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歲姑娘被查出肺結核!醫生提醒:這病好發于年輕女性
- 錢江晚報
- 2023-06-10 12:20:44
潮新聞客戶端 記者 何麗娜 通訊員 夏澤海
【資料圖】
近期,12歲的姑娘小李(化名)染上了一種“怪病”,反復咳嗽咳痰,起初家長以為孩子是感冒了,自行買了藥,可藥是吃了一堆,情況反而越來越糟:咳嗽咳痰沒緩解,還逐漸出現了胸悶氣緊的癥狀,嚴重影響孩子正常的學習生活,著急的家人急忙帶著小李來到杭州師范大學附屬醫院就診。
經檢查,醫生發現小李并不是普通感冒,而是得了肺結核。
結核病科蘭海平主任醫師立即安排小李住院,支氣管鏡檢查后,發現其兩肺結核感染,最糟糕的是,右主支氣管狹窄伴干酪壞死。
在結核病科接受了三個月的抗結核治療后,小李兩肺的病灶吸收好轉,但右主支氣管狹窄仍然狹窄非常明顯,需進一步行支氣管鏡下介入手術,擴張狹窄的氣管。
經驗豐富的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主任呂群主任醫師查看了小李的病史和胸部CT,發現她的左主支氣管完全閉塞,需緊急安排手術——因為閉塞時間越長,左主支氣管越容易出現扭曲變形,再通更加困難,手術風險越大。
專家團隊在會診研討后,考慮到患者年齡小,病情危急,支氣管狹窄嚴重,需評估后行支氣鏡下球囊擴張術或氣管鏡下支氣管支架置入。
團隊在術前電磁導航定標評估右主支氣管狹窄程度,可見小李右主支氣管存在絲絲縫隙,可采取支氣管鏡下球囊擴張,選擇合適球囊,并在球囊擴張5次后在右主支氣管管腔入口行冷凍凍融,進一步擴張氣管,一系列操作后,小李氣道明顯擴大,手術成功。“謝謝你們!我終于又可以大口大口地呼吸新鮮空氣了。”小李對醫護人員連聲致謝。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支氣管結核又稱支氣管內膜結核(TBTB),是指發生在氣管、支氣管粘膜和粘膜下層的結核病。
成人最常見的感染途徑是,肺內病灶中結核分支桿菌直接植入支氣管粘膜,肺內病灶也可通過支氣管周圍組織侵及支氣管粘膜;結核分支桿菌也能經血行播散和淋巴引流首先侵襲支氣管粘膜下層,然后累及粘膜層。
這些結核有明顯的肺泡病灶,相對容易診斷,而單純支氣管內膜結核則比較“棘手”,因影像學沒有特殊改變而難以診斷,往往要通過支氣管鏡檢查,相應治療也有難度。
“不明原因的咳嗽背后有很多可能性,不同年齡段不同病史的人群情況都不一樣,需盡快就診,明確診斷是關鍵。”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主任呂群主任醫師介紹,青年女性是支氣管結核的好發人群,但像小李這般年輕的患者她也是第一次遇到。呂群主任醫師提醒肺結核患者要定期隨訪,如果咳嗽、咳痰、喘累的癥狀遲遲不緩解或好轉后又逐漸加重,需盡早做支氣管鏡檢查,切勿放松警惕;若被確診為氣管支氣管結核,請及時對癥治療,避免貽誤病情。
關鍵詞:
- 12歲姑娘被查出肺結核!醫生提醒:這病好發2023-06-10
- 圖說一周遂昌_全球時快訊2023-06-10
- 河南省信陽市發布高溫橙色預警2023-06-10
- 要聞速遞:東方衛視2013跨年晚會開場(東方2023-06-10
- 微軟準備在加拿大新建實驗室 將配備公司在2023-06-10
- 環球短訊!王楠跪在地上指導女兒打球,鼓掌2023-06-10
- 他又來了!內馬爾繼續現場觀戰G4 賽前與好2023-06-10
- 環球快資訊丨社保問題在線咨詢平臺_社保問2023-06-10
- 耐信說明書用法用量_耐信2023-06-10
- 首因效應是什么意思_首因效應|今熱點2023-06-10
- 四川一中學不讓學生帶書離校售賣,“校內32023-06-10
- 即日起,河南近40家景區免票! 天天熱頭條2023-06-10
- 白富美人設崩了?牽手門女主疑曾咨詢如何辦2023-06-10
- 黑龍江12件涉黑涉惡案件集中公開宣判85人獲2023-06-10
- 行走河南何以讀懂中國 答案就藏在這些“2023-06-10
- 福建第一條海底電纜生產線成功試生產_天天2023-06-10
- 實時:為期3天的2023年福建省普通高考圓滿2023-06-10
- 當前視訊!福建省首家菌草微生物技術產業研2023-06-10
- 當前聚焦:最新!福建福州、莆田兩地發布一2023-06-10
- 每日信息:全球連線|洪都拉斯外長雷納:期2023-06-10
- 安徽戰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天天最資訊2023-06-10
- 大眾汽車發布了最新的Transporter產品組合2023-06-10
- eui插件設置教程視頻_eui插件2023-06-10
- 黑龍江12件涉黑涉惡案件集中公開宣判85人獲2023-06-10
- 【世界新要聞】詩詞里的遺產:龍虎天下絕 2023-06-10
- 環球熱門:下單成年陪玩來的卻是未成年人?2023-06-10
- 即將舉行!成都大運會火炬傳遞啟動儀式來啦2023-06-10
- 環球視點!湖北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黨組書2023-06-10
- 懲治網暴,公檢法三部門公開征求意見!維權2023-06-10
- 6萬元能辦“提前退休”?警惕新型養老詐騙2023-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