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西紅柿為什么越來越難吃?原因終于找到了!
- 大河報·豫視頻
- 2023-07-27 17:47:43
番茄是我們餐桌上常見的一種蔬果,無論是生吃還是烹飪,都能給我們帶來豐富的口感和香味。
然而,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疑惑:為什么現在買到的番茄沒有小時候吃到的那么美味呢?
(資料圖片)
番茄,失敗的登場
南美洲安第斯山脈是番茄的老家,最初西班牙人將野生番茄帶回歐洲。可是,這種看上去讓人很有食欲的蔬果,很多人食用后表現出了頭疼、腹瀉等癥狀,以至于大家稱其成為“撒旦果實”,在花園中僅僅被作為觀賞植物。
難道這是因為番茄有毒嗎?
當然不是,該背鍋的是餐具。
據說,當時盛番茄的盤子是鉛錫合金做的,其中的鉛與番茄酸性汁液發生反應形成的化合物導致了中毒。可惜當時的人們對此并不了解,結果,番茄蒙冤。
另一種說法是當時的人聞到番茄奇怪的味道,且花與曼陀羅(一種有毒茄科植物)比較相似,因此不敢對外表艷麗的番茄下口。
直至 200 多年后,番茄才慢慢從英國皇室的私家花園端上人類餐桌,從此番茄在歐洲逐漸流行起來,后來一路傳播到非洲、亞洲等地。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但這時,就出現了一個問題,皮薄多汁的番茄雖然風味十足,可它們有些嬌氣,一碰一壓就容易壞,很不耐儲存和運輸。這個缺點,使得番茄很難開拓市場,只能在當地村莊或集市中售賣。
味道變淡的原因竟然是……?
番茄難運輸,這在以前影響可能不大,但是后來,越來越多的人在城鎮中居住,農產品從田間地頭到餐桌的距離則越來越遠,番茄的運輸,成了一個必須面對的問題。
因此科學家、育種家們通過研究和多年的育種培育出了產量高、硬度好、耐儲運、抗病強的番茄品種,豐富了我們的菜籃子,也大大提高了農民的收入。
但是問題它又來了。
農民想要番茄賣得好、有錢賺,要的是產量高、抗病好(少打農藥)、采收方便(硬度高)的品種;
消費者在挑選番茄的時候,首選的是果實看起來比較紅,但是又不能太軟(容易壞掉),個頭大一些的品種;
因此育種家為了培育的番茄品種能賣得好,得到廣大農戶認可,就要培育出產量高、抗病性好、耐儲運、著色均勻的品種。
但是,這也導致了番茄風味基因在番茄商品化的過程中一步步丟失。
在方便番茄運輸的育種方向上越走越遠后,我們發現番茄的糖、酸、揮發性香味物質等物質的含量在逐漸降低,而這些物質的含量,又與番茄的風味息息相關。
結果,番茄越來越耐儲存,但原本汁水充足、沙軟多汁、香味獨特的番茄,開始變得味道寡淡、質地堅硬了。
除了育種方面的影響,番茄在不同成熟時期采收,也會影響番茄的味道。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番茄分為綠熟期和紅熟期,在綠熟期即可進行采摘,這時番茄果實還比較硬又有點綠,比較適合機械采收和運輸,經過幾天的運輸,這時候到達超市和市場就正好就到達了番茄的紅熟期,這種采收方式不僅大大降低了在運輸途中的損失,還延長了番茄售賣時的貨架期。
但是,在植株上進行紅熟的番茄內部淀粉充分水解,風味會比那種早早采摘之后成熟的番茄要好不少,可惜這樣的番茄禁不起運輸,咱們也不太容易吃到了。
總之,一句話概括,現在的番茄,它不好吃了。
番茄,還有機會重回過去的美味嗎?
好消息,答案是肯定的。
近些年人們生活品質提高的同時,大家對番茄等蔬菜水果的風味也有了更高要求。為了滿足這種需求,對于番茄風味基因的相關研究,正在一步步進行,育種工作也在逐步開展。筆者也有幸進行過番茄品質相關研究,后續也會繼續對現有番茄品種進行風味改良,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就能讓大家重溫小時候的味道。
其實,番茄只是眾多蔬菜、水果等作物的一個縮影,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只是“新鮮”的水果蔬菜已經無法滿足挑剔的食客,吃飽的需求變成了吃好、好吃、吃出健康。因此育種方向也從注重產量變為了更加注重味道和營養,以及更多地考慮消費者的需求。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譬如大白菜、冬瓜、西瓜、南瓜這類個頭比較大的蔬菜,以前大家是總覺得越大越好,一家七八口人,買一個大白菜就能吃一頓;而現在小戶家庭越來越多,一家往往就三四口人,買一個可吃不下,因此近些年一些小型化的蔬菜水果更受消費者歡迎,如貝貝南瓜、娃娃菜、迷你冬瓜、小型西瓜等等,這些都是在根據消費習慣改變而做出的育種上的調整。
他們就是我們兒時回憶的追夢人
當年,國外的番茄種子價格高昂,咱自己種出來也無法留種,當時一粒番茄種子要幾毛錢甚至幾塊錢,種一畝番茄,光是種子,農民的花費就得數以千計,成本大大提高。而我國番茄育種的進步,則讓農民的負擔減輕了不少。
說到番茄育種,不得不提到東北農業大學的李景富教授,他是我國著名的番茄育種專家,被農民們親切地稱為“中國番茄大王”。他用了五十年的時間趕超國外番茄育種技術,幫助許多農民擺脫貧困。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李教授曾講述他在國外考察時,看到飯桌上紅紅的番茄,特別心動,當時他就下定決心:我們也要培育出這樣好的番茄!
平時李教授總是泡在他的大棚中,雜交授粉、田間管理、品質鑒定自不必說,沒有科研助理,他就親自挑水澆地,白天水不夠就趕著晚上澆。就是這樣一點一滴的努力,帶來了豐厚的回報。
功夫不負有心人,李景富教授帶領東農蔬菜團隊已經收集培育番茄種質資源 2000 余份、育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番茄新品種 27 個,部分替代了昂貴的“洋品種”,部分品種遠銷俄羅斯、印度等國家。
他說,他想再干十年,讓中國的番茄品種完全替代國外進口品種,續寫好中國番茄夢的新篇章!
番茄的味道,從小時候記憶中的濃郁香甜到現在的稍微有點寡淡,再到將來的重拾回憶、風味依舊,我們將迎來的不僅僅是小時候番茄風味的回歸,更是農業現代化、生活水平、科技水平的高速趕超。
也許未來某一天我們還會再回憶,跟我們的孩子講述那段歷史:那時候我們吃的番茄,沒什么味道,還梆梆硬......
策劃制作
作者丨張聰 農藝與種業專業蔬菜方向研究生
審核|楊來勝 蘭州農科院研究員
策劃|丁崝
責編丨丁崝
關鍵詞:
- 現在的西紅柿為什么越來越難吃?原因終于找2023-07-27
- 2023山西呂梁市嵐縣公益性崗位征集用人單位2023-07-27
- 防御臺風“杜蘇芮” 福建泉州緊急動員“三2023-07-27
- 一對老年夫妻在列車上占座還不愿讓出?鐵路2023-07-27
- 張家口:塞外山城今朝更好看2023-07-27
- 重慶移動聚焦“三強”激活高質量發展新動能2023-07-27
- 汪旭暉:工業時代的壟斷思維不適用于平臺經2023-07-27
- 四度亮相ChinaJoy 高通攜手行業重量級合作2023-07-27
- 重磅!武穴市17個融合型教聯體正式揭牌成立2023-07-27
- 持股比例變動達5%未及時信披 羅欣藥業控股2023-07-27
- 【圖片新聞】書香伴暑假2023-07-27
- 快來!河南這些景區,背古詩免門票2023-07-27
- 云南德宏:守護當“夏”讓平安觸手可及2023-07-27
- 極光機制可能在整個太陽系中普遍存在2023-07-27
- 一票難求,天下苦“黃牛”久矣2023-07-27
- 中國南寧—越南河內定期跨國客運班線恢復試2023-07-27
- 優咔科技亮相上汽大眾展示日并展示多項創新2023-07-27
- 天津津靜線市郊鐵路線路圖一覽2023-07-27
- 天水市甘谷縣:花椒飄香季 椒農采摘忙2023-07-27
- 至臻畫質、高清帶感,聲網實時高清超級畫質2023-07-27
- 北京巡游定制公交日均服務近2000人2023-07-27
-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報告呼吁在教育中合理應用2023-07-27
- 參觀高校,重在體驗而非“買買買”2023-07-27
- 從打卡式旅游到City walk 年輕人為何慢下2023-07-27
- 油價進入“8元時代”2023-07-27
- 賣到脫銷!這里的黃金1克便宜100多元!代購2023-07-27
- 知名網紅自爆患癌!這4類人群警惕甲狀腺癌2023-07-27
- 直擊股市:底部已經清晰 上攻欠火候2023-07-27
- 金融監管總局:商業銀行上半年累計實現凈利2023-07-27
- 買賣房產稅費有變?只是政策匯總2023-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