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李氏宗親“尋根” 超630冊族譜匯展“李氏故里”隆堯
- 中國新聞網
- 2024-10-19 18:52:26
中新社邢臺10月18日電 (裴國榮 張鵬翔 潘志方)“國有史,方有志,族有譜,這些泛黃的族譜藏著故土的根與情,更藏著中華文明的代代傳承。”世界李氏宗親總會秘書長、臺灣李氏宗親總會秘書長李建國18日稱。
當日,伴著秋雨,李氏先祖曇公誕辰2337周年暨全球李氏中國·隆堯2024年祭祖典禮在河北省邢臺市隆堯縣舉行。800多位海內外李氏宗親參加祭祖大典,并帶來630多冊李氏族譜交流展覽。
被譽為“唐堯圣地、李氏故里”的隆堯歷史悠久。據史書記載,戰國名將李曇因功被封為趙國柏人侯,葬于柏人城西(今隆堯縣雙碑鄉)。李曇生四子,四子李璣在此繁衍生息,成為柏人望族,史稱“趙郡李”;長子李崇,西去隴西,子孫繁衍為“隴西李”。
“隆堯作為李氏重要發源地,自2018年承辦全球李氏懇親大會以來,每年10月海內外李氏宗親都會齊聚這里懇親祭祖。”隆堯縣趙郡李氏宗親聯誼會會長李占杰說,為加強交流,追溯“來路”,此次特意匯集了海內外630多份李氏宗親族譜進行展覽。
10月18日,超630冊族譜匯展“李氏故里”隆堯。與會嘉賓參觀李氏族譜展。王鑠 攝
“譜牒是民間社會賴以辨析血脈、認祖歸宗、凝聚家族、傳承文化的一個重要的傳統文明習俗記錄與儀典證據。”李占杰說,630多冊族譜集中展示,是李氏族譜歷年展出最多的一次,有些族譜記載了40多代,尤顯珍貴。
“目前,中國李姓人口超過1億人。”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姓氏文化工作委員會原執行會長、姓氏與家譜文化學者王大良說,中華傳統文化是由每個姓氏支撐起來的,姓氏文化要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才能更好被當代借鑒。(完)
關鍵詞:
- 全球李氏宗親“尋根” 超630冊族譜匯展“2024-10-19
- 國考報名時間將過半:熱門崗位競爭超“兩千2024-10-19
- 中央氣象臺:19日起中東部將有大范圍雨雪天2024-10-19
- 有人文溫度的科技創新 用老年視角“解碼”2024-10-19
- 強冷空氣持續發威!周末中東部多地氣溫創新2024-10-19
- 冷!雙休日北京氣溫繼續下滑 明天小雨來襲2024-10-19
- 層林盡染、云海壯觀、稻浪翻涌……金秋十月2024-10-19
- 內蒙古首府邀請在呼11國外籍人士秋日訪青城2024-10-19
- 吉林銀發族愛上“硬派健身”:享受挑戰極限2024-10-19
- 萬里山河路 | 古堡“蝶變” 農旅“出圈”2024-10-19
- 偉大轉折的起點,“進入黎平就看到了黎明”2024-10-19
- 海外華媒探訪“江南望郡”江西吉安:千年廬2024-10-19
- 四川色達校園見聞:藏族孩子愛上“新家”2024-10-19
- 演員胡歌、陳龍為之發聲 第十屆上海國際自2024-10-19
- 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區一自建房發生火災 致72024-10-19
- 2024年面向東盟工程創新發展論壇在廣西南寧2024-10-19
- 廣東清遠全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旅游度假目的2024-10-19
- 江蘇江陰邀海內外客商“共建更好的江陰、迎2024-10-19
- 港澳臺僑學子“青春山海行” 與鄉村孩童相2024-10-19
- 內蒙古小鎮父子的移動“星空影院”2024-10-19
- 煙臺海岸警察孫建豪:做漁民心中的“燈塔”2024-10-19
- 已有超400萬名青年參加“廣州成人宣誓”系2024-10-19
- AI賦能畫質和交互升級,海信電視正在重塑AI2024-10-18
- 哥弟月子中心榮膺全國首批五星級月子保健機2024-10-18
- 杰克科技14年銷量霸主:工業縫紉機市場的領2024-10-18
- 【京粵名醫親診】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胡肇衡教2024-10-16
- 《毒液:最后一舞》預售火爆開啟 背水一戰2024-10-15
- 京東官宣:京東超市采銷直播間與李佳琦同步2024-10-15
- 超值超混?越級駕享 凱翼昆侖iHD體驗營(2024-10-14
- 2024 VDC IoT:開放智聯,共創萬物互聯新時代2024-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