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鈺:當好飛機“神經系統”專科“醫生”
- 中國新聞網
- 2025-03-09 18:11:46
李玲鈺為新員工進行實操授課。周佳楠 攝
作為中航工業首席技能專家、中航工業成飛飛機電纜首席操作技師,從這里飛向天空的每一架飛機身上,都是由李玲鈺及其團隊所制造、檢測和排故完成的飛機電纜來完成“神經信號的傳輸”。可以這么說,她們就是飛機“神經系統”專科“醫生”,從生產、交付到維修、維護,隨叫隨到。
20年來,李玲鈺不僅在飛機電纜工作領域實現了多項技能創新,且培養了一支不論在哪里,都能打硬仗、敢打勝仗的強韌之軍。“通過努力讓飛機‘神經系統’更加靈敏矯健,把自己的人生與航空事業緊密關聯,感到無比驕傲。”李玲鈺稱。
李玲鈺的家鄉在四川巴中的山區,家中經濟條件有限。李玲鈺還記得,中學每學期學費是500元,為交學費,父親農忙時種地,農閑時外出打工,母親則留在家中,一邊操持家務,一邊照顧姐妹倆。年幼的李玲鈺不知道山的外面有什么,但知道,能改變命運、改變家庭境況的只有自己。通過努力,李玲鈺考上了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成航院”),開始了與飛機結緣的人生歷程。畢業后,又以優異成績通過校園招聘進入成飛,一頭扎進飛機制造“神經系統”工作中。
電纜線束作為飛機的“神經系統”,遍布飛機全身各個部位。一旦中間任何節點連接不暢,就會導致信號傳輸出問題,導致一些部位“不聽指揮”。這項工作,不是普通人想象中“用絕緣膠布接電線”那么簡單。李玲鈺介紹,飛機所用電纜線束有粗有細,規格、標識各有不同,尺寸極小,通常會直接打印在線束上。各個分支線束也各有代號,很多代號十分相近,稍不注意,就會連接錯誤。連接過程中,還需壓接,再通過連接件連接線束,任何一個環節都不容失誤。
作為專科“神經系統醫生”,李玲鈺所在團隊要負責對每一架飛機的“神經系統”問題“診斷”和“治療”;進而,還包括每一型飛機的優化、設計和測試工作。按照作業要求,電纜工作必須在斷電環境下進行。而制造、檢測、保養和維護等環節,其他系統的大多數工作卻要在通電環境下完成。因此,為了不影響生產計劃,李玲鈺及其團隊需在其他系統完成后再進行,往往是在晚上開展作業。“有時干到后半夜,實在困了,就靠著工裝架子或梯子休息一會兒。”李玲鈺稱。
工作中的李玲鈺。徐博 攝
此外,更多工作都是在濡濕的盛夏或酷寒的冬夜,守在或密不透風,或寒如冰窖的外場環境中完成。自從干上了這一行,日常工作之余,李玲鈺經常思考,有沒有什么辦法能提升工作準確度、檢測工作質量?通過千百次試驗實踐,李玲鈺發明了“李玲鈺屏蔽線剝線法”,實現了導線外絕緣層的快速剝離。同時,她還積極探索、試驗引入了多種技術和工具,提質增效。
2025年,李玲鈺從事電纜線束工作第20年,她榮獲了2024年度“全國三八紅旗手”稱號。如今,這個大山里長大的女孩已成為飛機“神經系統”領域專家。(完)
關鍵詞:
- 李玲鈺:當好飛機“神經系統”專科“醫生”2025-03-09
- 渝萬高鐵雙流村隧道順利貫通2025-03-09
- “光影映紅棉,禮贊英雄城”——2025年“英2025-03-09
- 廣西南寧青秀山首屆黃花風鈴旅游季啟幕2025-03-09
- 柳玲玲委員:守護洞庭湖碧波青綠2025-03-09
- 舌尖上的長安春醒時:一茬鮮芽品“春韻”2025-03-09
- 鄂西山區留守兒童的“城市初體驗”2025-03-09
- 廣西南寧“花神巡游”演繹千年民俗盛典2025-03-09
- 西藏色季拉山國道雪夜堵塞 邊防官兵緊急疏2025-03-09
- 冷空氣影響減弱 廣東氣溫回升開啟暖濕模式2025-03-09
- 人社部部長:今年就業市場開局良好2025-03-09
-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城市更新是城鎮化發2025-03-09
- 第29屆法語活動月華南地區系列活動啟幕2025-03-09
- 民生主題記者會丨民政部:重點抓好困難群眾2025-03-09
- 檢修臺前的玫瑰:不放過每一個數據,追求毫2025-03-08
- 北京中小學秋季開學起開設AI通識課 每學年2025-03-08
- 董明珠表示女同志要有制勝的信心2025-03-08
- 周云杰回應網友調侃:我欣然接受2025-03-08
- 高墻內的“擺渡人”:以愛為光以威為盾的警2025-03-08
- 四川省紅十字會“她”力量:愿以微光聚星河2025-03-08
- 香港沙田新城市廣場女神節獨家專屬禮遇2025-03-08
- 社區“女管家”崔秀楠:早看窗簾晚看燈 時2025-03-07
- 江西瑞昌:科技賦能助力長江生態保護2025-03-07
- 訪浙江“益心為公”志愿者:公益訴訟守護運2025-03-07
- 絳州“蝶變”: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按下“煥新2025-03-07
- 湖北宜昌組建“萬人紅娘團” 為幸福牽線2025-03-07
- 盲人協會主席:我觸摸到進步的溫度2025-03-07
- “90后”青年投身親子教育:豆芽帶來靈感2025-03-07
- 江西鄱陽湖南磯濕地監測到候鳥超7萬羽2025-03-07
- 國內首艘“純電+直翼舵槳”公務船“海巡1072025-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