,使得岷江水得以分流,既可以使外江的水量不致太大,降低洪水季節泛濫成災的概率,同時又使內江能灌溉灌縣(今都江堰市)的田地,免除了灌縣旱災的產生。魚嘴的分水量有一定的比例,大致是外江占四成,內江占六成。為了避免洪水季節內江產生澇災,又修筑了飛沙堰。李冰讓石工打了3個石人,立在分水魚嘴附近的內江中,要求水量多時不超過石人的肩,少時不能讓石人露出腳。
都江堰水利工程建成后,原本水旱無常的巴蜀大地出現“沃野千里”的盛景。蜀地經濟空前繁榮,人們豐衣足食,盆地之內猶如天之府庫,物資取之不竭、用之不盡,四川因此而被世人譽為“天府之國”。千年以來,都江堰之水一直滋潤與灌溉著成都平原和川西大地,推進了中華文化多元一體、水乳交融的歷史步伐。
以水為媒擴大“朋友圈”
因堰而起、因水而興的都江堰市如今已是全國知名的旅游城市,優質的自然資源奠定了其獨有的旅游格局。
多年來,都江堰市旅游產業從無到有、旅游項目從弱到強、旅游規模從小到大、旅游層次從低到高,在于其依托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成功探索出一條將保護與發展、傳承與創新、開放與合作相結合的全域旅游路徑。
都江堰水利工程和“幽甲天下”的青城山,流傳著許多動人的傳說。自青城山—都江堰景區2000年申遺成功、2006年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以來,都江堰市對青城山—都江堰景區進行了精品打造工程。近20年來,景區投資近10億元用以完善旅游交通設施、改造旅游公廁、修建游客中心、打造智慧化景區、整治景區環境等,對景區進行提檔升級。
長期以來,都江堰市積極促進當地旅游與長三角、珠三角等發達地區的跨區域合作,加強與省內康定、汶川、九寨等川西精品旅游環線城市之間的區域合作,發起組建全國精品景區聯盟,構建大旅游營銷網絡,實現了“1+1>2”的效應。在國際推廣方面,與德國包納、瑞士蒙泰、奧地利維也納等27個城市建立國際友好關系,并在日本、芬蘭等國建成海外都江堰推廣站,構建以海外推廣站為核心,國際友城、熊貓客居地城市、水利文化城市為紐帶的國際營銷網絡,打造國際化旅游品牌。
“活”資源的新價值
都江堰的水利遺產是至今仍發揮價值的“活”資源,為城市區域發展創造著新的價值。
經過歷史上多次修繕、整治與重建,都江堰水利工程得以永續保存并且發揮功能,實現持續“造血”功能。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當地招引落地10億元以上重大涉旅項目32個,完成文旅投資280億元,累計接待游客1.23億人次、旅游綜合收入1220億元,旅游綜合收入、人均旅游消費年均增幅達23.47%和18.57%,旅游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提升至22%,國際游客數量占全省1/5。2020年、2021年,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情況下,當地旅游人次和收入均實現同比正增長。
根據四川省委、省政府《關于大力發展文旅經濟加快建設文化強省旅游強省的意見》要求,都江堰市充分發揮天府旅游名縣理事長單位作用,于2020年8月12日牽頭都江堰大灌區37個區(市)縣成立大灌區文旅發展聯盟,致力于把大灌區建設成農耕文明與現代文化相融合的生態旅游目的地,塑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文旅品牌。
未來,都江堰將聚焦文化、旅游、生態三大核心要素,科學借鑒都江堰水利工程因勢利導的智慧治理,推動“李冰治水”治理之“道”與科學作為之“術”、現代文明之“器”有機結合,全力實施世界精品旅游目的地工程,擦亮世界遺產城市品牌,走出一條以世界遺產賦能的文旅融合之路。(葉 亮 王雪娟)
- 智慧之光沁潤古今 四川都江堰水利工程的華2022-04-08
- 美食人文類紀錄片《傲椒的湘菜》持續熱播 2022-04-08
- 《國家寶藏》圖書用圖文方式記錄節目所承載2022-04-08
- 清明小長假期間北京舉辦123項、190場主題文2022-04-08
- 外交部:中方對也門組建總統委員會表示歡迎2022-04-08
- V觀財報|精華制藥:控股股東南通產控擬減持2022-04-08
- 尹錫悅上任進入倒計時,韓國外交之變如何牽2022-04-08
- V觀財報|惠達衛浴:8日起實施復工復產工作2022-04-08
- “不老藥”NMN,起死回生?2022-04-08
- V觀財報|蘭州黃河:蘭州嘉釀自7日起復工復產2022-04-08
- 陸挺:加息縮表組合拳大概率5月出臺 縮表2022-04-08
- 四川省發改委:啟動1500噸省級政府凍豬肉臨2022-04-08
- 佩洛西感染新冠推遲“訪臺”?外交部:應立2022-04-08
- 市北區河西街道:統籌疫情防控和城區高質量2022-04-08
- 啟迎丨漲姿勢了!探尋氫醫學的前世今生!2022-04-08
- 三眾萬生丨返鄉創業做什么?贈你三個小成本2022-04-08
- 青島眼科醫院北部院區眼視光與角膜接觸鏡科2022-04-08
- 青島眼科醫院北部院區角膜屈光科主任 龍克2022-04-08
- 打造全齡友好公園!北京東南五環將添近60公2022-04-08
- 史上零的突破!福建海洋負排放國際大科學計2022-04-08
- 中國各地壓實責任精準防控 統籌推進疫情防2022-04-08
- 上海全力以赴“保供應”2022-04-08
- 大江東|專訪陳爾真:上海感染者日增兩萬,2022-04-08
- 100萬斤蔬菜陸續抵滬 山東多地農產品基地2022-04-08
- 黎巴嫩與IMF初步達成30億美元救助協議2022-04-08
- 最遙遠星系被發現:距離135億光年,每年創2022-04-08
- 守滬·企業在行動|“只要有條件,就會堅持2022-04-08
- 四川啟動1500噸凍豬肉臨時儲備收儲2022-04-08
- 券商股異動,國盛金控漲停,兩大主線值得關2022-04-08
- 財信研究評3月外儲數據:估值因素致外儲下2022-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