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我國經濟延續恢復發展態勢 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增長亮眼
- 中國經濟時報
- 2022-04-21 17:15:39
4月18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一季度國民經濟數據顯示,初步核算,今年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270178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4.8%,比2021年四季度環比增長1.3%。一季度我國經濟面對多重風險考驗,延續恢復發展態勢,總體運行在合理區間,開局平穩。
穩中求進 迎難而上
一季度,國際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國內疫情形勢出現新情況,穩增長壓力明顯加大。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部第二研究室副主任李承健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表示,針對以上情況,各項政策靠前發力、精準發力,著力應對“三重壓力”新變化,政策效果已初步顯現。一是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4.8%,比2021年四季度環比增長1.3%。二是貨物出口額增長13.4%,保持較快增速。三是工業生產相對平穩,一季度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5%。四是制造業投資增長15.6%,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8.5%,對穩投資發揮了重要作用。
但也要看到,經濟發展仍面臨較多困難和挑戰。地緣政治、國內疫情多點散發等不確定性因素突發,疫情對服務業發展的影響仍在延續,尤其是鐵路運輸、航空運輸、住宿、餐飲等接觸性聚集性行業受疫情影響較大。居民消費尤其是服務消費也受到較大抑制。城鎮調查失業率上升,穩就業壓力有所增加。
“穩中求進,迎難而上。”增量研究院院長張奧平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國內外環境受到如此大的沖擊下,我國一季度經濟運行實現這樣的增速,實屬不易。這來自于我國經濟發展的韌性以及政策的積極作為。“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在復雜環境中實現了更深層次的結合,實現了一季度經濟穩中求進,迎難而上。”
高技術產業投資、新基建增長亮眼
受訪專家認為,積極的財政政策以及有效的投資是實現一季度經濟增長的關鍵。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3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上漲9.3%。其中,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8.5%。而基建投資升溫和財政支持密不可分。
相比出口和消費,投資成為一季度經濟數據增長的主要驅動力。一季度,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104872億元,同比增長9.3%。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27.0%,其中高技術制造業和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分別增長32.7%、14.5%。
“從數據來看,代表科技創新的高技術產業投資,尤其是其中的高技術制造業投資是疫情以來經濟發展中持續性的‘亮點’。”張奧平表示,這也代表了我國從粗獷式增長邁入精細化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高技術制造業投資不僅是短期經濟亮點,也是我國未來長期經濟發展的亮點。
北京大學國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蘇劍對本報記者表示,新基建投資的高增長,也是經濟發展的亮點。財政前置發力疊加政策向好使得基建投資持續改善,“新基建”投資力度加大是導致基建投資穩步增長的重要原因。展望未來,預計投資在短期內會維持穩步增長。
盡快打響中小微企業“信心保衛戰”
自疫情以來,中小微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斷斷續續,加之受到外部供給沖擊,上游成本上漲,而需求收縮導致下游產品和服務難以銷出,商業模式難以形成閉環。在這樣的環境下,企業生存愈發艱難。受訪專家表示,當前,不少中小微企業生產經營遇到困境,發展信心持續轉弱成為短期經濟增長的核心“痛點”。
近期我國召開的多個會議議題都與紓困中小微企業密切相關。張奧平認為,當前,宏觀政策已持續發力避免中小企業“信心塌方”。他建議各部門及地方政府盡快打響中小企業“信心保衛戰”,站在微觀市場主體的角度,給予多方位的政策扶持。
如何解中小微企業發展的“燃眉之急”?張奧平建議,給予剛性成本難以負擔的企業專項補貼;政府部門可組織采購一些項目,將訂單給到有能力高效完成的中小企業;通過政府產業引導基金,重點投資能為地方經濟帶來長期發展增量的中小企業等。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員漆云蘭對本報記者表示,短期內,穩定和恢復消費,控制疫情和紓困相關實體經濟,尤其是紓困中小微企業是關鍵。
經濟二季度將進入新一輪復蘇期
隨著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成效,物流、生產、消費等將逐步恢復,經濟發展有望呈現向好態勢。李承健表示,目前,需要落實好已出臺的各項紓困救助和穩增長政策,各方共同努力,統籌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著力穩定宏觀經濟大盤。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高凌云對本報記者表示,今年一季度我國進出口規模在繼續擴張的同時,提質增效也在持續。伴隨疫情好轉和解封的逐步推進,二季度下旬,我國進出口將迎來更大反彈。整體而言,全年保穩提質的目標完全可以實現。
草木蔓發,春山可望。受訪專家認為,經濟運行仍有穩定基礎,隨著政策不斷發力,我國經濟將在二季度進入新一輪復蘇期。對于創新型企業而言,春天或將來臨。
在張奧平看來,創新與資本的高效結合將成為長期經濟發展的重要“亮點”。2022年,資本正在加速流入創新型企業。經濟雖仍在冬季,但資本早已使得創新型中小企業春意盎然。對于大量具備創新能力的中小企業而言,應在盡力實現穩定發展的同時,抓住當前的危中之機,即難得的企業資本化機遇期,走在經濟周期曲線之前,提早規劃清晰的企業IPO及融資路徑,實現長期價值化發展。(記者 王晶晶)
- 一季度我國經濟延續恢復發展態勢 高技術制2022-04-21
- 消金行業頭部機構“強者恒強” 有望在低碳2022-04-21
- 山東五蓮縣發布“招工就業地圖” 充分挖掘2022-04-21
- 河北征集百個畢業生就業創業典型案例 設置2022-04-21
- 上汽集團啟動復工復產壓力測試 加速汽車產2022-04-21
- 貴陽貴安構建產才城融合共興新格局 為“強2022-04-21
- 為什么把國家植物園建立在北京? 三大硬核2022-04-21
- 北京今年熱門賞花地多了近百處 你去過嗎?2022-04-21
- 新疆文旅廳對絲路昆侖古道旅游開發項目進行2022-04-21
- 我國首臺套1兆瓦飛輪儲能裝置在青島地鐵完2022-04-21
- 寧夏電網首次利用3D立體掃描技術還原GIS故2022-04-21
- 商務部:幫助包括外企在內的受疫情影響企業2022-04-21
- 新西蘭一季度通脹創30多年新高2022-04-21
- 浙江紹興將松綁購房限制政策?住建局:尚未2022-04-21
- 部分日企進入復工復產籌備階段2022-04-21
- 北京:保障性租賃房將全裝修成品交房,人均2022-04-21
- 這屆年輕人比想象中狠!《國民閱讀洞察20222022-04-21
- 玻尿酸生意不易做,華熙生物花2.33億入局膠2022-04-21
- 湖南推動海峽兩岸產業合作區建設 2022年計2022-04-21
- 約“惠”春天 新一輪“樂享平谷”惠民消費2022-04-21
- 官方:對非法集資保持嚴打態勢 緊盯養老、2022-04-21
- 北京市場監管:冷鏈食品從業人員實施核酸檢2022-04-21
- 人民幣匯率兩日貶值超1%,為何快速走低、后2022-04-21
- 廣東:力爭到2025年全省職工心理健康服務參2022-04-21
- 天津:讓扶貧產品“走進”工會采購單助力村2022-04-21
- 截至4月17日 沈陽已有1674戶規模以上工業2022-04-21
- 122項!臺灣居民在服貿創新發展試點地區申2022-04-21
- 喜訊!駐鄂央企中建三局一公司再獲兩項境外2022-04-21
- 浙江寧波奉化區今年春茶生產進入尾聲 名優2022-04-21
- 湖北麻城市、通山縣入選全國傳統村落集中連2022-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