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產里的中國:擺脫“高冷范兒”做文化創新者
- 中國青年報
- 2022-03-16 16:02:41
青年是國家事業和民族復興的希望和未來,他們的使命和擔當,承載著強國新征程的前途和命運。在年輕人成長成才的過程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滋養和浸潤不可忽視;文化的血脈賡續、精神的弘揚傳承,融于中華五千年文明的基因密碼中,代代永續,綿延不絕。
我長期在文化遺產保護行業中工作,深刻地感受到,文化遺產的保護不是目的,利用也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傳承——傳承的對象是當代和未來。而青年,正是整個社會力量中最積極、最有生氣的力量。
在故宮博物院工作時,感受最深的就是年輕人越來越喜歡古老的紫禁城、正青春的故宮博物院。古老與年輕,不再是溝壑相隔、遙遙相望,而是愛敬相融、攜手同行。溝通兩者之間的一股重要力量,也包括《我在故宮修文物》《國家寶藏》《上新了,故宮》等年輕態節目的助力。這些節目打開了我們和年輕人對話的通道,讓他們開始關注故宮、走近故宮、享受故宮文化、把故宮文化帶回家。
故宮只是中國眾多世界遺產中的一員,廣袤中華大地上還遍布著熠熠生輝的遺產寶庫,它們也需要被關注、被發掘、被認知和被理解。可喜的是,在今天,年輕人關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情日益高漲、蓬勃奔涌。
讓更多的年輕人透過世界遺產這扇窗口,了解、認識、愛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并成為堅定的守護者和傳承者,是時代交給遺產工作者的命題,也是我們必須踐行的時代使命。
擺脫“高冷范兒”,做文化創新者
我一直有個愿望,就是要讓世界遺產融入民眾的現實生活,讓更多的年輕人愛上中華傳統文化,讓中國的世界遺產以鮮活的文化姿態走向世界。為了這個愿景,幾十年來我在各地中學和大學校園巡回演講了數百場,寫作了70多本書。但是,傳播面到底有多大?
《我在故宮修文物》紀錄片一上線就有9000萬人次的觀看量,我們需要以多種形式傳播中華傳統文化。這也是我們為什么下決心通過《萬里走單騎——遺產里的中國》聚焦世界文化遺產傳承的原因——以適應時代更新的信息技術和形式,來做面向大眾特別是年輕群體的文化傳播。
世界遺產因其歷史厚重性和專業門檻高而鮮為人知,又因其所凝結的突出價值和獨特地位而亟待為人所知。如何使世界遺產擺脫曲高和寡的“高冷范兒”,在知識輸出和大眾理解之間建立橋梁,在歷史追溯和當代需求之間建立聯結?這需要有立意、有創新。
這里面有三個關鍵詞:一是“紀實”,即腳踏實地地行走、交流、探訪、體驗和實踐,深入各具特色和價值的遺產地,真實地展示遺產地的景觀奇絕,生動地呈現人文圖景,原本地揭示歷史秘境,思辨地探討當下發展。
二是“互動”,通過互動來拉近與紀實對象的心理距離,也就拉近了與大眾之間的距離。紀實對象包括世遺守望者、歷史揭秘者、考古發掘者、慕名旅游者、幸福居住者等多種群體。
三是“綜藝”,學術知識如何表達,互動過程如何切入,怎么能讓世界遺產可觀、可讀、可賞、可品。我們通過棚內演繹、戶外交流、互動參與、沉浸體驗和科技植入等綜合藝術形態,構建能吸引新時代年輕觀眾的語態語境。
我們知道,今天的年輕人有自己的知識儲備、思考方式、思維特點和信息獲取渠道,他們早已不滿足于灌輸和教科書式的說教。所以,我們要開啟的是他們遨游在世界遺產中的文化趣旅、哲旅和新旅。
激發世界遺產的青春力
事實上,世界遺產領域一直都關注年輕群體及相關話題。自1995年開始,每屆世界遺產大會同期舉辦一次世界遺產青年論壇,聚焦年輕人的關注和思考。面向全球的世界遺產教育項目、志愿者項目和各類獎項設置,也都將年輕人作為主要目標群體之一,開展活動,總結經驗,推薦做法。
鑒于此,我們把遺產向導組合設定為“萬里少年團”。一方面,面對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我們有著“我們都是少年”的敬畏之心;另一方面,考慮到各成員的年齡、閱歷等方面的差異,為了讓代際間的對話有增強共鳴的契機,我們鼓勵年輕人用自己的視角表達對世界遺產的看法,也為世界遺產文化的話題傳播帶來更多可能。
同時,我們策劃了一些兼具大眾參與性、文化儀式感、藝術表現力的事件。比如,洛陽的“五朝華服復原秀”、景德鎮的“瓷之宇宙展”、揚州的“多米諾骨牌大運河”,將傳統文化轉化為時尚的視角、創新與匠意的結合和現代裝置的呈現;安陽殷墟的無人機表演、周口店的隔空“對話北京人”、觀看北京中軸線的升旗儀式,將世界遺產精神轉化為致敬當代、致敬人類、致敬各行各業奮斗的人們。這些激發好奇心、表現青春力的破圈表達形式,吸引了更多年輕人的目光投向此處,展現了傳統文化的勃勃生命力。
世遺的煙火氣與美學力
世界遺產不僅有古代的,還有現代的、當代的,它不是凝固在一個歷史階段,而是經過歷代傳承;世界遺產的價值要素不僅有物質層面,還有與之互為表里的非物質層面;世界遺產的保護和管理不是空中樓閣,而是有很多文物工作者和當地民眾,為這些遺產所付出的努力和表現出的熱愛。
所有這些,都讓世界遺產富有“煙火氣”,呈現出最為鮮活的一面。所以,我們走進了世界遺產所在地的市井生活,挖掘世界遺產中的生活方式,探尋遺產原生地的前世今生,喚醒內心深處的共鳴;還走進了世界遺產保護者的工作生活日常,展示他們在世界遺產保護和管理上的家國情懷、弘揚守土有責和大國工匠的精神。
每一處遺產都有獨特的美,從美學的角度發現遺產,全方位地透過“美”來呈現中華大地的多彩景觀和中華文化的魅力無窮,正契合于文化傳承正青春的寓意。武夷山的森林交響音樂會、廬山的詩詞大會……文化遺產既訴說著中國人至善至美、至真至美的樸素情感,也承載著我們對美麗中國、美好生活的寄托。
我們通過行走、追尋和求索,呈現中國獨特的景觀和歷史文化脈絡,講述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尋找和守望中華文化根脈的故事,彰顯自古以來的文化精神,勾連歷史與現實的價值,關注當下的文化表達。
放眼中華五千多年的文明發展歷程,其中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規范,孕育了優秀傳統文化。我們要充分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將其作為涵養當代青年優秀品質的土壤和源泉。
我們以積極主動的傳播動能,讓觀眾特別是青年群體,共情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髓,在認知、了解、感悟、喜愛和傳承的演進中,深刻體會中國特色,更加堅定文化自信,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產生綿延的愛國動力。(單霽翔)
- 設計制造中國第一架飛機的人是誰?中國第一2022-12-30
- 鹿邑男子踩冰入坑救起倆娃 獲阿里天天正能2022-12-30
- 環球資訊:國家衛健委:中國退燒藥產能可以2022-12-30
- “球王”貝利去世 享年82歲2022-12-30
- 低溫天氣對健康有哪些危害?如何健康度過寒2022-12-30
- 為維護年末流動性平穩 央行連續開展逆回購2022-12-30
- 藍領群體就業呈現新趨勢 直播招聘成求職新2022-12-30
- 2021年全國平均工資多少?哪兒的人最能“花2022-12-30
- 聞雞起舞的歷史人物是誰?聞雞起舞的聞是什2022-12-30
- 知網是做什么的?知網是國企還是私企?知網2022-12-30
- 絲綢之路的意義是什么?絲綢之路的起點和終2022-12-30
- 兩寸照片的尺寸是多少?手機怎么調整照片二2022-12-30
- 不為五斗米不折腰是誰?不為五斗米不折腰的2022-12-30
- Z開頭的火車是什么車?z和t開頭的火車的區2022-12-30
- 自由落體速度每秒多少米?自由落體速度與質2022-12-30
- 哈爾濱特產有哪些?哈爾濱特色十大名小吃都2022-12-30
- 觀速訊丨實用版藥品代理合同模板分享 實用2022-12-30
- 我的樂園作文怎么寫 我的樂園作文范文欣賞2022-12-30
- 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測驗卷分享 小2022-12-30
- 環球快看:母親節活動主題標語有哪些 母親2022-12-30
- 挽留愛情的句子有哪些 挽留愛情的句子合集2022-12-30
- 滾動:教師節賀卡手工制作教程介紹 教師節2022-12-30
-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譯文是什么 《2022-12-30
- 【世界快播報】移動端網頁設計方法有哪些 2022-12-30
- 孩子夏令營注意事項主要有哪些 孩子夏令營2022-12-30
- 當前快看:筆記本硬盤常見故障有哪些 筆記2022-12-30
- 英語常用單詞有哪些 英語常用單詞翻譯合集2022-12-30
- 初一英語要點知識歸納總結 初一英語要點知2022-12-30
- 藝考鋼琴考試有哪些注意事項 藝考鋼琴考試2022-12-30
- 今日關注:什么是產品三維動畫 產品三維動2022-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