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穿越鰲太線遇險 親歷者:人生中的慘痛教訓
- 央視新聞客戶端
- 2025-03-02 13:31:46
這條線在七年前,就被當地政府以公告的形式禁止穿越。公告第五條提到:對因非法穿越活動造成的人身傷亡等事故,責任由組織開展非法穿越活動的單位或個人承擔。即便如此,仍有驢友選擇野山路進入。孫亮進山后不久,手機便丟失信號。在他記錄的畫面里,山上的積雪可以蓋過雙腿,每天保持著10公里的路程前進。大風刮來,每前進一步都顯得艱難。
一路上都是無人區,這意味著沒有任何補給的可能。進山第四天,意外隨之而來。充電寶、手機、對講機接連凍到關機。周圍是大石頭匯聚而成的石海,孫亮徹底迷失在茫茫雪海之中,只能憑借頭腦中對出口方向的大致判斷,繼續前行。
孫亮:我每天都要看看地圖,出口那個方向我是知道的,但是位置我是不確定的,我只能按那個方向走,當時一下子就沒電了,慌張了一下。因為我已經到了半山腰,而且返回的難度更大,而且需要更多的體力。在這兒喊救命,都沒有什么回答。因為是一個人,我不確定有沒有救援隊來救我,當時只是想靠著自己走出去
借助以往驢友穿越鰲太線的畫面可以看出,此時的孫亮陷入了絕境。然而意外接踵而至,孫亮在霧中不慎崴腳,從山坡滾下后失去意識。等醒來后,他發現背包破了,水杯、帳桿、氣罐、食物悉數丟失,手腕還骨折了。
孫亮:因為我穿的冰爪,當時那個情況太風太大了,我就沒脫。那個石板上面太滑了,也是斜的就沒踩穩,兩次滑墜。當時腦子只有一個想法,就是出去。太年輕的我不甘心死在這,我的夢想還沒完成,我想做高山向導,幫別人完成更多的雪山夢
進山第六天,孫亮已經出現了幻聽、幻覺。忍饑挨餓,又帶著強烈的疼痛,只能繼續朝前走。餓了,喝溪水充饑、含點牙膏當糖吃。不然就撿點兒前人吃剩的東西。進山第七天,遲遲收不到孫亮消息的家人,還在焦急中四處在社交平臺發消息,撥打求助電話尋人。
李剛是當地一支成立于三年前的公益救援隊成員。和隊里其他人一樣,平時有各自的工作和生活。收到求助信息后,當晚便和15名成員驅車趕往太白縣城尋找孫亮。
救援分為五路,從不同方向進山,約定好如果兩天內沒找到孫亮,便要把整個鰲太線再走一遍。雖然都是專業人員,但冬季極端惡劣的自然條件下,各種危險也拖拽著搜救進程。有參與搜救人員講述,所在的小隊被一只羚牛攻擊;還在翻懸崖、踏深雪時全員負傷。
李剛:剛下過雪還有懸崖路段,然后就特別危險,還發現了一些貓科動物的腳印。我感覺得這都是對我們的整個搜救來說都是威脅比較大的存在。當時覺得確實有凍麻木了,但是一想的是被困者還在山上,大家就是互相鼓勵。
孫亮:我的手當時也骨折了,手跟腳都比較疼痛。一直往前走,走累就歇,當時他們在這說話,我以為是幻聽。他開始跟我確定身份的時候,我才知道是救援隊。太長時間沒見到人了吧,也有點激動。當時救援隊跟我說的會要是我那天沒下來后是第二天會連續下三天暴雪,想想這個問題我就有點后怕。
李剛:我想這娃肯定是餓壞了,然后看到我們特別激動。我們也更激動,因為找到了(非法穿越)鰲太線近五年以來唯一的一個活著出來的人。發現他之后第一時間給予了能量補充啊。葡萄糖、蛋白質,以及是給他煮了方便面。同時在那的時候還給孫亮檢查了身體。然后我們的隊員就攙扶著他往下走。
獲救后,孫亮被送往醫院救治。太白縣應急管理局表示,在和其家人協商后,孫亮需要支付8萬元救援費,來承擔為營救他參與救援人員的車馬油料、住宿費用等。而他本人也將在近期,返回事發地有關部門,接受違法穿越所帶來的處罰。
李剛:對于收費救援這個事我們秉持著很謹慎的態度。一方面我們是來自社會的各個方面,大家救援投入的人力物力、吃住型裝備都需要花錢,而這些錢是沒人給我們補貼的,所以我們很矛盾。我們就希望通過這次鰲太救援孫亮這次事,對后人起一個警醒作用,告訴他們做什么事都是有代價的。
孫亮:這一段經歷應該是人生中一次慘痛的教訓。這件事情是我做的不對,太不負責任了。別人也是冒著生命危險去進入禁區去救我的,我會深深地記著這段經歷,提醒我沖動的后果。
中國登山協會和陜西省登山協會曾聯合發布鰲太穿越事故調查報告提到,在2012年至2017年夏季的5年內,鰲太線上已累計失蹤、死亡驢友多達46人。事實上,去年,我國境內共發生戶外探險事故335起,其中徒步占事故數量最多,涉事人數約占73%。對于擅闖景區、違規穿越等行為,多地都亮起紅燈。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似乎是強調某種英雄氣概,但明知山不讓進,卻偏要進山,這就不是什么英雄氣概了,而是各方都可能付出代價的行為,無人區出臺禁行規則其實是一種對人和大自然的雙重保護,但不聽勸就可能蘊藏巨大的危險,并讓社會承擔相當大的代價。
關鍵詞:
- 非法穿越鰲太線遇險 親歷者:人生中的慘痛2025-03-02
- 關注!3月1日起,一批國家標準將實施2025-03-02
- 周琪代表:以務實態度促兩岸同胞心靈契合2025-03-02
- 楊武云代表:麥田里的“基因解碼者”2025-03-02
- 郭文標:“海上守護神”逐浪43載2025-03-02
- 代表委員談AI:它會取代醫生嗎?2025-03-02
- 盛弘代表:“平底鞋”走社區 希望讓“煙火2025-03-02
- 武漢臺胞觀《哪吒2》 嘆“兩岸文化血脈相2025-03-02
- 徐鳳秋代表:以畫筆勾勒美麗鄉村畫卷2025-03-02
- 三月春暖 花開爛漫 漫卷春色在神州大地漸2025-03-02
- “微笑北京”志愿服務品牌計劃發布2025-03-02
- 大型話劇《三家巷》在惠州演出2025-03-02
- “乾坤灣”命名者張士元:解碼二月二“龍抬2025-03-02
- “何以上海·志在上海”對話講壇啟動 首場2025-03-02
- 2025年上海頭腦奧林匹克創新大賽開幕 AI時2025-03-02
- 山東迎近年來最大規模歐洲入境旅游團2025-03-02
- 平陸運河累計完成投資突破500億2025-03-02
- 覓古籍之美 聞香識敦煌 外國留學生等在上2025-03-02
- 馬祖原創音樂劇首“登陸” “語同音”演繹2025-03-02
- 搶花炮唱侗歌 廣西多彩民俗歡度“二月二”2025-03-02
- 微眾銀行攜手深銀保消促會創新調解宣傳新模2025-02-28
- 一年賣出2個億,SHOPLINE如何助力閃極登上2025-02-26
- 助力香港高校學歷核驗,跨境數據驗證平臺再2025-02-25
- 啟信寶文旅產業洞察:廣東存續企業近8萬家2025-02-21
- 微眾銀行助力富融銀行核心系統換新,打造深2025-02-21
- 走進冰力達LOGO | 了解其內涵與魅力2025-02-21
- 粵信科技董事長出任中信控股董事局主席,共2025-02-21
- 鴻威·2025第16屆亞太制冷展:向“新”出發,2025-02-20
- 靈動創想引領文創行業新風向,攜手IPTV登陸2025-02-11
- 服務實體,數智創新:《中國數字普惠金融發2025-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