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文脈·創想」“上山入泉”后,龍門文旅3.0路在何方? 焦點
- 羊城派
- 2023-06-22 13:03:56
策劃/統籌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驍鵬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李海嬋 通訊員 龍門宣
(資料圖片)
森林度假、戲水漂流、溫泉養生……盛夏時節,萬物繁茂,惠州龍門旅游又掀起新熱潮,“花式”避暑備受歡迎。
粵中名邑龍門,歷史文化悠久,坐擁豐富的地熱溫泉及森林資源,區位交通優勢明顯,生態資源優勢顯著,森林度假和溫泉養生產品層出不窮。數據顯示:1-5月份龍門共接待游客達255.98萬人次,同比增長126.74%,實現旅游收入約12.61億元,同比增長123.38%。
長期以來,龍門主打以自然資源為依托的觀光模式,經歷了1.0上山——南昆山時代、2.0入泉——溫泉時代,未來,高質量發展的3.0時代突破口在何處?專家認為,下一個20年,城鄉融合或是大勢所趨!
實地走訪
夏日“花式”玩水受追捧
連日來,高溫暑熱,一邁入南昆山,卻覺涼風習習。這里重巒疊嶂,隨處可見古樹參天、青竹遍野,是現實版的“綠野仙蹤”,也是天然的避暑勝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還造就了眾多的奇峰異景,或雄奇險峻,或幽深靜謐,身臨其境令人心曠神怡。
“走在山中,尤其是在瀑布旁邊,瞬間神清氣爽!”來自廣州的李小姐對南昆山美景贊不絕口。她說,周末兩三天的短線山區和森林自駕游,最適合一家老小,經綜合考慮,南昆山成為其出游首選,“我們開車帶上老人孩子,從廣州出發,只要一個多小時就能隱入深山中,度過一個清幽、生態的假期。”
南昆山正迎來旅游旺季,夏季避暑有多種打開方式。身處于這片森海中,人們可以呼吸著山林間富含氧離子的空氣,還能攀登望風,沉浸于九重遠眺、川龍瀑布、石河奇觀、天堂頂、七仙湖、石門一線天等30多處亮麗風景之中。
戲水,更是夏日消暑的熱門項目。淺水河灘碧波蕩漾,清澈見底,挽起褲腿,人們可以輕松愉快踏入清涼;在險灘深潭處,飛越激浪,聽鳥觀魚,驚險刺激的漂流也能滿足不同需求。
有的游客尋求清涼避暑,有的卻專門前來泡溫泉養生。再過不到一個月,即將迎來最熱的“三伏天”。6月21日,龍門十三湯三伏浴首浴正式啟動,各大溫泉企業推出形式多樣的活動和“三伏浴”溫泉康養套餐,主打“冬病夏治”的養生概念,“中醫中藥+溫泉”為游客提供不一樣的養生體驗。
各種新穎的避暑方式和去處,頻頻刷爆社交網絡平臺。近日,龍門地派溫泉森林度假區的山谷懸崖心形無邊泳池,出現了震撼的一幕——近100條“美人魚”躍入心形泳池之中。在無邊森海的襯托以及夏日天光云影的映照之下,她們拖著五顏六色的“尾巴”暢游,頗具觀賞性。據悉,該活動將計劃挑戰申報世界最大規模美人魚泳池表演秀吉尼斯紀錄。
龍門旅游日益火爆,尤其今年旅游市場出現了顯著的復蘇向好趨勢。據龍門縣文廣旅體局相關負責人介紹,1-5月份龍門共接待游客達255.98萬人次,同比增長126.74%,實現旅游收入約12.61億元,同比增長123.38%。龍門縣正日益成為粵港澳大灣區“養眼、養肺、養胃、養身、養心”的康養福地。
資源稟賦
歷經“上山入泉”,繼續發揮三大優勢
粵中名邑龍門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這里蘊含著豐富多樣的旅游資源、生態資源、鄉村資源,山、林、湖、田、鄉、河、泉、氣齊聚,森林覆蓋率73.91%,是廣東省首個省級生態縣,先后榮膺“中國天然氧吧”“中國溫泉之鄉”“世界森林溫泉保養地”。
憑借得天獨厚的自然稟賦,龍門全域旅游發展有聲有色,打造了眾多森林度假和溫泉養生產品,“四菜一湯兩甜品”更是形成了旅游特色業態。旅游業成為龍門戰略性生命產業,直接或間接帶動全縣30%的就業率、26%的增加值占比、10%的綜合稅收。
追溯其發展歷程,龍門依托資源稟賦,走過“上山入泉”時代。華南理工大學旅游管理系院長、博導,廣東旅游戰略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吳志才多年研究龍門,他認為,龍門旅游1.0上山——南昆山時代始于1984年,當年成立省級自然保護區,隨后又于1993年成立國家森林公園,2001年撤鎮設立生態旅游區。
直到2003年,龍門溫泉建設拉開了溫泉度假的序幕。龍門步入了2.0入泉——溫泉時代。2012年,廣河高速建成通車,大批企業進軍龍門溫泉行業,將龍門溫泉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度。
龍門持續加強對龍門文旅融合發展的深度謀劃。在2023年龍門縣政府工作報告中,文旅融合發展依舊有著不小的篇幅。報告提出,深度融合文旅文創。要積極建設環南昆山森林溫泉度假旅游產業帶,創新“溫泉+中醫中藥”發展理念,辦好龍門溫泉節、“龍門十三湯·三伏浴”等系列活動,打響龍門“四菜一湯兩甜品”特色旅游品牌。制定民宿、溫泉酒店等旅游類酒店的質量標準,抓好旅游服務質量監管和提升。支持南昆山生態旅游區打造成國內一流生態旅游度假區。
“未來,龍門將面臨著3.0時代。”吳志才認為,下一個20年,城鄉融合將成為龍門旅游的主要突破口。龍門應當繼續發揮環南昆山三大優勢,推動縣域經濟發展。三大優勢包括:一流的資源,生態+溫泉的立體生態鏈已經形成;一流的交通區域,進一步拓寬發展格局;一流的資本入駐,進一步激活資源。
“只有在三個‘一流’的背景下,才能做成一流的南昆山!”吳志才認為,要進一步將南昆山的生態價值轉化為生態經濟,驅動縣域經濟發展,真正實現富民、強鎮、興文。他提出,龍門應當更積極主動融入大灣區發展格局,“因為優越的生態資源是公共生態產品,因此龍門不僅是惠州的龍門,也是灣區的龍門、全國的龍門。”
專家建議
綠色發展、鄉村振興、城市升級,助力高質量發展
如何推動龍門文旅融合,為“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蓄勢賦能?在日前舉辦的第七季“龍門陣”——環南昆山生態康養旅游高質量發展對話活動上,這一問題備受關注。現場專家提出,龍門要從綠色發展、鄉村振興和城市升級等方面,積極探索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
生態一直是龍門最大的優勢,綠色是最亮的底色。因此,專家提出要夯實綠色發展理念,打造“綠美廣東”龍門新亮點。以一流生態康養環境資源為依托,進行環山旅游開發,打造全域山地康養新格局。具體而言,龍門要建立“1+1+N”的龍門山地旅游格局:以南昆山為龍頭崛起,桂峰山定制引領,森林公園打造特色精品;樹立環山旅游開發理念:上山利用景色優勢樹立品牌(點),下山利用土地優勢構建產業(線),環山形成鄉村振興示范區(面)。
廣大鄉村蘊含著巨大潛力。專家提出要高水平謀劃推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打造鄉村振興龍門樣板。通過打造特色精品示范村,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如溫泉民宿村、傳統古村落、紅色旅游村、產業特色村等;通過市場側(文旅/農體旅)+政府側(特色鄉村/公共服務)“雙輪驅動”,全力助推增江沿江文旅體經濟帶落地建設,打造“1+4 ”鄉村振興示范帶體系;通過“建鏈、補鏈、強鏈、延鏈”,拓展農業產業鏈,建設現代鄉村產業體系,打造一流的健康農業產業;通過進行整體化打造和個性化發展,建立鄉村品牌網絡體系。
龍門古城蘊含著豐富歷史文化底蘊,不僅在當地老百姓心中意義重大,也是文旅發展的重要突破口。近年來當地出臺了相關的保護規劃,打造古城文旅景區。專家提出,以古城復興提升縣城品質,從而振興縣域經濟,賦能城市升級,打造高品質生活的龍門新高地。通過城景共生、文產共融、多方共建、主客共享的“四共理念”,引領龍門古城整體開發;通過文化保護、街巷提升、夜間經濟、運營管理、社區參與的“五大提升工程”提升縣城品質;通過構建“一帶雙核、兩園兩城”空間發展新格局,打造生命健康產業高地。
事實上,龍門也正朝著這一方向前進,通過激發縣域經濟發展新動能,統籌抓好產業興縣、強縣富民、縣城帶動,積極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在文旅發展的浪潮之下,依托沿增江基礎設施、生態環境、文化底蘊等優勢實施17宗文旅體項目,打造增江沿江文旅體經濟帶,呈現美麗的增江百里畫廊。
龍門縣委書記劉洪添表示,接下來將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生態旅居目的地,把龍門文旅事業做大做強做優。主動把旅游發展融入現代化建設全局,強化旅游賦能高質量發展,推動旅游產業和城市建設相結合,加快推進旅游領域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的深度融合發展,培育旅游新產品、新業態,豐富優質產品供給,合理布局旅游設施,優化消費環境,推進旅游為民、旅游富民,加快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
【文脈焦點】
推動羅浮山與南昆山一體化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李海嬋
日前,在第七季“龍門陣”——環南昆山生態康養旅游高質量發展對話活動現場,“羅-南”兩山一體化話題引發關注。
羅浮山是5A級旅游景區,而南昆山是國家生態旅游示范區,這兩個國字號招牌聲名遠揚。值得一提的是,羅浮山與南昆山直線距離僅40公里,兩山之間的旅游資源也極為豐富。“這在灣區是最有條件探索國家公園建設的!”活動現場,專家紛紛對兩山一體化的未來充滿信心。
“兩山地緣相近,資源互補。”相關專家表示,可將“羅-南”區域聯合起來進行打造,形成全市發力、龍頭引領、創新驅動的“羅-南”生態經濟示范區的發展新格局,實現跨越式發展。同時,“羅-南”生態經濟示范區的發展核心在于突破“兩山”區域交通瓶頸,整合“兩山”優勢資源。
吳志才表示,羅浮山、南昆山如果單獨作為旅游亮點,接待力與吸引力有限,建議構建“環羅浮山-南昆山”旅游一體化格局,形成“環南昆山—羅浮山”度假產業集聚區,真正實施兩山一體化。“目前兩山聯動趨勢明顯,市場、民間、政策都在驅動,這也需要當地跳出縣域格局,融入全省乃至灣區的發展格局。只有通過聯動,做大蛋糕,提升品牌,才能共享市場紅利。”
來源 | 羊城晚報責編 | 朱光宇
關鍵詞:
- 「惠州文脈·創想」“上山入泉”后,龍門文2023-06-22
- 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致31人遇難 知情人:先2023-06-22
- 端午遇上高溫橙色預警,豫北部分縣市最高氣2023-06-22
- 中國海警局新聞發言人就美“斯特拉頓”號炮2023-06-22
- 首屆中原動漫游戲嘉年華等你來嗨 亮點提前2023-06-22
- 天天最新:紀檢監察機關緊盯“天價”粽子、2023-06-22
- 榮萬家:計劃以4000萬元收購河北金項物業802023-06-22
- 泛海控股連續十二個月累計涉訴金額約6.5482023-06-22
- 今日訊!釋放經濟新活力 假期民俗文化熱潮2023-06-22
- 全球快資訊丨亞太經合組織助力數字化綠色化2023-06-22
- 觀察:數據中折射出的經濟“加速度”2023-06-22
- 世界快消息!透過數據看今年麥收 難度、速2023-06-22
- 新華視點丨做好黃河“水文章” 美麗鄉村入2023-06-22
- 新款福特F-150 Raptor R諜照曝光 搭機械增壓V82023-06-22
- 將有百萬千瓦時綠電服務2023年夏季達沃斯論2023-06-22
- 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報警人:爆炸前1小時聞2023-06-22
- 特斯拉的美國友商們入華,會被中國新勢力“2023-06-22
- 鶴壁40℃+,河南咋zhen熱?原因找到了! 2023-06-22
- 死侍將再次屠殺漫威宇宙!這次會用哪些奇葩2023-06-22
- 當前熱點-長城汽車“大象轉身”2023-06-22
- 高溫來襲,河南省氣象臺發布高溫橙色預警2023-06-22
- 直擊銀川燒烤店爆炸現場:正值用餐高峰,二2023-06-22
- 銀川燒烤店爆炸已致31人死亡,當地有的區通2023-06-22
- 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 警方已介入調查2023-06-22
- 媽媽帶高考結束女兒整容,有網友羨慕,也有2023-06-22
- 天天觀點:“一畝雙收” “玉米筍”又到了2023-06-22
- 【環球報資訊】國鐵集團:今日全國鐵路預計2023-06-22
- 寧夏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造成31人死亡2023-06-22
- 端午假期南方強降雨持續 北方高溫上演“持2023-06-22
- 【環球播資訊】高通擴展第二代高通S3音頻平2023-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