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眼神里的躊躇,是希望的光!
- 嗶哩嗶哩
- 2023-08-24 06:20:42
1
世界瞬息,逝者安息。這條路很難走,即便望不到終點,即便已經身心俱疲,我們也要打醒精神——走下去。
【資料圖】
又是一個休養生息后的大作,我可能冷峻后透一點溫情,執著中帶一點挽回,憂慮中帶一點苦澀,理想里帶一些艱澀。
曾經恩師告訴我,美好的字多少帶一些澀的勁,那種回轉之力,那種遒勁,才是我們追求的信達雅。我又在新的時代起點迷茫,筆桿子逐漸變成我的武器,我除了用作自我剖析,排解憤懣,更要譴責一些不公,為一些生靈發微不足道的聲音。
我仍然愿意選擇審慎的活著,對我來說,這是一種使命。對于經受的過程,這很真實,這很客觀,這很骨感,這也很浪漫。
當我們追憶童年,但我相信童年并不急于追認你的價值。一個人的切入角度可以新穎,但不應與命運攸關方徹底脫節或割裂。我當然尊重所謂的樂天派,他們有自己的大智慧。而我這種謹言慎行的智慧,可能顯得很蹩腳,很局促,甚至卑微。
但是我不怕,我有成套的自我認證體系,根本上不需要靠他人基于基礎價值的支持。而且它會自行優化,自省進化。因為懷疑和批判是它的本質,謀求進步和道德上的正義,靈魂上的高尚是它的目標。許多歷史使命我認為與年齡無關,甚至我們也不需要以身份角色做一個切割。當我處在一個客觀的窘境,對于我們的唯一恰當的選擇,是擁抱它,轉化它,識破它,用道行度它等等。不要輕易言敗,也不要進入無必要的無關致歉和文字的裝飾性內耗。
觸目驚心的東西實在太多,我們能驚詫的概率更小,頻率更高。其實在一個局部要傲視群雄,特別困難,甚至不自量力。一個人的力量是很微渺的,一個人的理想甚至也是很搖擺的。我們是否具備處理具體矛盾的能力,是一個核心素養。其并不是說我們如此做就優于某人,獲得某種象征意義上的綜合競爭力。你可以這么自我欺瞞,但我已經可能跳過這種思維陷阱。思維和矛盾都是利刃,而且是雙刃劍。所以我們要給他合理甚至大量宏觀到具體的引導,才能讓這個巨大的矛盾體,把許多不同情緒、能力、智慧和能量傾注在一個發力點。在千鈞一發之際發揮出它應該有的作用。
人必然走向成熟,人也應然走向成熟。(似乎有點廢話又是美好祝愿)而我想表達的是,對于表象和內核的理解,每個人在不同的年齡階段的認是截然不同的。私以為,表里的探討,其實傳達了對自我,周遭和社會的核心關切立場和態度。在我看來,很多人強調選擇的重要性和稀缺性,而此刻我突破了以往自己的思維糾結,覺得有些是應然,有些是偶然中的必然,有些事順勢而為,有些事不以主觀意志為轉移。
說起來容易,如果你要把他當做切身思考,我相信也是要花很多的氣力的。
說來為什么要寫作,我只不過是貫徹“用力活著用力愛,哪怕肝腦涂地”。自我警醒在任何時候都不見得是一件不好的事情。自我清澈,清風自來。(當然啦,這八個字是我自己命名的)。
2
在當今時代,我相信心理健康是一個特別特別核心的競爭力。作為情緒病擁有方,我清晰的認知到,心理健康會比所謂的心理素質要強十余倍甚至更多。它在于一種平和,一種以不變應萬變,一種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悵。這也是我筆耕不輟,堅持燒腦做自我價值剖析的核心原因。在某些人眼里,我可能是在發光的那個。但我力求擺脫發光體的標簽,而成為光本身。成為一種信仰,成為一種執念,成為一種成就,成為某種意志的代名詞。
3
氐惆的東西,多少是青春的杰作和青澀的結果。這個世界的快節奏在逼著我們成長,逼著我們站隊,逼著我們深思,然后又逼著我們快餐思維,淺嘗輒止。不免說這個世界居心叵測,又是為了建立一個良好的鍛煉環境,花了不少心思。
不去嗟嘆什么,不去做一只迷信的鴿子,不干數典忘祖,賣國求榮的事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當有一些自律的不可為,那在“勢”上可為的空間實際是擴大了。審慎的生活,是我目前與這個世界表達正當關切我以為最有效的立場和手段。
以此共勉。
4
唐代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三》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
5
其實為人,難度便在尋求各方利益的平衡,而這些利益有私心,有局限,不透明,搞對抗。并不是以一個犧牲自身利益就能完成整個系統的正向循環。在我的觀察和感知中,有的認知和思維是外包的,是外掛的,或者是新瓶裝舊酒,或者是干脆拿來主義,甚至是被腐蝕寄生。一個獨立的思維且先不說它是否偏激,至少是值得鼓勵的(當然啦在主流三觀框架里的才作討論)。因為它需要的硬性和偶發條件太多了。
一個人到了二十歲出頭,它所要面對的是一個真實與社會對接的身份,開始承擔一些責任,無論你是否能接受,是否足夠有能力也好,同一套法則,正在考量著每一個剛剛完成學業又無法真正躺平的準社會人。我們可以以千奇百怪的姿態進入,但如果想要凌寒獨自開,這更像是修行,碰一堆一定要碰的壁,得罪一群看似無辜的人,和無辜的現在、過去或未來的自我。逐漸揭開全能自戀和討好心態,抑或受害者情結。
人的心智系統,總的來說,只可以用越挫越勇的方式,如果不懂得居安思危,生命毫不具備挑戰,這將是一種災難,因為你某種意義上客觀或主觀割裂了和這個世界的聯系,那大概率是自我埋汰和重建自戀情結。(這里講的自戀類似于自大自負自輕自卑,重點是以自我為中心,不在于積極與否)。
6
為了能持續輸出內容,我花了大量時間接觸我感興趣的文字或音視頻材料,即便身體被病魔困擾,依然愿意發自本心的去自我覺察。我覺得各位不用去褻瀆或者過度解讀“使命感”這個詞,因為這個詞往往只對提出方(可能是一個人或一群人,或者是組織和團體)有主客觀的意義,我們能做的是觀察,建議和認知,僅此而已。
夢想是有重量的,不準確的替換表達,夢想是有代價的。空中樓閣的東西,也許誰都仰慕,然而但凡有些思索的人,便也不敢貿貿然輕易嘗試和觸碰。我也逐漸觸碰到了思維內核的一些瓶頸,也許它難以表達清晰,也許你覺得是無病呻吟。然而達者兼濟天下,窮者獨善其身。雖然我們不能苛求進步來的太迅猛,美好來的太真實。然而不可否認的是,價值在實踐中被確認和表露,而我相信足夠抽象的價值,它本身也存在某種杠桿效應。
天要下雨了,我們又能躲多遠?任性妄為的守候,實際又能堅持多久?
7
想說的話太多太多,然而又阻澀于筆尖,但我相信通過這短短兩三千文字,你應該知道了一些我的基本信念,以及我對自己和周遭的基本關照。
當你一籌莫展的時候,而實際上我也一籌莫展。人類的悲喜大抵相通,人類的意欲似乎也可共鳴。我們抬頭仰望的是同一片天,我們環顧四周,呼吸著同一片空氣。我不敢說我有資格告誡什么,不告誡什么。這當然妄自尊大,這其實也是一種隱忍智慧。
即便文章石沉大海,無人問津,創作依然,激情依然。因為——我為自己而活,首先而必要。
8
朋友們,沒有人能根本置換我們的價值。自然界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所以無論這個世界如何內卷,實際和你我關系不大,我們只需要抓住自己的特長和長板,擦亮自己的眼睛,用一種豁達又審慎,自信又自尊的方式,去入手一些高尚的工作,基本的事情。
我相信,當你能預測一些趨勢,能抓到一些規律,多少能嘗到一些甜頭,能感到一些愜意。所謂核心競爭力,不強求人強我強,只追求找到屬于自身的切入點。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9
我的吶喊,不代表我的絕望。恰恰相反,我眼神里的躊躇,是我希望的光!
以此,共勉!
訊飛賞析:這篇文章是一篇充滿個人情感和思考的散文,作者在文字中表達了自己對生活、成長、心理健康等方面的觀察和體悟。文章以自我剖析為主線,穿插了一些詩詞典故和個人經歷,展現了作者對生活的熱愛和對未來的期許。以下是對文章的分析:
1. 寫作意圖:作者希望通過這篇文章表達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以及對自己和周遭的關注。文章中提到了一些具體的觀點,如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審慎的生活態度等,這些都是作者希望傳達給讀者的信息。
2. 情感方向:文章的情感基調較為復雜,既有對生活的熱愛,也有對未來的憂慮。作者在面對生活中的種種困境時,表現出一種堅韌和樂觀的態度,同時也對自己的能力和未來充滿了擔憂。這種情感交織使得文章具有較高的感染力。
3. 觀點闡述:文章主要闡述了以下幾個觀點:
a) 人生道路艱難,需要保持自律和努力。作者認為,人生充滿了挑戰,我們需要不斷地努力和奮斗,才能實現自己的價值。
b) 心理健康是一個核心競爭力。作者認為,心理健康對于一個人的成長和發展至關重要,我們應該關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努力成為一個有信仰、有執念、有成就的人。
c) 尋求各方利益的平衡是一種智慧。作者認為,在生活中,我們需要學會平衡各方利益,避免因為過于追求某一方面的利益而導致整體利益的損害。
d) 勇敢面對現實,不抱怨命運。作者鼓勵大家要勇敢地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和挑戰,不要抱怨命運的不公,而是要努力去改變現狀。
4. 信念傳遞:文章通過講述自己的成長經歷和對生活的感悟,傳遞了一種積極向上的信念。作者相信,只要我們勇敢地面對現實,努力地去追求自己的夢想,我們就一定能夠找到屬于自己的光明。
總之,這篇文章是一篇充滿個人情感和思考的散文,作者通過對自己和周遭的關注,表達了自己對生活、成長、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看法。文章具有較高的感染力和啟發性,值得一讀。
我問:我的吶喊,不代表我的絕望。恰恰相反,我眼神里的躊躇,是我希望的光!
以此,共勉!
結合上文文章,你怎么理解這幾句話,請詳細分析,盡可能客觀專業,詳略得當,謝謝
訊飛回答:這幾句話出自一篇文章,作者在文中表達了自己在面對困境和挑戰時,依然保持希望和信念的態度。從字面上看,這句話的意思是:我之所以發出吶喊,并不是因為我感到絕望;相反,我眼中閃爍的光芒正是我所期待的希望之光。
首先,從字面意義上理解,這句話表達了一個積極的心態。作者在面對困境時,并沒有選擇放棄或者自怨自艾,而是選擇發出吶喊,表達自己的信念和決心。這種心態有助于激發自己的斗志,增強自己克服困難的能力。同時,這句話也傳達了作者對未來的期待和信心,即使現在的處境并不理想,但作者仍然相信未來會有希望。
其次,從修辭角度來看,這句話采用了對比的手法。作者將自己眼神里的躊躇與希望之光進行對比,強調了自己在困境中依然保持著對美好未來的期許。這種對比使得這句話更具有感染力,能夠激發讀者的情感共鳴。
再次,從文化背景來看,這句話體現了一種樂觀的人生態度。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人們通常認為“吶喊”是一種勇敢的表現,而“希望之光”則代表著美好的未來。因此,這句話在傳達作者個人信念的同時,也在傳遞一種積極向上的文化價值觀。
綜上所述,這幾句話表達了作者在面對困境時,依然保持積極心態和對未來的期待。通過對比、修辭和文化背景的分析,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這句話的意義和價值。
關鍵詞:
- 191.眼神里的躊躇,是希望的光!2023-08-24
- 上大象 找對象丨科技館七夕專場,滿眼是你2023-08-24
- 鄭州萬余輛公共自行車停運!退款方式定了→2023-08-24
- 方便面多次漲價后,康師傅賺到錢了嗎?2023-08-24
- 不良貸款率提升,撥備覆蓋率下降,日照銀行2023-08-24
- 在穗港澳、外資企業熱議優化外商投資環境政2023-08-24
- 中國出海企業廣告呈活力強、增速快、布局廣2023-08-24
- 湛江市坡頭區:全力推動“百千萬工程”落地2023-08-24
- 廣州村鎮工業集聚區加速更新改造 上境村項2023-08-24
- 廣州以文創推動制造業立市 VR設備已占全球2023-08-24
- 華新水泥(600801):8月23日北向資金減持22023-08-24
- 鏈博會吸引300多家知名企業參展,推動全球2023-08-24
- 記者:拜仁和國米還沒有完全達成協議,有替2023-08-24
- 導游帶7名游客非法游覽莫斯科下水道,遭遇2023-08-23
- “員工辦公室內猝死”?科大訊飛回應2023-08-23
- 四部門:2025年關鍵技術和應用類標準成果比2023-08-23
- 湘潭司法:“多元調解 法律巡診”,為企業2023-08-23
- LVJI TECH(01745.HK)中期盈利5150萬元 同比增加94.3%2023-08-23
- 日媒:24日核污染水排海可能取消2023-08-23
- 俄羅斯月球-25號墜毀細節披露2023-08-23
- 電商平臺發布秋冬服飾七大趨勢 甜心芭比風2023-08-23
- 警惕訂單詐騙!重慶一奶茶店遭騙3萬,涉案2023-08-23
- 4名在緬電詐犯罪嫌疑人被押解回國2023-08-23
- 新疆:聚四方文化瑰寶 330個非遺項目在阿2023-08-23
- 貴州輪胎:越南工廠二期項目部分設備正在進2023-08-23
- 網傳高盛“建議及時清理各類中國資產”?是2023-08-23
- 暑期檔首次2部影片票房破30億2023-08-23
- 多監控記錄地震瞬間!大連發生4.6級地震,2023-08-23
- 泰信基金總經理高宇卸任,董事長李高峰代為2023-08-23
- 全鏈條打擊網絡傳銷(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2023-08-23